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稅率調整影響面面觀
2007-8-18 10:3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政策解讀
意在緩解貿易順差
7月1日實施的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屬結構性調整,是國務院今年實施宏觀調控政策采取的綜合措施之一,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抑制外貿出口的過快增長,緩解我國外貿順差過大帶來的突出矛盾。1-5月我國進出口總額為8 013億美元,同比增長23.7%。其中,出口總額4 435億美元,同比增長27.8%;進口總額3 578億美元,同比增長19.1%;出口增幅高于進口增幅8.7個百分點,累計順差857億美元,同比增長83.1%。顯然,新政出臺是與這些數據密不可分的。
鼓勵出口結構優化
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出臺的稅率調整目的不是為了要打壓出口,而是鼓勵出口結構的優化。
這次在政策設計時采取了“有保有壓”的區別政策,發出了國家產業結構、出口商品結構調整的明確信號。此次出口退稅率調整所涉及的產品中,第二類商品,即出口退稅率降低的2 268項商品占到所涉及產品總數的80%。而這些產品大都是我國具有明顯競爭優勢的產品,如服裝、鞋帽、箱包、玩具等,其主要的競爭對手都是國內企業,由于我國企業競爭優勢明顯,相關調整變化不會導致我國企業市場份額的重大損失。
此次退稅調整涉及商品的另一大特點是競爭激烈,產品的利潤率很低。退稅率下調后,企業按現行價格出口會產生虧損因而降低出口,部分企業會進行一定的產業調整,而這有利于引導企業減少“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減少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加大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從而引導企業調整投資方向,避免盲目投資和產能過剩。
大部分高新技術機電產品的退稅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本次調整幾乎沒有涉及占出口近六成比重的機電產品,尤其是高新技術產品。
本次調整不設過渡期
2006年9月,財政部曾會同有關部門發布了《關于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和增補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的通知》,對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作了調整。為減少企業損失,保證政策的平穩過渡,當時特別規定了3個月的過渡期,即對調整出口退稅率的商品只要符合一定條件并在一定期限內辦理出口合同備案的,可以按原出口退稅率執行。但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虛假合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家宏觀政策的調控效果,也造成了企業之間的不公平競爭。鑒于這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以緩解外貿順差過大為主要政策目標,同時考慮到去年出口退稅政策調整設置過渡期出現的問題,因此本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沒有設置過渡期。
政策突襲的目的也不是“打壓”出口,而是為了更好地體現政策的實際效果,更好地解決國家外貿面臨的壓力,以促使外貿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對集裝箱運輸業影響分析
家具:2%退稅淘汰一批小企業,關注大客戶
目前家具行業平均利潤為5%~8%,去年12月退稅率從13%降到11%之后,一批競爭力不強的企業開始被淘汰出局。
事實上,很多家具企業都將出口退稅作為自己的主要利潤部分。現在我國家具出口量大,但生產量更大。所以產品價格一直提不上去,競爭越來越激烈。
2003-2005年期間,我國家具出口的速度都明顯高于外貿出口平均增速,兩年出口貿易額就幾乎翻了一番。2006年在經歷了一輪退稅調低后,貿易額略微下調到平均水平(見表1、圖1)。
預計出口退稅進一步調整后,我國家具出口的增幅會進一步放緩,但估計仍有20%左右的增長,總量仍是放大的。尤其是對一些大型家具出口客戶而言,總的來說影響不是很大。
服裝:企業調整能力不斷增強,影響不大
紡織行業是我國巨額貿易順差的主要創造者,去年我國紡織行業貿易順差達1 292億美元,占貿易總順差的71%,今年第一季度紡織行業貿易順差達272.8億美元,占到總順差的近60%。所以,出口退稅調整中,紡織行業首當其沖。
服裝出口退稅率本次下調2%,基于2006年的數據,出口退稅下調1個百分點,行業利潤將下降4.6%(見圖2)。實際上,由于我國紡織品出口價格比國際市場同類產品低10%以上,出口產品利潤微薄,即使產品價格漲一些,對外商仍有吸引力。目前,紡織服裝行業被認為是對出口退稅調整準備最充分的行業,由于早在3月媒體就爆出服裝出口退稅將下調的消息,因此大部分外貿企業在廣交會期間已經對價格做了調整,從而造就了目前紡織品出口依舊旺盛的局面。
回顧這幾年來發展,服裝紡織業的出口增幅雖略低于外貿出口平均增幅,但增長步伐卻在不斷加快。預計,調整后服裝紡織品的增幅也將回調到20%的水平。
機電產品:未受影響,今后著力開發
近年我國政府大力鼓勵機電產品的出口,將其視為提高中國外貿質量的一個途徑。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目前機電產品進出口已經占據我國外貿的55%以上。在此次調整目錄中也可以發現,部分電子元件、家電、小型機械的出口退稅率從13%降到9%;部分工程機械、數控機床及車輛的出口退稅也從17%及13%降到9%。這些主要針對的是我國國際競爭力已經非常強的家電產品,主要是抑制國內投資過熱情況,并且不會對出口造成太大影響。而且,基于機電產品在外貿和適箱貨源的比重不斷提高,機電行業將是未來集裝箱貨源開發的重點行業。
外貿貨量:后期貨量仍較樂觀
此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應在預料之中。此次調整出口退稅的目的明確,主要是為了緩解中國貿易順差所造成的國內流動性泛濫,國際貿易摩擦頻繁現象,應該說業內對此有一定心理準備。
此次調整不是我國第一次下調出口退稅率,也不會是最后一次。自2003年以來,我國便陸續對以鋼材為代表的高污染、高能耗、資源性產品下調出口退稅率,以推動我國出口產業結構優化。通過2000年和2006年我國出口產品結構對比(見表2),我們可以看出這一變化趨勢。可以預期,結合國家外貿導向,未來原材料、高能耗低值消費品的比重將進一步受到控制,相關產品的退稅將面臨進一步調整。
此次調整之后,我國外貿出口會依然保持強勁。根據對以往外貿走勢的研究可以看出,在當前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影響我國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外部需求,出口退稅的影響相對要小得多。從短期來看,一些原本通過假冒出口以騙取退稅的行為可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從而使得出口量略有下降,但幅度有限,從中長期看,我國出口仍將保持強勁。
2006年9月,我國對于逾1 500種商品下調出口退稅率,涉及范圍較廣,但是對于我國總體出口影響卻有限。雖然當年10月開始出口增速略有下降,但9-12月的增速仍高于上半年各月的出口增速水平(見圖5)。由于上次政策存在過渡期,老稅率實際執行到2006年12月15日,然而在新稅率實際生效的2007年1月,出口竟出現了33%的增長。
因此,借鑒上次政策調整的效果,可以預計此次政策調整的效果應與上次類似,總體出口增長勢頭不會受到打壓,出口產品結構會有一定變化。
影 響 測 算
如果僅對本次調整進行測算,按照兩種情景假設:一是國內企業承擔全部影響;二是退稅影響在第三季度完全由出口方承擔,第四季度及以后由出口方與客戶方各承擔一半。整體測算結果影響不大,但結構性影響明顯,主要受沖擊的行業是:磷化工、純堿、染料等化工行業、造紙行業、家具、紡織行業。
按國內企業承擔全部影響測算(一級表名)
原退稅率 新退稅率 出口比例 毛利率 利潤率 2007年凈利影響 2008年凈利影響
紡織 13% 5% 60% 30% 10% -16.80% -33.60%
家具行業 13% 9% 30% 20% 6% -8.00% -16.00%
電光源行業 13% 11% 46.34% 20% 5.70% -6.50% -13.01%
磷化工 13% 1% 45% 23% 11% -19.13% -38.27%
純堿 13% 0% 12% 22% 7% -8.08% -16.15%
染料 8% 0% 36% 22% 7% -15.80% -31.59%
鈦白粉 13% 0% 30% 14% 4% -38.03% -76.07%
紙制文化用品 13% 5% 37% 14% 4% -28.37% -56.75%
縫紉機行業 13% 9% 25% 15% 5% -8.50% -17.00%
按國內企業自4季度開始承擔一半影響測算(一級表名)
原退稅率 新退稅率 出口比例 毛利率 利潤率 2007年凈利影響 2008年凈利影響
服裝行業 13% 11% 46.1% 13.6% 4.5% -6.7% -8.9%
粘膠行業 13% 5% 7.9% 15.0% 7.0% -2.9% -3.9%
家具行業 13% 9% 30% 20% 6% -6.00% -8.00%
電光源行業 13% 11% 46.34% 20% 5.70% -4.88% -6.50%
磷化工 13% 1% 45% 23% 11% -14.35% -19.13%
純堿 13% 0% 12% 27% 8% -5.24% -6.99%
染料 8% 0% 36% 22% 7% -11.85% -15.80%
鈦白粉 13% 0% 30% 14% 4% -31.64% -42.18%
紙制文化用品 13% 5% 37% 14% 4% -23.87% -31.82%
縫紉機行業 13% 9% 25% 15% 5% -6.38% -8.50%
政策時評
7月23日,商務部與海關總署聯合發布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本次公布的限制類商品目錄共2 247個十位海關商品編碼,其中394個是2007年之前發布的, 1 853個是新增的。新增商品類別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紡織紗線、布匹、家具、金屬粗加工產品等勞動密集型行業。本次新公布的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在管理方式上與過去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2007年以前的限制類商品主要是按限制進口的方式管理的,而新增商品主要是按限制出口管理的。二是海關分類為A、B類的東部地區企業,均需按應征收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總額的50%繳納臺賬保證金。中西部地區的A、B類企業實行臺賬保證金"空轉"。C類企業無論是在東部地區,還是在中西部地區,仍按原規定繳納100%的保證金。
上海海事大學肖鐘熙教授表示,相比于很多發達國家,我國基礎建設性投資較大,耗能較多,并且一直以來資源型產品的出口量都很大,因此此次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的公布必將使我國集裝箱進出口箱量增速放緩。這種影響是否能在短期內就得以體現以及影響程度究竟如何還要參考即將出爐的7月份進出口箱量統計數據并進行分析預測,這也是目前很多集裝箱運輸企業及分析人士共同關注的問題。
此次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的公布只是個開端,不久以后,第二批甚至第三批加工貿易限制類目錄也會陸續被公布,對集裝箱運輸行業的影響也將愈加明顯,本刊將繼續關注并及時約請業內專家進行解讀。(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