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益生產?
2007-8-17 15:5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精益生產是一種起源于豐田和汽車制造的流水線制造方法論。也被稱為“豐田生產系統”。精益生產的目標被描述為“在適當的時間(或第一時間,the first time)使適當的東西到達適當的地點,同時使浪費最小化和適應變化”。創立了精益生產原則的大野耐一發現他的方法論不但可以減小浪費,還能夠增進產品流動和提高質量。
豐田不是把資源放到關于未來制造需要的計劃中,而是致力于減少系統反應時間,從而使生產系統能夠迅速變化以適應市場的需要。實際上,他們的汽車是按訂單生產的。精益生產的原則使這家公司可以按需求交貨,使庫存最小化,盡可能多使用掌握多門技能的員工,使管理結構扁平化,并把資源集中于需要它們的地方。
在80年代,這套實踐被歸納成精益生產的10條準則,并且被美國和歐洲和眾多制造企業所采納。這一管理方法在服務性組織、物流機構和供應鏈的應用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在網絡熱潮之后,人們正在重新對精益生產的原則產生興趣,特別是精益哲學對庫存削減的強調。戴爾電腦和波音公司都從應用精益生產哲學當中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精益生產的10條準則可以歸納為:
1 消除浪費
2 使庫存最小化
3 加速流動
4 由顧客需求拉動生產
5 滿足顧客需要
6 把事情一次性做好
7 授權給工人
8 使設計適應快速的變化
9 與供應商結成伙伴
10 創造持續改進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