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流通資訊

提升農業設施裝備水平將帶動國內鋼鐵需求

2007-8-13 16: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目前,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布,文件指出將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這將為鋼鐵行業帶來巨大的鋼材消費市場。 
    據東方鋼鐵在線2月5日報道,1月29日,作為中央一號文件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這是自2004年以來的第4份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這為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明了方向。 
    這次中央一號文件著重提出加快農業基礎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這對于鋼鐵行業來說,將大有用武之地,同時將帶來巨大的鋼材消費市場,因此受到鋼鐵業和鋼材流通業的高度關注。 
    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加快農業基礎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改善農業設施裝備,是建設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必須下決心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改變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落后的局面。 
    文件中提出從六方面,加快農業基礎建設,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一是大力抓好農田水利建設。二是切實提高耕地質量。三是加快發展農村清潔能源。四是加大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五是發展新型農用工業。六是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六個方面都與農業設施裝備緊密相關,諸如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擴大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實施范圍和規模,加大對貧困地區農村水電開發;推進農村電網改造和建設,加快戶戶通電工程建設,實施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百千萬”工程;加快農機行業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重點發展大中型拖拉機、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聯合收割機及各種專用農機產品;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搞好江河湖海的水污染治理;等等。這些都涉及到提高現代農業設施裝備的問題,尤其是農機行業的結構調整和創新,發展大中型拖拉機、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聯合收割機及各種專用農機產品,直接關系到農機裝備的創新和提升,更是離不開鋼鐵業的支撐,從而拉動鋼材的需求。 
    從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確立的提高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的方向和目標來看,未來國內的農機市場潛力十分巨大,農機裝備的更新和創新,將營造巨大的鋼材消費市場。據報道,2006年,中國農機工業約實現產銷額達1300億元,增幅約為22%。在此基礎上,2007年農機工業將實現產銷額達1500億元,增幅約為15%。中國農機工業以往那種“小型多,大型少;動力多,配套少;低檔次多,高檔次少”的產品結構正逐步得到改變。 
    業內人士指出,1949年,全國農業機械裝備總動力只有8.01萬千瓦,農用拖拉機只有117臺,一些大型農業機械如聯合收割機、農用載重汽車基本上是空白。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農業機械擁有量增長了上千倍,有的品種甚至數萬倍。截至2003年底,全國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6億千瓦以上,農業機械原值達3362億元,農用拖拉機保有量達1494萬臺,拖拉機配套農機具2292萬部,聯合收獲機械36萬臺。2006年,中國拖拉機市場的熱點產品已從2005年的70至80馬力,提高到2006年的100至120馬力,其馬力段呈現出持續上揚的態勢;水稻機已由2005年的40馬力左右,提升到目前的60馬力以上;80馬力的收獲機已經成為主要機型,150馬力的機型也已經研制生產出來。中國的拖拉機、收獲機都在向大型化、高效率方向發展。2006年,全國農機工業保持高位增長勢頭,全國規模以上企業(不含農用柴油機和農用水泵)工業總產值達1316.7億元,比2006年增長23.54%。 
    然而,中國現有的農業設施裝備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階段需求,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積極發展農業機械化,要改善農機裝備結構,提升農機裝備水平,走符合國情、符合各地實際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加快糧食生產機械化進程,因地制宜地拓展農業機械化的作業和服務領域。 
    業內一些專家分析,2007年,中國農機行業運行還將保持在一個比較高位的水平,預計增長幅度可保持在15%左右。從產品結構來講,隨著市場對大馬力農機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和產品的趨向高端,2007年80馬力以上拖拉機所占比例肯定會繼續提高,將使拖拉機產品結構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在80至90馬力拖拉機繼續火爆的同時,100至120馬力以上的大拖市場也日趨火熱,預計增幅在15%至18%之間。與此同時,多數農機產品的市場需求將繼續增加,國內大中型拖拉機市場還會繼續暢旺下去,進入穩定發展期。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務部、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發布2007年度《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將現代農業列在其中,有環境控制技術和裝備;有規模化清潔養殖所需的現代化養殖設備與環境凈化設施,糞污無害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與裝備;集約化養殖技術及設備;低成本、智能型高效節水灌溉關鍵技術及設備;農/畜產品(水產品)貯運包與精深加工中涉及的高效分離、保鮮、殺菌滅蟲技術和成套設備,多功能性分離材料生產關鍵技術與設備,食品加工質量全程控制與新型功能性食品生產技術及設備,新型方便食品的生產技術及設備,農林副產品資源化技術及設備,農林副產品超細加工技術與裝備,食品生產加工數字監管標準化技術及信息化設備,現代食品物流標準化技術及設備。 
    在農業機械方面,有大馬力橡膠履帶/輪式拖拉機及配套農機具,水稻工廠化育秧及機械栽插設備;有保護性耕作和播種的復式作業機具,糧食、糧種的精選、干燥及倉儲設備,有大中型飼料加工成套設備,造林撫育機械、森林防火與病蟲害防治專用器械;有棉花、加工番茄生產全程機械化關鍵技術與裝備,小型農業耕、種、收機械。等等,這些都是2007年優先發展的農業設施和裝備。 
    中央一號文件還明確,中央和省級財政要安排一定資金,對地方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給予獎勵補助。日前,財政部表示,2007年財政部門將堅持把大力支持解決“三農”問題作為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擴大農村綜合改革試點范圍,創新財政扶貧開發機制,深化支農資金整合試點,促進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科技部表示,“十一五”期間將大幅增加農村科技投入,將工業領域和農社領域的經費比例從原來的7∶3調整到5∶5,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863”計劃和“973”計劃等主體計劃中,都要向農業領域傾斜。 
    提升現代農業設備裝備水平拉動鋼材需求,據中國農機協會農用車分會有關人士分析,僅中國農用運輸車產業對鋼材的需求就很大。農用運輸車是以柴油機為動力,具有中小載重噸位、中間技術、中間車速、較高通用性的特征,主要用于道路運輸的機動車輛,近年來隨著農村道路的不斷改善,需要量不斷增加,鋼材消費也在不斷遞增。制造家用運輸車的材料主要是鋼材,通常每輛運輸車需消耗1噸左右。近20年來,中國已累計生產了2763萬輛,消耗了2700萬噸,這還不包括用于維修的鋼材。主要是各類帶鋼、型鋼、冷彎型鋼、鋼管,板材等,優鋼中有軸承鋼、彈簧鋼、模具鋼、齒輪鋼等。 
    帶鋼在農用運輸車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帶鋼主要用于制造農用車的車廂擋板、輪輻、操縱總成、窗框等部件,如一輛農用三輪車的帶鋼需求量為60至120公斤,規格為0.8毫米至4毫米(Q195、Q215、Q235、SPHC)的帶鋼。四輪農用車的帶鋼消耗量約240至300公斤/輛,如采用0.8毫米至1.5毫米乘300毫米(SPHD)冷軋帶鋼用于制作車廂,每輛的消耗量為14.6至16.5公斤;采用2.0毫米至4.0毫米乘200毫米至1000毫米(SPHC)熱軋板和帶鋼制作車輪輪輞、輪輻,消耗量為76.8至98.5公斤/輛;而車架所用的各種焊管,主要用2.0毫米3.75毫米乘115毫米至365毫米熱軋帶鋼焊接,每輛的需求量約200公斤。這樣,全行業的農用整車生產所消耗的帶鋼為35至40萬噸,加上農用車的維修與配件對帶鋼的需求,那么帶鋼的總消耗量在40至45萬噸之間。今后五年,全國農用汽車若每年以5%的增幅遞增,則帶鋼的需求量也以年遞增2至3萬噸的速度上升。 
    農業生產加工裝備也將帶來巨大的鋼材消費市場。業內人士預計在2007年,無論是田間作業機械,還是加工機械都有著良好的市場需求,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這些將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的加速,國內需要大量的農業生產加工裝備。 
    如被列入2007年優先發展的產業和裝備中的農/畜產品(水產品)貯運包與精深加工中涉及的高效分離、保鮮、殺菌滅蟲技術和成套設備,多功能性分離材料生產關鍵技術與設備,食品加工質量全程控制與新型功能性食品生產技術及設備,新型方便食品的生產技術及設備,農林副產品資源化技術及設備,農林副產品超細加工技術與裝備,食品生產加工數字監管標準化技術及信息化設備,現代食品物流標準化技術及設備。這些裝備不僅需要普鋼,還要大量的優鋼,其中不銹鋼的消耗量更大。 
    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人士預測,在“十一五”期間,將是中國農機工業快速發展時期,預計每年將實現15%左右的增長,到2010年農機工業產銷比“十五”末期翻一番,達到2000億元。無疑,中國農機行業的快速發展,將為鋼鐵業營造一個巨大的鋼材市場。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