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勞動力供給過剩的國情中期內不會變化
2007-8-1 10:2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此前,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所長蔡昉發布報告稱,認為目前我國的勞動力供給結構已經從勞動力過剩向勞動力供給平衡乃至短缺轉變。這個轉變的拐點將在“十一五”期間出現,確切的時間可能是在2009年。后來的媒體報道將其理解為,中國2009年將出現勞動力不足。
蔡昉日前表示這是誤解,他說,“勞動年齡人口雖然速度減的越來越快,而且將來不太增長。但是從總量上看,到2030年仍然有9.7億。而實際上那時候的總量比今天的總量還要大。經過一個高度,然后下降了,但是總量還是很大的。同樣,它占總人口的比重從現在的71%降到那時候的大概67%。但是就是那個時候勞動年齡人口占全國總數的比例,仍然高于現在的絕大多數發達國家。因此說你雖然會發現一個拐點性變化,但是你的根本國情還不會變化,只是在邊界上影響你的選擇。勞動力仍然要轉移,從官方的統計看,我們還有44.8%在農業中,從我們自己的估算看,也還有23%的勞動力在農業中。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最低的,英國只有1.2%。而發達國家農業勞動力比重最高的是日本,它也有25.6%,我們從目前的狀況看到這個現象,不知道要花多少年。因此農村看不到勞動力了,但并不意味著農村沒有勞動力轉移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