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市場是一塊誘人的“蛋糕
2007-8-2 10: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記者昨日從市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局了解到,今年1至6月份全市進口總額為17527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0.92%。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進口環境進一步改善,以及受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等因素刺激,進口市場將成為一塊越來越大的“蛋糕”。 近幾年來,我市的進口逐年增長。2006年進口為36649萬美元,比1998年的4430萬美元增長7.27倍。8年來,平均每年增長30.2%。從增長幅度來看,2003年和2004年進口增長幅度較大,分別為61.7%、58.3%。
但是,我市進出口比例失衡、貿易順差偏大的狀況一直存在。2006年我市出口為580604萬美元,進口為36649萬美元,貿易順差達543955萬美元。市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局工作人員表示,重出口輕進口的老觀念過去確實存在,造成金華連年出口增長遠遠高于進口增長。如果貿易順差太大,對金華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也不是好事情。從國外引進機器設備等高科技產品和技術,可以推動我市技術進步、減少研發風險、縮小與國際水平的差距;適度進口可增加外匯需求,從而緩解本幣升值壓力;擴大進口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目前,我市進口企業普遍規模偏小。2006年進口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有121家,其中進口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只有6家。在1360種進口產品中,主要以原材料為主,設備進口只有5281萬美元,僅占我市進口總額30%左右。
據了解,我市小企業大多缺乏開展進口貿易的實力。雖然有使用進口原料和設備的需求,但批量小、品種雜,又嫌進口手續繁瑣、周期長,所以寧可在國內市場用人民幣購買進口貨或委托上海等地外貿公司代理進口。
記者了解到,我市外貿流通企業以出口創匯型為主,而為國內市場和當地生產企業提供進口服務的較少。市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劉麗君告訴記者,該公司雖然擁有進口資質,但進口業務量很少。她表示,目前國家各種宏觀政策對進口是利好,但公司一下子轉型并不容易,主要是進口產品要在國內有銷售渠道和市場,而這兩個條件并非短時間內就能具備的。
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從事進口業務的外貿流通企業有168家,占全部672家有進口業績企業的25%。上半年我市外貿流通企業進口為2717萬美元,占全部1.75億美元進口的15.5%。168家企業中上半年進口5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只有19家,其中進口3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2家、100萬到2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5家。作為進口經營主體的外商投資企業,今年1到6月份進口為5897萬美元,占全部進口比重的33.65%,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2006年9月15日起,國家對部分出口商品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同時將此前已經取消的出口退稅以及本次取消出口退稅的商品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對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的商品進口一律征收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此項政策調整是造成我市進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我市1到6月份加工貿易進口5319萬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8.40%。
從7月1日起,國家再次調整出口退稅率,部分商品被取消退稅或大幅降低退稅。我市的主要出口產品服裝、機電產品、玩具等退稅率少則下調2個百分點,多的下調5個百分點,受到明顯影響。
與此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持續上升,出口難度加大,進口吸引力增加,是當前我市外貿企業面臨的新問題。市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局有關人士認為,當前國際貿易競爭不斷加劇,人民幣不斷升值,外貿出口成本也越來越高。如果能夠把進口這條“短腿”拉長,無疑會大大增強我市外貿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要挖掘進口這塊市場“蛋糕”,必須做好進口主體的培育、扶持工作,培育一些開展進口貿易的大企業。
記者發現,目前我市大部分外貿流通企業只設出口業務部門,沒有專門的進口業務部門。有的企業雖然擁有外貿進出口經營權,進口設備時由于缺乏專業人才,仍然委托口岸城市的專業公司代理。
市對外經濟貿易合作局建議,可以從市內一些知名外貿集團公司中挑選,進行培育,創造進口市場主體多元化的局面;選擇一批業務能力強、從事進口鼓勵類商品的企業,對其減免稅收,促使一批專業化進口隊伍加快形成。同時,要加快民營外貿進口企業的培育。通過建設多元化、規范化的進口企業,并對其進行監管和規范,促進我市進口貿易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