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今年1-5月天津紡織服裝出口特點

2007-8-7 11:0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據海關統計,2007年1-5月天津口岸出口紡織品(包括服裝和紡織紗線)價值22.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9%。 
  一、今年1-5月天津口岸紡織服裝出口特點
  (一)一般貿易出口為主。2007年1-5月天津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紡織品15. 8億美元,增長1.9%,占同期天津口岸紡織品出口總值的70.9%;加工貿易出口6.5億美元,增長5.3%,占29.1%。
  (二)對歐、美出口小幅增長。2007年1-5月天津口岸出口紡織品至歐盟5.3億美元,增長10.8%;出口至美國4.1億美元,增長9.2%,合計占同期天津口岸出口該類商品總值的42.2%。
  (三)對非設限國家(地區)出口有所下降。2007年1-5月天津口岸出口紡織品至韓國1.1億美元,下降6.4%;出口非洲9842萬美元,下降4%;出口俄羅斯6969萬美元,下降39.9%。
  (四)私營企業出口勢頭良好,國有企業出口下降。2007年1-5月天津口岸私營企業出口紡織品價值7.8億美元, 增長14.7%,占同期天津口岸出口紡織品總值的35%;國有企業出口7億美元,下降10%,占31.4%;外商投資企業出口紡織品7.5億美元,增長5.6%,占33.6% 。
  二、目前紡織品出口值得關注的情況
  (一)中美紡織品協議即將到期,謹防美對我服裝反補貼調查。中美2005年簽署的紡織品配額協議將于2008年到期,而美國正尋求限制我國紡織服裝的新方法。今年5月17日,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發布預警信息稱,美國紡織組織總會(NCTO)目前正積極與美國銅版紙反補貼案申請方的代理律師磋商,醞釀對中國服裝發起反補貼調查申請。今年3月30日,美商務部公布對中國產銅版紙產品反補貼調查初裁結果,決定對中國適用反補貼法,并開始征收臨時反補貼稅。此次裁決也推翻了美方自1984年起就確定的不對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適用反補貼法的做法。這也為美國紡織業提供了在2008年中美紡織品協議到期后限制我國紡織服裝進入美國的另一種方法。如果NCTO對我國服裝發起反補貼調查申請,則其調查的補貼范圍將遠遠大于美商務部在銅版紙一案中所涉及的補貼項目,從而可能導致更高的反補貼稅。而由于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對我國紡織品出口的危害要比單純的數量限制大得多,一旦實施,我國紡織品在美市場份額將遭到嚴重削弱。此外,調查實施后還可能招致他國效仿,將使我國紡織行業出口面臨困境。
  (二)葡萄牙業界要求加大對進口我國紡織品限制力度,對歐盟出口應引起警惕。據了解,紡織品和服裝是葡萄牙主要的傳統出口產品。近年來,葡萄牙服裝紡織業受到亞洲國家廉價紡織服裝產品的沖擊,出口大幅下降。該行業的不少企業因此而破產,失業人員增加。為保護本國行業發展,葡萄牙紡織品和服裝工業聯合會4月30日致信該國政府,要求政府借用下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之機,促成歐盟采取措施,加大對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歐盟的限制力度。目前,歐盟仍是我國紡織品出口的主要市場,如若葡萄牙政府采納該項建議,對我國出口歐盟的紡織品服裝出口企業來說,無疑于雪上加霜。此外,巴西政府4月25日宣布從6月1日開始對自我國成衣和鞋類產品的進口關稅從20%提高到35%,也將使我紡織品出口遭受沖擊。
  (三)多因素加重紡織行業出口成本壓力。盡管隨著人民幣升值壓力進一步增大,以及出口退稅下調、原料成本上升、貿易摩擦不斷等因素,紡織服裝行業正承受著巨大壓力。一方面,匯率升值將提高行業成本、降低產品競爭力。自5月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3‰擴大至5‰,加大了紡織品服裝出口風險。同時,銀行貸款利息提高和服裝出口退稅下調,將進一步加大企業負擔。另一方面,多國相繼設限嚴重制約紡織品出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出于保護其國內紡織行業的利益而對我國紡織品出口加以限制,我國紡織品遭受的貿易摩擦一直處于不斷上升狀態。加之將在今年6月份正式實施的歐盟REACH法規,我國將至少有700多種化學產品將面臨注冊、評估和許可的壓力,預計由此而增加的費用將使企業出口成本普遍提高5%以上,直接造成我國染料企業出口成本增加。紡織業作為染料使用的大戶,將進一步加大行業壓力。此外,紡織行業發展正面臨著國內棉花短缺、化纖原料長期依賴進口、能源供應不平衡以及勞動力供應不足等資源、環境的約束。因此,我國紡織品服裝的出口競爭優勢正逐漸削弱。 
  (四)我國紡織品出口受到限制,嚴重制約相關行業發展。據了解,紡織品出口增速放緩影響棉農種植積極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出于保護其國內紡織行業利益的考慮而對我國紡織品出口加以限制,紡織業出口備受壓力,生產規模縮減,出口增速放緩,減少了對棉花的需求,從而嚴重影響國內棉農的種植積極性,加之氣候原因等,我國棉花產量逐年下滑。此外,據介紹,目前再生PET(樹脂)企業的產品主要為低檔次的地毯、服裝和掛簾等。由于我國紡織品經常受到國外的反傾銷調查和各國貿易管制政策的限制,紡織品出口量波動巨大,造成了PET廢料進口和再生產的淡季和旺季。從而對再生PET行業的生產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淡季時PET產品的價格被迫壓低,而與此同時由于國內企業對進口PET廢料的競爭激烈,致使進口價格居高不下,嚴重壓縮了行業的利潤。
  (五)謹防非受限國對我國紡織品出口設限。今年5月28日,巴基斯坦紡織出口協會會長在一份分析報告中指出, 2007、2008年底,歐盟和美國結束對中國紡織品服裝的配額限制,可能對巴基斯坦高附加值紡織品出口造成一定的沖擊。紡織業是巴基斯坦經濟的脊柱。目前,巴基斯坦紡織業正面臨巨大的壓力,并有可能失去在傳統市場的優勢。巴基斯坦媒體認為結束對中國紡織品的配額限制將沖擊其紡織業,而該國紡織出口協會會長也明確表示將幫助紡織業持續發展。因此,我紡織業應提前作好準備,謹防非受限國對我國紡織品出口設限。
  三、相關建議
  (一)各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加強行業自治能力,建立出口紡織品監測預警機制。在貿易磨擦應對中,形成政府、行業協會、產業部門、企業的研究機構以及媒體之間的良性互動,協調和指導紡織企業的生產和出口問題,對規避各種貿易壁壘等風險,起到預警監測作用。
  (二)加快從“以量取勝”到“以質取勝”的轉變,提升產品檔次和產業水平,保持紡織業的可持續發展。紡織企業應不斷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建立和擴大國際營銷渠道,通過出口結構調整,增加高附加值產品出口。
  (三)加強引導,推進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企業應盡快地調整經營觀念,實現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規模導向型”向“效益導向型”轉變。同時,政府在推動紡織品出口市場多元化、完善相關的法制建設等方面能發揮積極作用,幫助積極尋找新的競爭優勢,努力擴大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提高附加值。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