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外貿進出口面臨新的考驗
2007-8-13 16:2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以來,國家對外貿進出口宏觀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企業生產主要原材料價格仍居高不下,外貿物流成本進一步提高,境外對我出口的各種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案件呈高發態勢,貿易摩擦不斷增多,我市外貿進出口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將面臨著新的重大的考驗。
一、現狀與形勢
今年1-6月份,我市累計完成進出口20842萬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15350萬美元,增長21.2%;進口5492萬美元,增長19.4%。累計出口額列全省第四位,進口額及進出口總額均列全省第五位。雖然上半年進出口基本達到了年初的預定目標,但從增長速度來看,我市外貿進出口繼03年以來的快速增長步伐在今年上半年開始放緩,累計進出口、出口、進口的增幅分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2.4、11.4、14.2個百分點,分別低于我市去年同期7.4、5.8、12.9個百分點,總體形勢不容樂觀。
上半年我市進出口增幅振蕩明顯。今年1、2月份我市進出口出現了歷史同期的最高增幅,累計出口5499萬美元、增長68.1%,累計進口2283萬美元、增長71.4%,累計進出口7782萬美元、增長69.1%;3月份出口僅1739萬美元,同比下降近30%,是我市近三年來首個正常生產月出現的負增長,進口1004萬美元、增長32.2%,進出口2742萬美元、下降14.6%;4月份出口出現回升,當月出口2970萬美元、增長42.2%,進口797萬美元、下降7.8%,進出口3767萬美元、增長27.6%; 5月份出口2631萬美元,增幅繼續回落至11.6%,進口861萬美元、增長13.7%,進出口3491萬美元、增長11.6%;6月份全市出口2512萬美元、增長1.4%,進口548萬美元、下降38.2%,進出口3060萬美元、下降9.1%。雖然上半年我市進出口起伏較大,但總體上仍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態勢。
全省上半年進出口總額超10億美元的地市有三個(合肥、銅陵、馬鞍山),排進出口總額第四位的蕪湖市進出口總額已達7.8億美元,且增幅在1倍以上,我市與其差距在進一步加大。由于我市進出口缺少“航母型”支柱企業,預計下半年我市外貿進出口受總體環境和宏觀政策的影響,增長速度將繼續放緩。
2007年上半年滁州市各縣市區進出口統計
單位:萬美元
地區 07年上半年進出口總額 06年上半年進出口總額 增幅(%)
全市合計 20842 17261 20.7
天長市 8880 6853 29.6
市直 4608 4620 -0.3
開發區 2214 2250 -1.6
瑯琊區 1742 1585 9.9
來安縣 1698 744 128.2
明光市 457 379 20.6
南譙區 378 258 46.5
全椒縣 345 250 38
鳳陽縣 283 97 191.8
定遠縣 234 225 4
2007年上半年滁州市主要企業進出口統計
單位:萬美元
名稱 07年上半年進出口總額 06年上半年進出口總額 增幅(%)
博西華 2838 2831 0.24
天長塑機 21 155 -86.3
藍嶺家紡 1065 1060 0.43
長豐揚子 509 861 -40.89
匯隆服裝 2 83 -97.1
長興集團 456 579 -21.36
紡城服裝 363 370 -1.96
神龍化塑 50 105 -52.6
佳華電子 344 448 -23.2
華宇電子 166 235 -29.4
瑞豐五金 56 92 -39.3
守塑科技 260 442 -41.2%
二、影響與原因
我市上半年進出口雖保持了20%以上的增幅,但面臨的形勢嚴峻。一是《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7月1日實行。此次政策調整共涉及2831項商品,約占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37%。其中:取消10類553種瀕危動植物、燃料化工品、金屬碳化物等“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產品的出口退稅,調低15類2268種植物油、塑料、服裝、部分鋼鐵制品、部分機電產品、家具等商品出口退稅率,花生果仁、油畫等10種商品由出口退稅改為出口免稅。此次調整力度空前,而且沒有過渡時間,將對我市外貿產生重大影響:1、紡織行業受影響較重。服裝出口退稅率本次從13%調至11%,利潤預計下降10%,我市藍嶺家紡、紡城服裝等企業將會受到沖擊;2、此次鋼鐵行業出口退稅調整對象主要是管材,退稅率下降至5%,我市天大石油管材受到的影響十分明顯;3、調低玩具、家具等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退稅率。我市玩具、木地板、家具、木制品等行業的出口面臨巨大壓力。二是我市遭遇貿易摩擦案件數量增加。今年上半年,我市遭遇反傾銷案件一起,反補貼案件一起。其中加拿大復合地板反補貼案涉及我市四家企業,涉及面較廣,調查內容也比較新穎;另外美國商務部對我國鐵制品行業再次實行反傾銷調查,此次主要是針對鐵釘產品,我市明光瑞豐五金成為其調查對象之一。當前貿易摩擦類案件呈多發態勢,對抗風險能力不強的我市出口企業的影響難以樂觀。三是人民幣匯率加速升值和寬幅波動,使出口成本上不確定性增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幅度明顯加快。截至7月26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最高升至7.5596,較年初的7.8135相比,升值3.4%,是去年同期升值幅度的4倍;1-5月份日均波幅達49個基點,比去年同期日均波幅擴大14個基點。人民幣加速升值和寬幅波動導致企業簽訂合同時盈虧核算難以把握,影響企業出口積極性。四是企業融資成本提高、難度增加。今年1-5月份兩次上調貸款利率(分別上調0.27和0.18個百分點),企業利息負擔增加;1-5月份存款準備金率調整了5次,上調2.5個百分點,相當于凍結資金8500億元,表明央行調控貨幣市場,控制貸款投放,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的決心,仍然從緊的貨幣政策增加了融資難度。五是主要工業原材料價格繼續居高和海運價格高幅躍升。目前,原油國際市場價格漲至70美元/桶,并繼續在高位振蕩;鋼材(冷軋薄板)市場價格大約在5000元/噸左右,同比上升9.65%;銅市場價格大約在65000元/噸左右,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銅管價格同比上升約16.1%%;天然橡膠國際市場價格約為2189美元/噸,比去年同期大約提高15%。國際海運費也大幅上漲。今年以來國際貨物海運價格飛漲,如中東線每個集裝箱運費上漲了一倍,由去年同期的1500美元上漲到目前的3000美元,西歐線船運價格漲了3倍左右,另外起運費、訂艙單費、封制費等各種附加費也名目繁多,且價格也不斷攀比競高。六是一些進口商預計我國會出臺對進出口新的調控政策,遲遲不愿進入實質性貿易合作,多在等待觀望,以期獲取更大利益。以上因素相互交織,相互催化,使我市進出口企業面臨嚴峻考驗。這些影響在上半年已經顯現,競爭力較弱的外貿企業和中小生產企業出口增長進一步放緩,附加值較低的紡織服裝和農產品出口等增速趨緩,資源性產品出口調控效果明顯。隨著退稅率調整等政策執行到位,下半年的出口形勢更為嚴峻,我市外貿發展正面臨著新的考驗。
三、對策與措施
各級商務部門和進出口企業首先要正確認識各項調控措施的政策取向,堅定發展外貿出口的信心。國家出臺一系列財稅政策,抑制“兩高一低”商品和容易引發貿易摩擦商品的出口,旨在進一步優化出口商品結構,促進外貿增長方式轉變,努力實現貿易平衡,推動出口更好地發展,不能簡單理解為打壓或控制出口。要正確認識政策調整的實質意義,努力做好輿論引導和政策宣傳,切不可因此影響和動搖發展外貿出口的信心,而應將此作為調整出口產品結構、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契機,更加堅定不移、又好又快地發展出口。二是切實加強進口工作。堅持“進出并舉”,充分利用國家下調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所得稅抵扣和對資源性產品的進口貼息鼓勵進口的優惠政策,以及人民幣升值的有利時機,進一步改進技術引進項目審批和備案、進口招標、許可證辦理等服務工作,抓緊摸排一批重點項目,大力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鼓勵企業進口先進實用技術和專利;努力擴大資源性產品進口規模;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開展資源開發合作,建立境外資源供應基地,緩解國內資源和環境約束,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積極鼓勵企業大力發展加工貿易,擴大原材料及機械、家電、紡織服裝、電子元件等行業的中間產品進口量。三是著力提升出口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順應國家宏觀調控的政策取向,積極引導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加大技改投入,加快新產品開發和傳統產品升級換代;再發掘和培育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和成長性的自主出口品牌;大力推進外貿企業和生產企業合作認證,加快企業認證步伐,不斷提高出口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提升出口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加快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四是積極指導企業加強經營管理。指導企業出口適時調整受退稅率下調影響較大但有市場前景的商品的經營策略,調低成本控制目標和利潤預期,爭取與客戶共擔損失,加強采購、生產、銷售、儲運、資金運籌等各環節的費用管理,努力保住客戶和市場,順利度過難關;指導外貿企業利用經營商品系列化優勢,大力推行代理制,強化與生產企業的合作,充分發揮市場和資金優勢,加快實業化進程,實現工貿一體化。五是加強各部門的協作。繼續深化進出口企業與財、稅、銀、匯、關、檢、信保、科技等部門協作,協調國稅部門及時兌現出口退稅,爭取更多的農產品出口企業進入綠色通道,積極推進“屬地報關、口岸驗放”的快捷通關模式,協調金融機構特別是進出口銀行對企業融資給予更多的優惠支持,力爭為我市進出口企業營造更加寬松、和諧的經營和發展環境。
(首發子站:安徽滁州商務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