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次貸風波警示中國樓市 房產牛市當心"牛角"傷人
2007-8-15 9:2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被投資大師羅杰斯稱為“有史以來最大泡沫之一”的美國次級房貸債券危機,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法國最大銀行巴黎銀行近日宣布卷入了美國次級債麻煩,公司已凍結旗下三支資產支持證券基金的申購和贖回,這標志著次貸風暴正式刮到了歐洲。盡管對于次貸風波未來的演繹結果各界尚無定論,但與10年前的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的金融風暴相比,源于世界經濟最強大國家的次貸風波更值得我們審視。
與歷史上的金融危機相比,美國此次次貸風波在本質上并沒有差異,是伴隨著美國房地產“興旺—泡沫—衰退”正常經濟周期的波動而演變成形。在過去5年中,發達國家樓市總值由30萬億美元升至超過70萬億美元,全球房價一路飆升,形成了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在美國房地產最火爆時,4年時間的累計漲幅達到了50.56%,而在過去半個多世紀里,美國全國平均房價的年上漲幅度僅為5.5%。這直接導致了美國的房價收入比、房價租金比都達到歷史峰值水平。
美國房價的迅速飆升在去年上半年開始滯漲,并最終轉而下跌。客觀地講,與上世紀日本和中國香港地區的房價泡沫崩裂所造成的巨大經濟沖擊相比,美國房價的下跌一度更像是“軟著陸”,并未對經濟運行造成大的傷害。直至今年次貸風波爆發,才使得房價泡沫崩裂的危害升級。
因此,關注美國次貸風波,最為值得考察的并非是房價泡沫的產生與崩裂,而是為何次貸風波會遲滯爆發,并且會在遲滯一年之后,給全球經濟造成意料之外的重大沖擊。
事實上,次貸風波遲滯爆發的原因在于美國貨幣緊縮政策的時滯效應。針對房價等經濟過熱表現,美聯儲連續17次加息,基準利率從1%上調到5.25%。但是由于貨幣政策效應相對間接和遲緩,利率水平的連續上調并沒有直接給房貸市場產生影響。但是,當政策的累加效應逐步積累沉淀,最終會在無人能夠預測的某一時刻發揮出質變的效果。
導致危機影響規模異常嚴重的原因是全球資金供給過剩。對于次級貸款市場而言,本來其貸款客戶是資信等級較差的客戶,一般貸款機構出于謹慎考慮會采取惜貸原則。但是在全球資金供給過剩的背景下,通過次貸證券化的手段讓貸款機構獲得了充足的資金來源,而房價的持續上漲則讓貸款機構忽視了風險,肆意降低了貸款審核標準。貸款標準降低,貸款規模不合理加大,再經由證券市場傳導給全世界投資美國次級貸款債券的投資者,最終演繹成為全球的潛在金融風險。
在美國次級貸款風波醞釀乃至爆發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獲得兩點結論:其一,看似“軟弱”的加息等緊縮性貨幣政策一旦累積“爆發”,有可能會發揮出導致經濟拐點出現的強大沖擊;其二,任何市場一旦產生泡沫,其蘊含的系統性風險是市場參與者根本無法回避的,只是承受風險大小如何分配的問題。
這兩點對當下火爆的中國樓市具有重要意義。盡管緊縮性調控政策實施的結果是房價“屢調屢漲”,但這并不表明政策失效,只是政策效果顯現的時間尚未到來。一旦美麗的泡沫在偶然間被刺破,任何參與其中的人都將遭遇巨大的沖擊。房產牛市當中,亦要當心“牛角”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