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形勢分析

中國玩具召回背后:國外采購商蓄意擴大安全問題

2007-8-22 10:0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8月17日上午,佛山市利達玩具有限公司的香港合伙人張樹鴻的追悼會在南海殯儀館舉行。6天前張樹鴻突然在自己的工廠里自殺身亡。
    他的死因至今成謎。但許多人將他的死與該公司生產的玩具在美國被大量召回聯系了起來。由于被檢測出鉛含量超標,8月2日,世界最大的玩具企業美泰公司宣布召回96.7萬件利達貼牌生產的玩具,利達公司一下子陷入了困境。 
    在張樹鴻自殺后的第3天,8月14日北京時間約晚上10時,美泰公司又宣布了一個令人更加震驚的消息,由于存在安全隱患,該公司將在全球范圍內召回2180萬件玩具,這是該公司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玩具召回行動。 
    此次召回事件宣布后,中國玩具的安全問題被明顯擴大,并受到了空前關注。近日,新加坡《海峽時報》將采訪函發送到廣東省玩具協會。8月17日,張樹鴻追悼會召開的當天,廣東省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卓明接到了《紐約時報》記者的采訪電話。 
    “我拒絕了這個采訪。因為我知道他們的出發點。”李卓明說,“中國玩具的安全問題有被明顯擴大化的傾向,廣東玩具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產品是有安全保證的。” 
    在一些國外媒體不斷炒作中國玩具安全問題的同時,更需要冷靜地思考和分析。中國玩具行業如何提升安全質量?中國玩具在美國被召回背后說明了什么問題?玩具產業如何面對被擴大化的安全問題?在經歷了這次事件后,中國的玩具產業又將面臨怎樣的發展思考? 
    8月17日上午,佛山市利達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達公司)內異常冷清,只有一個保安看守著公司的大門。“今天開張老板的追悼會,公司里的人都去殯儀館了,只有我一個守廠。”這名保安說。 
    此時,距離此處不遠的分公司恒景公司更是一片陰沉氣氛。廠房前的一塊空地上,紅磚頭擺了一個有缺口的圓圈,里面留有許多燒紙錢后留下的紙灰。“老板是在公司倉庫里自殺的,不能在倉庫里燒紙,就擺到院子里燒。”一位工作人員說。 
    玩具廠老板離奇自殺 
    8月11下午,利達公司的港方合伙人張樹鴻突然在利達公司的一家分公司恒景公司內上吊自殺。他是香港人,廣東佛山市利達玩具有限公司的老板,今年五十多歲,自殺前仍未成家。利達公司成立有十多年的時間,公司員工有5000多人。 
    張老板突然自殺,工人們都覺得不可相信。“他平時對工人特別好,死的那天也很正常,沒什么特別異常的地方。” 
    張樹鴻的死因至今成謎。但許多人很自然地將他的死歸因于8月2日美泰公司宣布的一項大規模玩具召回行動。美泰公司表示,由于檢測發現部分產品的油漆金屬鉛超標,將召回約96.7萬件利達公司生產兒童玩具。 
    這是最近兩個月內的第二起中國玩具在美國被召回事件。今年6月13日,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和美國玩具公司RC2聯合發出公告,召回RC2公司經營的150萬件東莞漢勝木業制品廠生產的玩具火車,這種木質小火車的涂漆含有可導致兒童中毒的金屬鉛。 
    除了可能面臨來自美泰公司高達3000萬美元的召回費用糾紛外,來自有關部門的處理也讓利達公司舉步維艱。召回事件發生后,國家質檢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對因玩具安全質量受到國外通報的企業,監管部門將加大管理力度,暫停其產品出口,整改合格后,方可恢復出口。 
    幾天后,張樹鴻自殺。“目前公司大部分車間已經停產,不少工人拿了工資都回家了。”一位曾經在該廠工作的人員說。 
    都是假無鉛色粉惹的禍 
    利達公司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原材料采購環節出了問題。8月10日,佛山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主管的佛山市標準與質量信息網上專門公布一則消息稱:“導致鉛超標的原因是油漆供應商采用了假冒的無鉛色粉加工油漆,并提供給利達公司使用。” 
    利達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次出了問題的油漆是由東興新能源公司供應的,但這家公司同樣是受害者,因為使用了東莞一家工廠提供的假無鉛色粉。 
    東興新能源已經向利達公司供應了4年的玩具油漆,一直都沒有出現過問題。此次出事的全是黃色油漆,由于缺貨,時間緊,幾個月前東興新能源公司在網上找到了東莞眾鑫色粉廠,采購了一批黃色色粉。當時,眾鑫色粉廠提供的是假無鉛色粉證書。但由于沒有檢測就進貨,最終出了問題。目前東莞警方正在全力追查眾鑫色粉廠的相關責任人。 
    “東興公司的老板和張老板是多年的朋友,所以東興拿來的油漆沒有檢測就進廠使用了。”利達公司一位工作人員說。“張老板的死有一些個人的因素,他可能想不通,一直都是用朋友廠的油漆,幫助朋友發展,但卻栽在十多年來一直支持的好朋友手里。還有一點,出了事后,工廠出口基本停掉了。香港人有很強的拼搏精神,這么多年積累的家產一下子垮了,他接受不了。” 
    8月17日,美泰公司美國總部在接受本報記者Email采訪時,對張樹鴻的死寫下了一句話:“我們對此感到難過。” 
    蓄意擴大玩具安全問題? 張樹鴻的自殺使玩具安全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8月14日,美泰公司再一次宣布進行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玩具召回行動,這更讓中國玩具的安全問題被廣泛關注。 
    昨日,美泰玩具召回事件的新聞發言人王廬霞稱,美泰公司將在全球范圍內召回2180萬件玩具,包括在中國市場上銷售的3萬件玩具和2006年11月1日之前生產的9種小菠莉(Polly Pocket)玩具以及2007年1月31日之前生產的1種芭比娃娃(Barbie)配件。這些玩具中的磁塊脫落可能引起潛在的安全問題。 
    “這是美泰公司自主發起的一項召回行動,不涉及到任何第三方。這些將被召回的玩具符合現在任何一個國家的產品質量標準,美泰的召回行動是自己提高質量監控標準。”王廬霞說。 
    美泰公司此次宣布史上最大規模的召回行動的時間非常敏感,正好在張樹鴻自殺后的第3天。實際上,早在2006年年初,美國有關方面就公布了玩具可能存在磁塊脫落的危險,但美泰公司史上最大規模的召回行動一直拖到最近才宣布。一些業內人士指出,美泰公司此舉有蓄意擴大中國產品安全問題的企圖,其實背后是一場貿易戰。 
    對此,王廬霞表示,美泰公司在宣布召回行動的時間上并沒有刻意安排,而且此次最大規模的召回行動與此前召回的利達生產的96.7萬件玩具都屬于獨立事件,兩者之間并沒有關系。這主要是為了孩子的安全問題,而不是一項貿易壁壘措施。但不可否認的是美泰公司此舉確實讓中國玩具、甚至中國產品的安全問題被更加廣泛地關注了。
    產品召回是國際化問題
    對于中國生產的玩具產品在國外被召回問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與企業管理研究所所長尹濤反對外國的經濟霸權行為。 
    他表示,美國對中國制造的產品實行召回并不斷提高產品進入市場的標準,依靠自身發達的經濟對發展中國家設置苛刻的技術壁壘,這種做法對我國是不公平的。“在成熟的經濟體內,產品召回是常見的現象。其實中國產品在國外被召回并不是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外國的產品也會發生產品被召回的情況。產品被召回不是僅發生在中國的問題,而是一個國際化的問題。重要的是我國在面對這種貿易摩擦時要不卑不亢、據理力爭,并在生產過程中注重提高產品質量,力求達到外國準入標準。” 
    此次中國生產的玩具在美國被召回事件影響有多大?尹濤認為此類事件發生不多,個別情況不會影響中國制造業的主流。目前中國的玩具制造業在世界上具有良好的聲譽,這種主流趨勢不會輕易改變,但有兩件重要的事要做:一是品牌的建設,中國玩具實業要有自己的品牌才能帶動玩具產業的整體升級,有了實力才有影響力;二是提高企業管理質量,嚴格執行產品的檢驗,監控好產品原料的來源,降低人為因素影響產品質量事件的發生率。 
    流水卡可保安全質量 
    位于東莞的哈一代玩具廠有熟練工人近千人及其他配套的設備,每年有近千萬個玩具的生產能力。該企業以貼牌加工的方式先后為麥當勞、孩子寶、迪斯尼等多個世界品牌生產各式玩具,同時擁有自己“哈一代”的玩具品牌,成功實現了從來料加工到自主創新的飛躍。 
    如何確保玩具的安全質量呢?東莞哈一代玩具實業董事長肖森林說,一個玩具產品質量來源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原材料,一部分是生產制造。原材料的品質控制非常重要,是一個產品的首要條件,就像做飯的菜一樣。原材料采購時要求供應商提供相應的檢測報告,在企業內部也同樣要對入倉的原材料進行抽檢,合格后方可使用。原材料的品質保證了,玩具產品至少有一半的品質就有保障了。 
    他指出,在生產過程中有很多工序流程,可以采取流水卡制度,在每個環節流動前質量控制人員務必確認好產品質量,合格了再往下一工序流動。每個部門把應做的產品做好,由部門質量管理人員檢驗,合格后隨流水卡流入下個部門。此流水卡一直流到包裝程序,清晰記錄生產人員,以便追究責任。在包裝時,產品上要批注生產批次、日期等,以便有何意外可以查清是何批次產品不合格,免得其他產品受牽連,一條魚染得滿鍋腥。 
    肖森林說,隨著品牌產品的出現,加上國家對玩具產品的控制,市場上流動的不達標玩具將壽終正寢。 
    “統一限價”可減少損失 
    對于企業產品的質量管理問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與企業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章淑華有自己的見解。她認為一件產品的完成只有經受原料引進、半成品加工、出廠檢測等環節上的全程監控,才能保證產品的合格率,不能因為熟人關系等人為因素而放松產品抽檢。 
    在這一起召回事件中,佛山利達玩具有限公司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在這種損失當中,企業可以考慮用保險方式來降低風險帶來的損失。據章淑華了解,中國企業采取這種保障措施的并不多。“要想消除損失,企業要以預防為主。”她強調我國玩具企業不能僅把目光局限于國內信息,廣泛接收國際前沿的貿易信息才有實力應對不斷變更的國外市場技術門檻。 
    她表示,目前中國玩具企業大多在分散的領域進行發展,當面對外國大型公司在生產加工報酬方面上的大肆壓價時,并沒有一種統一限價的機制發揮作用。“很簡單,外國公司給10元你制造一件產品,如果你嫌報酬少,有人8元也愿意做,那你就不得不接受報酬水平。”章淑華說。在低利潤的條件下,我國玩具企業在原料、技術等使用上必須降低成本,這樣容易使產品在進入外國市場時碰壁造成損失,企業內部員工也難以有高薪酬來提高生活水平。 
    廣東: 
    全國玩具生產第一大省 
    廣東省玩具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卓明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廣東是中國玩具生產的第一大省。隨著中國玩具安全問題被廣泛關注,廣東省玩具協會成了眾多媒體想采訪的焦點。近日,紐約時報和新加坡《海峽時報》也聯系協會想進行采訪,省玩具協會一直都不同意。 
    8月17日,廣東省玩具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卓明“突然”表示,同意接受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這是利達玩具召回事件發生后到目前為止,省玩具協會接受的唯一一家媒體專訪。“你們是第一家,因為你們是大報。”李卓明說。他表示,目前廣東有玩具企業5000多家。去年總產值為1219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140.6億美元,占全國79%,其中80%為來料加工貿易。從業人員達150萬人左右,企業集中在深圳、珠海、東莞、中山、汕頭、南海等地。 
    與許多產業的誕生模式一樣,廣東玩具產業的出現也是承接產業轉移的結果。上世紀80年代,第一批玩具產業從香港轉移過來。上世紀90年代,第二批玩具企業又涌入廣東。其中大部分是外資玩具廠商,主要是港資廠商。隨著廣東經濟的發展,許多港資玩具廠商都壯大起來,從幾十人發展到目前的數萬人。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廣東玩具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整體上來說,生產出來的玩具品質是有保證的。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玩具約30萬批左右,同期召回的玩具案例只有約29起。最近出現的兩宗事件不影響整個玩具產業的發展,也不影響消費者的信心。事實證明,沒有動搖美泰在中國生產玩具的信心。 
    國外采購商“缺位” 
    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玩具安全標準。此次發生的利達公司玩具在美國被召回事件,他認為生產廠商有一定的責任,國外采購商同樣也有一定責任。 
    “兩方面都有責任,這個責任不能推向一邊,生產廠商有責任,在采購和生產控制方面沒有把好關;在原材料采購方面,有沒有按照采購商給定的標準去采購原材料?采購商美泰公司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指出,產品生產出來后,在出口前要進行品質檢測,要符合出口國的品質標準才能驗收產品。事件中,采購商在品質檢測方面沒有到位,工作沒有做細。同時,由于中國輸美玩具80%以上是進口商貼牌加工,中國制造商完全按照進口商的設計進行生產,玩具出現問題,品牌商和進口商也有很大責任。 
    外國采購商出價太低 
    “玩具行業的利潤率很低,錢并不好賺。近年國內勞動成本提高,原材料價格在上漲,人民幣升值,生產廠商的成本提高,國外采購商不但不提價反而出價很低”,李卓明說,“A廠不做,他就給B廠做,B廠不做他就給C廠做。廠家要過日子,先接單再在原材料方面做點動作。” 
    “所以,如果你采購的價位高,工廠就會用高品質的材料來生產;如果價位很低,那只能用次料生產。歸根到底,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采購方面占很大的責任,又想產品好,又想占很大便宜,逼著一些廠沒辦法,只能這么做。” 
    在玩具召回事件發生后,省玩具協會發文給企業,建議企業要在原材料采購上注重品質監控,并在生產過程中注重生產技術管理,保證產品品質,按照采購商要求做好產品。產品在出口之前一定要請采購商來驗貨,確保質量沒有問題才辦理出關手續。否則到國外發現問題,損失費用更高。此外,建議企業接單后,核算過要有一定的利潤才能接,“沒有一定的利潤不要接這個單。不能保本卻接單,一旦在生產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投入不是更大嗎?反而得不償失。” 
    “品牌創新”是正道 
    最近兩批玩具,都由于含鉛超標而被召回。美國的含鉛標準要求比歐盟還高,近一兩年來,歐美玩具的標準不斷提高,應該說這也是一種技術壁壘。 
    目前,美泰公司宣布再召回2180萬件玩具,李卓明認為有明顯擴大的傾向,“中國不改變加工貿易的現狀,貿易摩擦就不可避免。我們的玩具在國際市場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加工貿易雖然標著‘中國制造’,但品牌是別人的,我們賺到的是一點點,大多還是讓別人賺走了。所以加工貿易一定要轉型、升級,不轉型沒有出路。” 
    他還指出,中國產品不能打價格牌,否則容易走進死胡同。打價格牌是必經階段,但是現在已經是企業打品牌、走創新路的時候了。要科技創新,研發自己的產品,做自己的品牌。 
    在外商不斷壓價的情況下,從加工貿易轉變到自我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才是長遠之計。 
    廣東玩具產業的發展方向在于改變加工貿易占主導的現狀,走品牌創新的路子,這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改革開放以來,不少玩具企業不但完成了原始積累,還賺了一些錢,有能力也應該把錢放到技術創新和企業進步方面去。廣東企業有這個實力,關鍵是愿不愿意做。”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