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提升通關效率 服務沿海經濟帶建設
2007-8-3 10:4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顯著的今天,為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適應環渤海開發戰略,遼寧省委、省政府在遼寧“十一五”規劃中提出了“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和沿海經濟帶,著力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大連海關認真落實溫家寶總理關于“海關對內要為人民服務,對外要展示國家形象”的重要指示,以促進經濟發展為己任,轉變執法理念,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海關工作融入到地方黨政工作中去,緊密圍繞“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戰略開拓創新,戮力支持,切實為地方經濟服好務。
從支持東北振興高度認識遼寧“五點一線”戰略規劃的重要意義。遼寧作為東北地區外貿經濟的中堅力量,近年來其外貿總額占到東北三省外貿總額的70%以上。其中,大連口岸作為歐亞大陸的要沖,與世界上16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個港口建立了航運往來關系,開辟了集裝箱國際航線近80條,基本覆蓋了全球各個主要港口,承擔著東北地區80%以上外貿貨物和90%以上集裝箱貨物的進出口任務。大連擁有東北唯一的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港區。如今,“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為遼寧外貿經濟、尤其是口岸經濟正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對牽動整個東北地區腹地對外經濟的聯動發展具有深遠意義。“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當中的“四點”,即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營口沿海產業基地、丹東產業園區以及大連花園口工業區都在大連海關關區范圍。大連海關從振興東北經濟發展的角度提高認識,大連海關不僅僅屬于大連和遼寧地區,而且屬于東北周邊及環渤海地區;大連海關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職責,不僅僅為大連市、遼寧省內企業提供服務,更要為東北及更大范圍內的企業提供服務。
改革整合,不斷提高通關效率。提高口岸通關效率不是大連海關一家的事,但海關有義務在法律法規范圍內把好關、服好務,發揮帶動作用,搭建高效平臺,促進口岸整體通關效率的提高。大連海關積極轉變工作思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改革海關管理,把紀律作風建設和提高海關通關效率作為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重點工作來抓。深入開展準軍事化海關紀律部隊建設,通過落實“首問負責制”和“六項禁令”等措施,增強服務意識,轉變觀念,切實做到執法為民、文明執法、科學執法。
大連海關充分考慮企業的合法權益,注重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不斷改革現有的通關程序,通過加大風險管理和后續管理,注重控制與效率的關系,達到把關與服務的平衡;通過加快科技一體化建設,發揮科技先導作用,科學配置人力資源,合理調整作業流程。
大連海關大力推進“大通關”工程,積極配合省市政府建立和完善地方電子口岸,擴大聯網報關、網上支付、無紙通關、聯網監管等項目使用范圍,方便企業合法進出和促進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堅持和完善“選擇報關,口岸放行”及“5+1”工作制等各項改革措施,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實現有效監管、高效運作。
同時,倡導“快樂工作,健康生活”,不斷加大海關文化建設力度,積極探索培養人才的新模式,樹立海關隊伍正確的權力觀、價值觀,推進和諧海關建設,做黨和人民忠誠的國門衛士。
進一步發揮海關職能,全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大連海關利用海關的信息資源優勢和獨特的視角,認真研究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全程參與大窯灣港二期、三十萬噸原油碼頭、二十萬噸礦石碼頭、長興島散雜貨碼頭等口岸重點項目建設。為英特爾、韓國STX造船落戶等重大項目提供全程跟蹤服務。密切關注重大重點項目推進,與鞍鋼、本鋼、大連高新園區等簽訂合作備忘錄。全力支持大窯灣保稅港區建設,針對特殊監管問題,因地制宜提出科學的監管思路和規劃。通過加強海關內部各監管環節以及與口岸各部門的協調配合,推動整合創新,實現各類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整合和優惠政策疊加,積極推動大窯灣保稅港區的優惠政策向遼寧省及東北腹地輻射。
針對遼寧“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開發建設,大連海關認真研究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經過反復認真調研,就長興島口岸開放事宜,提出了包括監管規劃、監管需求、人員編制等內容的海關監管方案;就遼寧(營口)沿海產業基地設立出口加工區項目,向營口市主管部門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營口市促進工業發展年若干意見》等文件提出了實質性意見,并主動做好國家稅收等優惠政策和海關各項便捷措施的落實;就遼寧丹東產業園區的建設積極為地方黨政領導建言獻策。
進一步發揮龍頭作用,加快東北區域通關一體化進程。區域通關使東北腹地有了出海口,與世界直接相連。大連海關作為東北地區最大的口岸海關,有責任支持企業在大連、東北地區進出口活動,提出了“主動適應,扎實工作,改革創新、全力服務、立足關區、面向全省、服務東北、輻射全國”的工作思路。自2000年開始致力于快速轉關改革,擴大直通關的適用范圍,積極推進東北區域通關一體化進程,推動沿海、近海地區與東北腹地形成優勢互補、互為支撐、良性互動的口岸發展新格局。2000年12月,大連開通了東北地區第一條集裝箱班列,積極探索 “東北區快速通關體系”,現已經形成包括海鐵分撥快列、海鐵聯運、內外貿同船、提前報關、直轉、內支線中轉六個模塊在內的成熟體系,形成了東北區域性聯動,使大連口岸優勢在內陸地區以干港形式得以實現,使大連保稅物流園的優惠政策在內地的保稅中心得以貫徹。
積極推進東北地區海關聯系配合。2004年9月,與沈陽海關開展環渤海內支線內外貿集裝箱貨物同船運輸業務;2005年6月,聯合東北地區五海關推出了推動東北大物流發展的九項措施,建立了區域通關聯系配合機制;2006年9月,開始實行東北地區區域通關,開展包括“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和快速轉關作業模式。主動走訪沈陽、長春、哈爾濱等地,了解企業實際需求,宣傳海關政策,支持長春一汽、華晨寶馬等東北振興重點項目及企業快速通道。據統計,2002年至2006年,大連海關共向東北腹地轉關貨物1600萬噸,保持了年均57%的增長率;涉及稅款約380億元,年均增長70%,極大地促進了東北腹地經濟的發展。
大窯灣保稅港區和大連出口加工區B區正式封關運作,對提高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東北亞地區國際貿易向大連集中、促進符合國際慣例又有中國特色的港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大連海關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加大改革力度,充分發展大窯灣保稅港區保稅倉儲、加工增值、國際中轉、分撥配送等功能,使之成為國際貿易貨物的集散中心,促進遼寧以及東北物流產業發展,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進一步為地方經濟騰飛保駕護航。
(作者系大連海關關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