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鋼材市場的 “蝴蝶效應”
2007-8-13 16:1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曾經詩意地闡述了蝴蝶效應:一只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后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此效應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而如今的鋼材市場,正顯現出這種效應。
“如果把方便面的集體漲價,歸咎于馬來西亞的那顆棕櫚樹,那么,鋼材價格的持續上漲,則要追蹤到巴西鐵礦石身上了。”在采訪中,某鋼鐵行業資深專家在談到近日的方便面與鋼材價格的上漲時風趣地說,“有時候,對于難以琢磨的鋼材市場價格變動或許用蝴蝶效應的混沌現象來解釋更為容易!”接著他進一步解釋到,就像蝴蝶效應中所說的,在當前鐵礦石這一初始條件下的微小變化所引發的鋼市系統長期巨大的連鎖反應,從而我們看到的了其最終給鋼市帶來的影響。
原料短缺,將是鋼鐵企業今后需長期應對的難題,鋼鐵生產成本將會保持在高位運行較長時間,今后鋼鐵生產成本壓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明顯,而鋼鐵原料價格的上漲,勢必將影響到鋼材市場。
鋼鐵原料漲價 輕拍翅膀的蝴蝶
“近期各項生產成本不斷處于直線攀升的態勢,使鋼鐵企業利潤縮水,原來年初每個月能賺的1個億,到了年中只有七八千萬了”,國內某知名民營鋼鐵企業的老板無耐地向記者訴說,不斷上升的成本,致使鋼企的噸鋼利潤在逐漸縮小。據調查,今年1~5月,澳大利亞礦石平均到岸價格為66.11美元/噸,同比增長24.01%;南非礦石平均到岸價格為74.74美元/噸,同比增長19.25%;而印度、巴西、秘魯、俄羅斯等地的礦石平均到岸價格也分別上漲17.11%、15.11%、11.59%、10.55%。據業界估計,未來中國鋼鐵企業采購的鐵礦石成本還要上升。此外,主要成本焦炭也不容樂觀,截至目前,焦炭價格已同比增長60元/噸。“企業利潤將會減少5%左右。”江西一家民營鋼鐵企業的廠長許先生表示,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使抗風險能力較差的企業面臨淘汰。
“目前,幾乎所有鋼鐵原料價格仍在不斷挑戰新高,而市場對于提價也習以為常。況且,原料上漲已經蔓延到鋼材市場。”在國內大型鋼廠任原料采購的某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鐵礦石、廢鋼、鐵合金、生鐵等鋼鐵原料是煉鋼的不可缺少的“糧食”,而近年來,“糧食”的緊缺,價格的猛漲,成為鋼鐵生產的一大“瓶頸”。無論是礦石、煤炭焦炭、鐵合金等原料價格都在大幅度上漲,有的品種漲幅甚至高達50%~100%。
年度礦價談判鎖定全年價格后,影響到岸價格的惟一因素就是海運費,而海運費波動引發的現貨礦價格上漲,又將成為下一年度礦價談判的標尺。
海運費用上調 揮翅力度再加劇
“2007年對中國鋼鐵企業影響更大的不是鐵礦石漲價,而是海運價格的翻番,今年一季度全國78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由于海運費的上漲,有關成本比去年同期上升32.68%。”業內專家指出,海運價格長期被外商控制,國內鋼企由此受到很大損失。
鐵礦石的長期對外依賴,迫使國內鋼企頻頻被動接受其價格上漲,而與之密切相關的海運費,則因長期受制于人而水漲船高。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2007年巴西至中國平均鐵礦石海運費達到41.89美元/噸,比2006年均價上漲51.62%;澳大利亞至中國平均鐵礦石海運費達到17.82美元/噸,比2006年均價上漲50.16%。以此推算,2007年鋼企實際采購價平均同比去年高約120元/噸。
國內鋼鐵企業原本寄希望于海運費下跌,來緩解2007財年鐵礦石漲9.5%的壓力,結果海運費卻火上澆油。據國際投資銀行一份預測顯示,至2010年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將達到4.57億噸,比2005年增長77.13%。隨著中國進口鐵礦石的增加,現貨租船的盤子也將越來越大,加之運力供需動態波動,給炒家們留下了巨大炒作空間。的確,海運價格上漲的影響已經遠遠超過了鐵礦石漲價,例如從巴西運往中國的鐵礦石價格約為每噸20美元,但是海運費的價格超過了50美元,這對中國鋼企的鐵礦石進口造成了極大壓力。
暴漲暴跌的海運費常常讓國內鋼企措手不及,而年度礦價談判鎖定全年價格后,影響到岸價格的惟一因素就是海運費,而海運費波動引發的現貨礦價格上漲,又將成為下一年度礦價談判的標尺。正如某金屬網站的分析師所說 “海運費問題,不僅是一時的成本控制問題,也是左右未來中國進口鐵礦石整體價格的關鍵。”
如果說成本上漲助推了此番鋼價上漲,那么它只是暴露出了冰山的一角。鋼材價格的回升,主要的原因還是供求關系,特別是國際市場價格高于國內市場價格,帶動了國內鋼材的大量出口,造成國內鋼材平衡出現偏緊。
鋼市價格波動 蝴蝶引發“龍卷風”
“近期國內大中型材市場整體回暖,市場價格普遍上漲”。據國家發改委對全國22個重點城市鋼材交易市場監測,7月底國內四種主要鋼材周綜合平均價格為每噸4121元,上漲了27元,漲幅為0.7%,較前一周加快0.6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上漲349元,漲幅為9.2%。其中,線材、螺紋鋼和中厚板價格分別為每噸3663元、3734元和4275元,比上周分別上漲37元、54元和30元,漲幅分別為1%、1.5%和0.7%。 “如果說成本上漲助推了此番鋼價上漲,那么它只是暴露出了冰山的一角”,在采訪中,在湖南常年作市場分析的一位業內人士給記者分析道,受印度對鐵礦石出口加征關稅以及海運費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 “成本推動性”鋼價上漲,加之近期帶鋼等下游行業市場行情的好轉,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動了鋼坯價格的連續上漲。前期由于帶鋼出廠價與鋼坯差價較小,鋼坯生產企業對價格的上調一直保持觀望。而近期,隨著市場行情的好轉,國內帶鋼生產企業屢次上調出廠價,與鋼坯的差價進一步拉開,打消了鋼坯生產企業提價的顧慮。另外,目前國內鋼材市場行情全面好轉,帶鋼等鋼坯的下游行業市場成交也比較旺盛,這帶動了其對鋼坯的需求,從而進一步推動了鋼坯市場價格的上漲。
“7月底國內鋼材價格回升的原因,從當前整個市場表現看,和資源供應量偏少密切相關。”中國鋼鐵冶金研究院副院長李新創在分析近期鋼材價格上漲原因時則表明了資源偏少對鋼市價格的影響,鋼廠出廠價格的紛紛上調,市場現貨資源的緊張,也使鋼廠在高利潤的驅使下更是加大了對鋼坯的采購。而鋼坯需求旺盛,成交活躍,同樣也使鋼坯企業紛紛上調了出廠價格。如些循環,也同樣使市場價格在成本壓力的推動下而隨之出現了上漲。
無論是鋼材價格的上漲,還是下跌,讓經銷商承受了相當大的風險,也帶來了新一輪的對鋼市價格機制的考驗。而價格的劇烈波動,則從一個側面說明傳統的以鋼廠為主的鋼材定價模式越來越不適應新的市場形勢。
探尋營銷模式 化解“龍卷”的途徑
“近期國內鋼材價格漲勢加快,而此輪鋼材價格的上漲,卻仍然難以讓經銷商走出前一段時間鋼價持續下跌的陰影”。一位在上海長期從事鋼材經銷的張經理對記者無耐地表示。華北五鋼帶動的新一輪鋼廠漲價,是對市場的跟進,如果說,對鋼市價格歷來有主宰權的鋼廠對于鋼價的漲跌仍然能夠作到游刃有余的話,那么經銷商的日子就不那么好過了。
“當鋼市價格上漲時,大河有水小河滿,而鋼市價格大幅下跌之時,則只有我們的眼淚在風干”,這是鋼貿經銷商無奈的申訴。無論是價格的上漲,還是下跌,讓經銷商承受了相當大的風險,也帶來了新一輪對鋼市價格機制的考驗。 “而日韓的鋼鐵流通模式則讓經銷商規避了市場帶來的風險,鋼廠管生產,商社管銷售,從而保證了價格的穩定性”,對此,在無錫從事鋼材外貿的龐經理對記者講述了他在日本了解到的一些情況。
由于目前我國鋼材市場價格非常混亂,震蕩接連不斷,在市場價格回落時,使得鋼貿商和鋼廠都蒙受了很大的損失。在風險日漸增進的中國鋼市,鋼廠卻一直被動地走在市場后面。
一些鋼鐵資訊資深人士的觀點也非常明確,指出鋼貿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從一個側面說明傳統的以鋼廠為主的鋼材定價模式已越來越不能適應新的市場形勢,這應該引起鋼廠的高度重視和潛心研究。
“但中國現階段還不具備采用日本這種營銷模式的條件,所以國內鋼廠如果給經銷商留有一定的利潤空間,經銷商也把握好時機調整好心態,與鋼鐵企業共同攜手來穩定當前的鋼材市場價格走勢”。這是一位資深鋼材分析師給出的勸解。
毋庸置疑的是,鋼鐵生產成本壓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明顯,今后鋼鐵生產成本將會保持在高位運行較長時間。鋼鐵原料價格變動所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勢必將影響到鋼材市場,而成本上漲引發的鋼市連鎖反應,正暴露出當前中國鋼材市場許多方面的缺陷。這恰恰表明, “當巴西的蝴蝶拍下第一翅的時候,德克薩斯的龍卷風就已經有了征兆”。中國的鋼鐵市場正處于全面成長與成熟期,只有提前作好各項防范措施,使價格更接近供求關系的平衡,才能保證鋼材市場及鋼鐵工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