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企業多招化解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影響
2007-8-7 12:5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出口醞釀漲價 進口瞄準資源 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寧波的出口企業沖擊較大,影響深遠。目前,寧波的外貿公司都在努力化解“出口退稅新政”帶來的不利影響。繼6月下旬掀起“搶關出運潮”之后,我市出口企業近日又醞釀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報價;而銀億等一些上規模企業則調整戰略,“走出去”收購境外礦產,大做進口生意,實現轉型。
寧波首家在菲企業瞄準礦產
昨日,由寧波銀億進出口公司收購的近2000噸錳、銅、鉻混合礦石從菲律賓馬尼拉裝船出發,運往中國的連云港。這批混合礦石的進口也標志著銀億進出口公司轉型戰略的實施———由以前的出口為主轉變為進口資源性產品為主。該公司總經理毛帆表示,今年以來,公司主動適應國家政策調整,加大資源性產品的進口,也化解了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帶來的不利影響。
銀億進出口公司原先是以出口服裝、五金產品、小家電等商品為主的出口公司;今年初以來,國家號召發展進口,促進貿易平衡,今年7月1日起又大幅下調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率,促使銀億進出口公司轉變發展戰略,花大力氣進軍不可再生資源的進口,且由原來的代理進口向自營進口轉變。在經過多次考察后,銀億選擇菲律賓作為發展東盟礦產進口的第一站。毛帆告訴記者,菲律賓屬于東盟國家,從當地進口礦產實行免稅政策,而且菲律賓礦產資源豐富,當地采礦業又處于起步階段,機會比較好。
今年6月,銀億進出口公司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設立的境外公司———嘉銀資源公司注冊手續全部完成,成為寧波企業在菲律賓的第一家境外公司。公司專門從事礦產收購和貿易,他們投資100萬美元購置了挖掘機、組建了礦產勘探隊伍。目前,銀億跟當地貿易伙伴合作,深入菲律賓礦產資源最豐富的棉蘭老島礦區收購礦石,并在四個地區開始了礦產勘探。銀億嘉銀資源公司總經理馬哲表示,如果勘探效果理想,銀億將在菲律賓與當地企業合作開采礦產,這將是寧波第一家在菲的采礦企業。
“我們在菲律賓礦區采購礦石,運回中國,利潤大約有10%左右,而且國內對礦產需求量很大,不愁沒銷路,這比做外貿出口不到3%的利潤強多了。”馬哲告訴記者。據悉,嘗到甜頭的銀億人已在謀劃到非洲收購礦產,并建設礦產初加工基地,做大資源性產品進口的文章。
20余甬企“走出去”采資源
和銀億一樣,我市很多外貿公司都把進口產品的目光投向了資源性產品。寧波迪立愛事業公司與興成工貿公司以3000萬美元成功收購了阿根廷的JMS鐵礦山,將對其實施開采;寧波雅利木業有限公司則在熱帶雨林資源豐富的巴布亞新幾內亞獲得了森林資源的開采權,將開采后的原木運回國內,緩解國內木材緊張狀況。據了解,我市已經有20多家企業在全球各地開采資源,進口到國內,有效緩解了因出口退稅下調帶來的不利影響。
另據了解,中央正在加緊調研出臺“進口信用保險政策”。記者在中國信保寧波分公司了解到,目前中國信保總部已原則同意將寧波作為進口信用保險的第一批試點城市,這也意味著寧波企業將在第一時間獲得“進口信用保險”的支持,降低進口風險。
“寧波制造”掀起漲價潮
外貿企業除了轉變戰略之外,也在醞釀出口商品的提價以減小損失。
“我們公司服裝漲幅不大,塑料制品大概漲價4%左右,這等于客戶承擔了一半的損失。”寧波太平鳥進出口公司總經理王定英昨日告訴記者, “出口退稅調整也相當于給我們重新選擇客戶的機會,那些不愿意接受漲價的客戶,這次就被淘汰了,這也是好事。”據了解,太平鳥進出口公司目前已經淘汰了10多家中小客戶。
與太平鳥進出口公司的做法相似,中基寧波外貿公司、海田國際貿易公司等我市很多外貿公司在6月下旬完成搶關出運之后,正忙著提高產品報價,洽談新訂單。寧波市外經貿局對外貿企業如何應對出口退稅的專項調查顯示,有60%的企業正在設法提高出口價格,其中流通型外貿公司、生產型企業擬提高出口產品價格的企業面分別為74%、43%。總體來看,多數產品的提價幅度為退稅減少額的30%至50%,提價后多數產品的價格基本與國際市場價格持平或略低,許多客戶接受了提價的要求。
據了解,中基寧波公司擬提高紡織服裝出口價格1%以消化50%的退稅損失、提高機電產品及輕工產品出口價格2.4%以消化30%的退稅損失;寧波聯合公司擬提高鋼材出口價格3%至5%以消化40%的退稅損失。而少數市場競爭力強的產品擬提價的幅度較大,如中化寧波公司對其化工產品擬提價13%,將退稅收入減少額的90%轉移至出口價格中,且提價后產品價格將高于國際市場價格。
也有部分客戶不愿接受提價,造成在談合同終止、客戶流失等。如寧波聯合進出口公司因鋼材退稅率下調幅度達8個點,在外方不愿接受退稅成本部分轉嫁的情況下,只能取消了價值5700萬美元的在談出口合同。
市外經貿局有關人士指出,在出口退稅調整的背景下,企業提價的策略要多樣化,如企業可通過推出新產品來實現提價,也可以通過品牌、特許經營權等辦法與客戶進行合作,盡量減小不利影響。
-相關背景:寧波130億美元出口受影響
近日,市外經貿局對全市進出口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此次出口商品退稅率下調對全市多數進出口企業影響較大,有47%的企業可能因出口退稅導致“零利潤”。根據有關測算,此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共涉及寧波近3000種商品、4000多家外貿公司,將影響我市130億美元的出口(按2006年出口額計算),可謂是一波強度不小的“夏日寒流”。
調查顯示,近七成企業退稅率下調幅度在2個百分點以上。在被調查企業中,2006年每美元出口獲利高于退稅收入減少額的企業僅占53%,而有47%企業因退稅下調導致出口無利潤甚至虧損。輕工、化工、醫藥、鋼鐵等退稅率下調幅度較大的產品對企業利潤影響更大。而由于此次退稅率調整政策頒布至正式實施時間過緊,對企業造成的損失較大。有43%企業反映由于已定合同不能修改,致使退稅率下調的損失只能完全由本企業承擔,特別是化工、醫藥、輕工及機電產品等,由于退稅率下調幅度較大,在手合同金額多,企業損失較大。
在應對策略方面,近50%的流通型外貿企業選擇提高出口商品價格來消化退稅損失,30%左右的外貿公司希望以壓低進貨成本來消化損失,20%的企業表示自身可以消化。部分生產型企業表示將通過控制管理費用、降低原材料成本等途徑來消化出口退稅調整的影響,但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