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流?
2007-8-20 16: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物流即實物分配,包括企業、銷售商自身的運輸、倉儲、包裝和搬運等活動。
物流首先作為“第三利潤源”而引起重視的,所謂第三利潤源,是針對企業的利潤來源而言的,企業第一利潤源來自企業銷售額的增加,第二利潤源是生產成本(針對制造商而言)或者進貨成本(針對流通商而言)的降低,而由物流降低成本所得的利潤則成為企業第三利潤源。在這里,物流被定義為對物資的流通配置,包括制造商、流通商的裝卸、運輸、倉儲、搬運等一系列的過程,對物流的重視被提高到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的高度,成為物流定義的第一個轉折。
什么是物流?
在我國,物流是一個外來詞,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從日本引進的。1979年6月,中國物資經濟學會派代表團參加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國際物流會議,把物流的概念介紹到了國內。引進后,物流還主要停留在學術研究層面,而且主要集中在極少數專家的著作論述。到了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后期,隨著物流需求的產生,物流理論才開始逐漸指導物流實踐,物流逐漸升溫,直至演變成“物流熱”,很快物流變成了家喻戶曉的名詞。在學術界和社會傳媒的宣傳報道中,一方面物流市場巨大,一方面物流人才奇缺,物流成了個新興產業,大量的資金和人才競相流向物流產業。與之相對應的是,很多城市都把現代物流作為城市重點扶持的支柱產業,我所知道的就有深圳和上海。
一大批民營物流企業就是在這種大氣候下,抓住難得的市場機遇,蓬勃興起的。其中較知名的有,寶供,大田,華宇,宅急送,錦程物流。這些物流企業一度成為中國物流產業最耀眼的明星。
即便如此,物流知識的傳播還主要停留在大學講堂,絕大多數人對物流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物流對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熟悉因為“物流”字眼隨處可見,陌生因為“物流”仿佛過于神秘。
我真正意義接觸物流理論是從02年夏天開始的,剛讀完大二,那年學校要求我們搞社會實踐調查,自行組織安排,我和其他三位高安老鄉,也是一個系的同學,選擇了“高安汽運”。選擇“高安汽運”是因為高安汽運當時發展的相當好,發展勢頭喜人,成了高安經濟的一個亮點,而自己又在各類報刊雜志上有接觸過物流。既然是搞調查,就要理論聯系實際,我們的專業是經濟學,對物流都是陌生的,所以,我跑到江西省新華書店購買物流方面的理論書籍。在新華書店轉悠了許久,才發現僅有的一本物流書籍,駱溫平的《第三方物流理論、操作與案例》,可以推斷當時物流還僅僅是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課題。到了03年下半年,我又去新華書店買書,那時物流方面的書籍就堆滿書架了,不過主要還是編著,專著幾乎沒有。
03年底,我參加了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在江西舉辦的第一期物流職業經理中級培訓,講座的老師是江西財大的物流系老師。聽老師介紹,江西財大的物流系就是當年9月招了第一批本科學生,而且他還說,全國各大本專科院校的物流系也是在02、03年才組建起來的。兩位授課老師也是從統計學等系轉過來的。想來,在中國,物流的學院教育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這樣寫,目的就是以我的一些經歷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物流是怎么興起的。
好了,言歸正傳,切入正題。物流的概念最初在美國產生,物流的英文單詞“logistics”原意就是“后勤”,主要指武器、彈藥和糧食等物資的供應補給。不過在二戰中,由于美軍發展起來了較為完善的“后勤保障系統”,后來物流也被學術界引入到了社會物資的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的概念由此而來。物流在引入到中國后,各位專家學者的定義也有些不同。也正因為此,2001年4月,由中國物資流通協會牽頭組織,中國物資流通技術開發協會、北京工商大學、北京物資學院、北方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原國內貿易局物流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專家學者編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以下簡稱《物流術語》標準)正式頒布。在充分吸收國內外物流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物流術語》標準將物流定義為:“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實現有機結合。”,由此,物流在中國有了個標準統一的定義。
通俗的理解,顧名思義,物流就是指物品的流動。而流動主要是指,空間的流動和時間的流動。空間流動指得是運輸、裝卸、搬運和配送,時間的流動指得是儲存。包裝和流通加工是物流中的增值服務,信息處理是物流活動的手段。事實上,在中國,大家都傾向于把物流從廣義的概念來理解,凡是從事物流活動的公司大家都樂意把自己稱作物流公司。搞運輸的叫物流,搞倉儲的也叫物流,郵政、快遞、配送和快運也是物流。所以,物流活動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凡具備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基本功能中的一種或幾種甚至全部,我們都不妨稱作物流。以運輸為主的物流企業我們稱之為運輸型物流企業,以儲存為主的物流企業我們稱之為儲存型物流企業,具備全部物流功能的物流企業我們稱之為綜合型物流企業,工廠等企業中產生的相關物流活動我們稱之為企業內部物流,承包工商企業物流的物流企業稱之為第三方物流企業,而能為包括貨主、第三方物流在內的相關企業提供一整套物流解決方案和技術戰略支持的物流企業我們又稱之為第四方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