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推動寧波藍色經濟快速發展
2007-8-3 11:0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依托港口優勢提升服務引擎
“港為城所依,城為港所托”,港口是寧波的優勢所在。據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寧波港口生產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1月至6月,寧波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66億噸,同比增長13.3%;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4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38.7%,相當于2004年全年的集裝箱吞吐總量。,繼續保持了高基數上的高增幅,兩項指標繼續保持全國第二和第四的位置。
依托得天獨厚的港口資源,寧波市將物流作為服務業引資的突破口。年初以來,寧波港口繼續加大與世界著名船公司合作力度,新開航線21條。到6月底,寧波港口共有集裝箱航線184條,其中遠洋干線96條。目前寧波港口月均航班達833班,比2006年同期增加100班次以上。同時,寧波港口以提高裝卸效率為著眼點,全面提升服務質量,今年在世界知名班輪公司“馬士基海陸”超大型集裝箱輪的全球掛靠港效率統計排名中,寧波港名列前茅。
經過20多年努力,隨著一大批臨港大工業項目建成,寧波臨港工業初步形成了一條綿延20多公里的以能源、石化、鋼鐵、造紙、修造船為主體的沿海臨港工業帶,成為華東地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浙江省臨港重化工業集聚區。臨港工業增加值已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20%以上。
內引外聯港城互動
發揮港口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打造國際貿易平臺,是許多港口城市的共同規律。從迅猛發展的港口物流來看,寧波服務業發展獨具天然優勢。寧波港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內外輻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東亞及整個環太平洋地區,實現了航線“全球通”;向內不僅可連接沿海各港口,而且通過江海聯運直接覆蓋整個華東地區及經濟發達的長江流域,形成同時面向世界的對外扇面和眼朝內陸的對內扇面的“兩個扇面”。
依托港口優勢,通過內外兩個扇面無縫對接,寧波物流業得以迅猛發展:在2006年全市物流業增加值近300億元,占GDP比重超過10%,高于杭州、青島、蘇州等城市約1個百分點,發展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約2個百分點。僅寧波港集團完成貨物吞吐量1.114億噸,同比增長9.2%,比去年同期凈增930萬噸,其中完成外貿貨物吞吐量7000萬噸,同比增長12.3%。
近3年來,每年都有數十家物流、貨代外資企業落戶寧波。去年全市新批交通運輸、倉儲業外資項目25個,合同利用外資2.7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68%和115%。全球國際航運行業排名前15位的意郵有限公司一家,就有兩個總投資均為9900萬美元的物流項目落戶該市北侖區。目前,馬士基、聯邦快遞、MSC等國際物流巨頭均已進駐寧波。這些外資項目的引進,極大地提高了寧波物流和運輸能力,促進了寧波港口發展。
隨著寧波現代物流企業的迅速發展,物流集聚區塊逐步形成。圍繞港口服務、制造業基地建設、城鄉配送等需求,逐步形成以北侖港區、鎮海化工園區、杭州灣大橋和沿海產業帶為支撐的環形現代物流圈。《福布斯》雜志去年發布的“中國大陸最適宜發展物流城市榜單”,寧波名列前三甲,這都表明了寧波物流業發展的良好前景。
藍色引擎助力寧波經濟
隨著“以港興市”戰略的深入實施,寧波市港口的發展實力和地位明顯提升。依托于港口的資源優勢和集散功能,現代物流業發展勢頭良好,從而帶動寧波服務業的整體發展。2006年服務業實現增加值1149.1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首次超過40%。寧波市服務業的增長速度已連續兩年領先第二產業,其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也逐步提升。服務業成為寧波經濟發展新的引擎,正在全面發力。
寧波市以港口建設為重點,優化港群功能,加快發展臨港產業帶,構筑全市經濟增長戰略新高地,從整體上推動和加快經濟強市的建設步伐。其中物流業至2010年的主要發展目標是:努力保持物流業發展速度比全市服務業發展速度高1至2個百分點,港口集裝箱吞吐量達1100萬TEU以上,現代物流業的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2%以上,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比重下降到16%以內,浙江省重要綜合物流中心及長三角國際物流樞紐地位基本確立。
為了進一步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寧波市提出了建立“三個圈層、四個平臺”的新型現代服務業體系的目標。隨著開發集聚一批功能區塊、搭建營造一批支撐平臺、生成建設一批重點項目的“三個一批”工程的穩步推進,為服務業到2020年基本構筑與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和現代化國際港口城市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體系的戰略目標上了“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