重慶對外貿易快速增長 機電產品進出口活躍
2007-8-9 10:5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重慶對外貿易呈快速增長態勢。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實現進出口總額33.3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3%;其中,出口19.5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6%,進口13.8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4%。實現貿易順差5.73億美元。
一、對外貿易的主要特點
(一)一般貿易方式仍居主導地位
重慶主要對外貿易方式仍然為一般貿易方式。上半年,一般貿易方式實現進出口總額28.3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5%,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84.9%;其中,實現出口額17.6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2%,占全市出口總額的90.3%;實現進口額10.6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2%,占全市進口總額的77.3%。
加工貿易方式實現進出口總額2.3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3%,占全市進出口總額7.1%;其中,實現出口額1.8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4%,占全市出口額的9.6%;實現進口額0.4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8%,占全市進口額的3.6%。
外商投資企業作為投資進口的設備實現進口額2.2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6%。
(二)對外貿易市場繼續擴大
上半年,重慶共有183個對外貿易市場,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0個。其中,實現進出口總額在1億美元以上的有5個,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個;5000萬美元―1億美元有12個,比上年增加了1個;1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有30個,比上年增加了3個;1000萬美元以下的有136個。
最大的對外貿易市場是日本,實現進出口額4.5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45.8%;其次是美國,實現進出口額4.3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4%;第三是德國,實現進出口額3.6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4%;第四是西班牙,實現進出口額1.1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1%;第五是韓國,實現進出口額1.0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6%。這五大對外貿易伙伴進出口額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44.1%,主宰著重慶市對外貿易市場規模。
上半年主要對外貿易市場進出口總額情況
單位:億美元 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
總計33.3527.3
日本4.5745.8
美國4.3010.4
德國3.6731.4
西班牙1.1625.1
韓國1.0235.6
出口市場前五位是:美國,實現出口額2.4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0%;日本,實現出口額1.1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8%;德國,實現出口額1.1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5%;越南,實現出口額0.8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8%;阿根廷,實現出口額0.8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
進口市場前五位是:日本,實現進口額3.4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0%;德國,實現進口額2.5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3%;美國,實現進口額1.8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回落4.3%;西班牙,實現進口額0.9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5%。巴西,實現進口額0.6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8.2%。
(三)機電產品是對外貿易的主要產品
機電產品為重慶對外貿易的主要產品。數據顯示,1―6月,機電產品實現進出口額23.0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7%,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69.2%;其中,出口額13.1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3%,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7.5%;進口額9.9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3%,占全市進口總額的71.8%。
在機電產品出口中,交通運輸工具出口6.9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9%;機械設備出口3.7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6%;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1.5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6%;金屬制品出口0.6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3%。
在機電產品進口中,機械及設備進口4.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8%;運輸工具進口2.7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1%;儀器儀表進口0.9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8%;金屬制品進口0.6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7%。
其他主要出口產品有: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0.94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3%,占出口總額的4.8%;未鍛造的鋁及鋁材出口0.7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4%,占出口總額的4.0%;未鍛造的錳出口0.37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5倍,占出口總額的1.9%;醫藥品出口0.3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2.9%,占出口總額的1.6%。
其他主要進口產品有:高新技術產品進口2.0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1.9%,占全市進口的15.1%;大豆進口0.8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02倍,占全市進口的6.4%;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0.7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占全市進口的5.5%。
(四)進出口企業主體
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出口,占全市出口總額的81.4%,是重慶出口的主要實體。上半年,以力帆集團、隆興集團、銀翔摩托、宗申集團為龍頭的私營企業實現出口額9.2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1%,占全市出口總額的47.2%;以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安集團、嘉陵集團為代表的國有企業實現出口額6.6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2%,占全市出口總額的34.2%;以漢斯.安海、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外資企業實現出口2.9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占全市出口總額的14.8%。
2007年上半年重慶市出口額前10位企業
單位:億美元
序號企業名稱出口額同比±%
1力帆集團1.8319.6
2隆鑫集團1.3710.1
3重慶市漢斯.安海酉陽進出口公司1.2129.4
4重慶銀翔摩托車(集團)有限公司0.8125.6
5宗申集團0.74-12.6
6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0.6344.6
7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0.55-6.0
8重慶誠信華榮新金屬材料有限公司0.50103.5
9重慶航天巴山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0.46107.7
10重慶長安汽車進出口公司0.4191.4
注:以海關提供數據為準
進口以外資企業為主體。上半年,以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重慶新涪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外資企業實現進口額11.0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0%,占全市進口總額的80.0%;其中,中外合資企業實現進口9.6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7.4%,占外資企業進口的87.0%;外商獨資企業實現進口額1.4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2.8%,占外資企業進口額的12.9%。
國有企業實現進口額1.8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0.2%,占全市進口總額的13.7%;私營企業與集體企業進口分別以39.4%、53.8%的速度增長,實現進口0.63億美元,0.25億美元。
2007年上半年重慶市進口額前10位企業
單位:億美元 序號企業名稱進口額同比±%
1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4.9127.6
2重慶長安鈴木汽車有限公司1.53112.8
3重慶新涪食品有限公司0.89101.3
4重慶國際復合材料有限公司0.8788.3
5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0.762.4
6重慶市中基進出口有限公司0.3621.3
7重慶對外貿易進口有限公司0.3565.1
8力帆集團0.2214.6
9重慶ABB變壓器有限公司0.1924.7
10重慶普樂菲進出口有限公司0.17-40.7
注:以海關提供數據為準
(五)外貿企業主要集中在1小時經濟圈
上半年,1小時經濟圈實現進出口額31.8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6%,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95.4%;其中,出口額18.05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9%,占全市出口的92.4%;進口額13.7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1.3%,占全市進口額的99.8%。兩翼實現進出口額1.5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2.1%,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4.6%;其中,出口1.49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7%,進口0.0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2倍。
(六)與全國及西部的對比
與全國相比,重慶進出口總額占全國進出口總額比重為0.34%,增長幅度高于全國水平4個百分點,其總額居25位,增幅居18位;其中,出口占全國比重為0.36%,增長幅度低于全國水平3個百分點,其總額居23位,增幅居25位;進口占全國比重為0.32%,增長幅度高于全國13.2個百分點,其總額居24位,增幅居13位。
與西部地區相比,重慶進出口總額在四川、新疆、云南、廣西、內蒙、陜西之后,居西部第7位;增長幅度在甘肅、西藏、云南、陜西、廣西、四川、貴州之后,居第8位;其中,出口總額居第6位,增長幅度居10位。
二、對全年進出口市場展望
近年來,重慶市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的政策,通過市場機制,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對外貿易逐漸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
下半年,受國家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影響,出口退稅率平均調低約6個百分點,其中,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屬于重點調整范圍。涉及重慶市主要出口的產品有:化工產品出口退稅率由13%和11%降為5%,部分產品取消了出口退稅;摩托車產品,出口退稅率由13%降為9%;鋼鐵、通機等產品,出口退稅率由13%降為5%。
根據對進出口企業的調查和對出口市場分析認為,雖然出口退稅是從7月1日開始執行,但由于下半年的出口主要是履行上半年或以前簽定的合同,出口退稅率下調,對今年下半年出口市場的影響較為微弱,但對出口企業的贏利水平存在著較大影響。
預計全年重慶進出口總額應該保持25%以上增幅,其中,出口20%以上。
(來源:重慶市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