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鋼市走勢眾說紛紜
2007-8-22 10:1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是鋼材市場漲跌起伏的一年,頗有戲劇性的價格走勢讓多年的經營者也大跌眼鏡。多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老總說:今年確實不太一樣。經過前一段時間的上漲后,從8月中旬開始,市場似乎又開始出現疲軟趨勢,針對下半年的鋼市走勢大伙兒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今年以來,出口已成為調節國內鋼材供需關系的重要參數,上半年出口量的激增極大地緩解了國內過剩供應量的壓力,因此頻繁出臺的鋼材出口政策令市場預期未來鋼材出口將出現大幅回落,從而惡化國內供需關系。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近日發布了上半年鋼鐵行業運行分析,認為上半年鋼材出口增幅過快,下半年的政策取向將是緊縮,淘汰落后,遏制出口,并認為出口受限后下半年鋼材價格將有壓力。而政府連續三次出臺鋼材出口政策,意在控制過快增長的鋼材出口,使出口成本增加10%以上,這樣下半年的鋼材出口必然少于上半年,這可能加大國內市場壓力,促使鋼價波動。而產能釋放也是業內人士認定市場會疲軟的利空因素。據統計,下半年國內的熱軋板卷可供資源量約4360萬噸,全年熱軋板卷的商品量約8670萬噸,新增產能的集中釋放將給市場帶來沖擊。在這種情況下,業內有人對今年鋼材市場的前景表示悲觀。
但是鋼材行業對于今年下半年的鋼材價格則另有一番看法。業內人士認為,鋼鐵市場在宏觀政策調控和市場需求的作用下不可能大幅下跌,總體價格水平不會低于上年水平,但不排除部分資源緊缺的品種價格在部分區域、市場呈現階段性上漲的可能。多位專家在“2007年鋼鐵行業投資分析研討會”上不約而同看好鋼鐵行業的前景,并預測鋼價有望繼續攀升。摩根大通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等業內專家更看好國內市場。
我們是全球最大的鋼鐵需求國,但在鐵礦石談判上卻沒有定價權,原因就是國內企業一盤散沙,出去后沒有定價能力。國際上的并購已經如火如荼,而中國鋼企的重組則剛剛起步,而且問題重重,即使重組后也是貌合神離、同床異夢。不管怎么說,未來一兩年內這種整合肯定會進行。而整合后情況勢必會發生改變,這不僅對個股的影響很大,對整個產業包括我國在全球鋼鐵行業掌握定價權的影響都會非常大。
龔方雄指出,盡管出口退稅下降影響了鋼材出口量,但鋼價上漲會完全抵消這種影響。龔方雄表示,考慮到在今年上半年國內向國際市場出口了這么多鋼材的情況下,國際鋼價還在一路猛漲,一旦國內出口量下降,國際鋼價肯定漲得更厲害。只要市場對鋼材的需求不變,這個格局不會改變。
“另一方面,今年鐵礦石的格局跟兩年多以前很不一樣。明年,鐵礦石在供需方面還可能出現供給不足。如果這種情況出現了,鐵礦石價格還會繼續上漲,那么鋼價肯定也會跟漲。”龔方雄說。
筆者總結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利好因素可以作為下半年建筑用鋼材價格比較企穩的支撐:
一是內需平穩增長,據社科院報告預測,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將突破23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將達134090億元;而今年每萬元固定資產投資消費粗鋼339千克,每萬元GDP消費粗鋼188千克,因此下半年鋼市的內需動力依然強勁。
二是價格上漲導致的原材料綜合成本的上升同比增加20%以上,國際海運市場價格再度反彈,鐵礦石、生鐵價格居高不下,加之差別電價、差別水價的實施等使鋼材生產成本持續上升的局面不可能改變,而成本的增加會成為支持價格的一個因素。
三是世界經濟繼續強勁增長,全球鋼材需求仍然旺盛。因此,后期世界主要鋼材市場價格將繼續堅挺,而鋼材市場需求仍保持穩定增長,預計下半年中國市場鋼材價格將呈震蕩、波動的態勢。
四是如果單純考慮河南企業,鋼材的價格更應該是保持升勢,因為河南的鋼鐵企業出口不多,出口政策影響不大,而這些鋼鐵本身就處在最大的市場里,需求將拉升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