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打造北部灣物流基地亟需補足交通短腿
2007-8-27 16:4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在日前召開的2007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廣西物流基地及與物流密切相關的交通體系建設被擺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有關人士指出,在過去若干年里廣西沿海經濟欠發達一定程度上受制于落后的交通,如今要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基地,首先要花大力氣突破當前的交通瓶頸,構建快速、便捷、順暢、安全的交通體系。
--交通滯后制約北部灣沿海區位優勢發揮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泛珠三角經濟圈和大西南經濟圈的結合部,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既沿海又沿邊,既是西南地區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中國通往東盟的陸路、水路要道,又是促進中國-東盟全面合作的重要門戶,更是泛珠三角經濟區聯絡東盟、輻射西部的橋梁和紐帶。
但長期以來廣西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卻未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中央一直重視廣西沿海發展,為擴大北部灣的對外開放,最后把北海列入14個沿海開放城市行列。自從1992年黨中央提出“要充分發揮廣西作為西南地區出海通道作用”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深感責任重大,不斷大力構建廣西交通體系。“一軸兩翼”戰略構想的提出以及北部灣經濟區的開放開發與國家周邊外交戰略的不斷鍥合,廣西的大通道建設也從打通西南出海大通道上升到打造中國-東盟國際大通道的高度。
《廣西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一五”規劃》顯示,2005年,廣西公路通車里程達62003公里,其中高速路1411公里;廣西境內鐵路營運里程2751公里;全區沿海港口已建成大小泊位16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26個;全區共有機場5個,航線里程13.7萬公里。但從實際情況看,廣西交通建設依然跟不上經濟發展的需要。
現代物流業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助推器,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物流經濟關聯度大、牽引力強,是腹地經濟發展的輻射源,是支撐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廣西目前將打造中國-東盟區域性物流基地放在打造“四基地”之首來抓,而便捷通暢高效的交通體系無疑是現代物流業得以快速發展的最重要條件之一。
權威專家認為,目前廣西區內的高速公路與周邊省份特別是與沿海的廣東連接還不夠通暢。同時,公路運價偏高,采用公路運輸導致成本上升,許多物流企業傾向選擇鐵路暢通的路線。而鐵路也存在同樣的不足,廣西鐵路大部分為單線,桂東地區與外省連接的鐵路尤為薄弱,制約了與東南沿海地區的往來。大批的貨物不能自如進出,成為廣西物流的一大障礙。
--交通對物流的刺激推動作用日益凸現
由于物流產業的勃興和初步發展,廣西交通發展步伐顯得相對滯后。交通發展不盡均衡,無法貨暢其流,廣西海、陸、空幾種交通方式在總體上呈現不均衡發展。比如,目前廣西航空基本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輸能力遠遠不能達到現代航空港的水平。隨著東盟市場的擴大,航空運輸的需求比例逐年上升,具有很大的潛在空間。廣西的鐵路被稱為“神經末梢”,鐵路覆蓋密度小,鐵路跟不上港口發展需要,直接導致對外港口與鐵路、公路及場站之間銜接不暢,效率不高,貨運力度不夠,常常導致壓港現象。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和泛北部灣經濟區開發的加快,除了廣西自身,四川、貴州等西南省份大宗貨物通過廣西港口出口的要求更加迫切,比起上海、廣東等出海口,通過廣西三個港口出口運輸距離更近,可大大降低運輸成本。然而由于鐵路運力不足等因素,西南許多出口貨物不得不“舍近求遠”,遠走滬粵港口,潛在的廣西物流客源白白流失,成為廣西物流業發展“心中的痛”。這一“瓶頸”嚴重制約了廣西經濟,直接影響廣西沿海三港的吞吐量,無法形成暢通無阻的物流運轉,也影響企業落戶沿海三大港口城市的積極性。
近年來隨著交通建設投入的不斷增大,廣西交通事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沿海港口、交通樞紐、商業系統、物資系統存儲等基礎設施也逐步整合并發揮作用,極大促進廣西的物流產業迅速發展,形成了各類物流企業競爭的格局:廣西外運、廣西物資集團等一批倉儲型物流企業加快發展;廣西超大、廣西運德等一批運輸型物流企業不斷壯大;綜合型物流企業初現,如防港物流、玉柴物流、郵政物流等企業;商業連鎖配送發展加快,如北京華聯、南城百貨、利客隆、沃爾瑪等連鎖配送業務發展較快。看好廣西優越區位優勢對促進物流業發展的廣闊前景,德普達等外資物流大鱷紛紛搶灘廣西,民族品牌也異軍突起,知名品牌如宅急送等也加大了廣西市場的開拓力度。
--構建區域性物流基地亟待突破交通瓶頸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物流信息中心測算,2005年我國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為18.6%,若如按此估算,2010年廣西物流成本將達到1200億元左右,物流市場空間巨大。物流業的發展對廣西的交通,特別是大宗物流賴以進出的港口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在今年召開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眾多專家就加快建設現代化交通體系格局、積極推進物流基地建設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
如:努力建造多重循環的陸路交通網絡,完善省際、國際陸路物流通道鐵路。加快建設高標準、大能力的鐵路網,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運行速度,擴大運輸能力;加強現有機場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調整航線結構,逐步形成以南寧、桂林為樞紐中心,柳州、北海機場為主干線,梧州、河池、百色為支線的航空運輸體系,構建空中物流通道,提升空港規模和等級;打造海上物流大通道現代組合港,沿海組合港發展以建設億噸級的中國南方大港為目標,重點抓好深水航道和大能力泊位、集裝箱泊位建設,加快建設步伐,使港口向大型化、深水化、專業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
目前廣西已經提出,要重點加快建設南寧國際綜合交通樞紐、沿海組合港和空港、廣西通往東盟國家的海上、陸路和航空三大通道,以及廣西連接周邊廣東、湖南、貴州、云南四省的通道,構建“一樞紐兩大港三通道四輻射”的便捷通暢、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形成促進泛珠與東盟開放合作的國際大通道。
鐵道部不久前與廣西簽署協議,計劃在五年內投資1000億元改造和新建2500公里鐵路,支持廣西對接東盟。國家民航總局規劃司副司長沙洪江也表示,民航總局將加快南寧至東盟國家新航線的開辟,設立輻射東盟及連接日、韓、歐盟等國的國際航班;將支持各航空公司以南寧、桂林為中心開設輻射周邊的直線航班,優先安排北部灣經濟區開辟飛往國內的航班。
在此次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上,交通部副部長翁孟勇全面勾畫了今后幾年中國對接泛北部灣地區的公路水路交通運輸體系藍圖,這一體系由公路、沿海港口和內河水運三張網構成。陸路方面,將修建南寧-東興口岸-越南河內和南寧-友誼關口岸-越南胡志明市兩條通道,這兩條通道將成為中越聯系主要通道和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重要口岸公路,建成后南寧至河內驅車4小時可到。中國境內,將建設南寧到海口、廣州、昆明等7條高速公路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