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出口遭遇滑鐵盧 企業稱是轉型代價
2007-8-4 10: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出口銷量減少、利潤額下滑,被廠商視為彩電行業由CRT轉向平板的短期代價。 “在炎熱的夏天進入了嚴冬的季節,”7月31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創維數碼控股有限公司(0751.HK,以下簡稱“創維”)新聞發言人沈健這樣形容集團的海外電視業務。
這一天,創維發布營運報告稱,創維集團2007年6月電視機銷量比上年同期下跌了26.2%。其中,在海外市場的電視機銷量下跌62.6%。此前,集團出口量下降就已有跡象。7月24日,創維公布的2006財政年度(2006年4月1日~2007年3月31日)業績年報顯示,集團去年凈利潤為1.28億港元,比前年的2.16億港元大幅度減少4成,這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于集團海外電視事業部業績下滑引起。
彩電出口總體下滑
出口銷量減少、利潤額下滑,被廠商視為彩電行業由CRT轉向平板的短期代價。“今年市場情況變化大,”創維海外發展有限公司總裁匡宇斌稱,今年國外對平板電視需求增加。由于國外數字電視的推廣,美國、歐洲對平板數字電視的需求再增加,而另一些原來消費CRT電視的地區也開始對平板電視感興趣。
6月30日,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600870,以下簡稱“廈華”)公告稱,公司2007年上半年預虧,原因為上半年市場競爭加劇和出口下降導致主營業務毛利降低。雖然其他彩電企業的半年報尚未公布,但國內電視出口業務已有收縮趨勢。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出口量達到了1839萬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1.0%;利潤為328360.1萬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8%。DisplaySearch中國區經理張兵分析,今年上半年,彩電出口業務下滑是由于平板業務成長補不上CRT業務下滑的空間。
今年上半年,國內CRT電視產業沒落趨勢明顯。7月19日,由于業績欠佳,國內大型彩色顯像管生產商賽格日立4條CRT生產線全部停產,并退出CRT行業。而國內最大的彩管生產商彩虹顯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600707.SH)注資1.54億元控股上海藍光科技有限公司,向其他行業轉型。此前,彩虹集團還和長虹成立世紀雙虹合資公司,進入平板電視產業。
與此同時,平板電視行業發展加速。彩電廠商加大力度,一些原本運營其他業務的企業也試水平板電視市場。顯示器生產商冠捷挖來聯想和康佳兩位高管,力圖在平板電視上有所作為。此前,冠捷有代工液晶電視業務。而在今年上半年,PC生產商清華同方和手機生產商金立都推出了自己的液晶彩電。
張兵稱,國內平板電視生產規模逐步擴大,供大于求的局面給原本競爭激烈的彩電出口帶來重擊。此外,今年4月上游面板漲價給平板產業帶來了成本壓力。
夸父企業管理咨詢機構首席顧問劉步塵稱,國內平板的產業鏈并不成熟,大部分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外資品牌手中使得國內廠商很被動。“專利問題讓我們在決策時很困惑,”創維海外發展有限公司總裁匡宇斌坦言,專利費已成為困擾彩電出口廠商的大難題,“只有談清楚了,才敢進入美國市場。”而歐洲環保要求也讓國內彩電廠商止步。
廠商為保利而戰
雖然各企業海外業績下滑的主觀原因不一樣,但目前,國內彩電企業都在努力使海外業務扭虧為贏。
今年初,創維海外彩電業務負責人由韓國人金相燁換成了匡宇斌。匡宇斌稱,去年集團海外業務虧損主要是客戶管理出了問題,導致一些大的訂單取消,公司庫存增加,利潤下滑。
自去年開始,創維海外發展有限公司開始進行重組,公司架構、市場策略及營運流程都被大幅修訂。創維還對接單、生產流程進行再造,對合作中不能賺錢的海外經銷商伙伴進行清理。
“今年的策略是先強化產品技術,把渠道和客戶穩定,”匡宇斌稱,在今年內實現創維海外市場的扭虧為盈,但由于出口大環境的不樂觀,集團海外公司在近一兩年內并不計劃擴張。
“以利潤為導向,”廈華相關負責人認為,公司海外業績的下滑是公司為了保住利潤的選擇。他介紹,廈華彩電的出口銷量占公司彩電總銷量的比重,由最初的70%下降到60%,現在出口銷量所占的比重是在50%。他稱,公司現在正加大對出口自主品牌的支持。
張兵認為,國內彩電廠商選擇幫國外企業代工或是做自主品牌兩種出口方式都可取,但關鍵是如何找到贏利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