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缺位令中央對新農村建設的財政支持損耗嚴重
2007-7-9 16: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今年年初以來,一份摘編的文稿一直在各大部委之間傳閱。這份材料是由中央政策研究室根據中國農業大學葉敬忠等五位教授呈送的報告摘編而成。來自《南方周末》的消息透露,該報告稱目前的新農村建設主要由三股力量推動,一股是知識分子和民間組織發起的新鄉村建設運動;一股是世界銀行等非政府組織在中國開展的扶貧項目;第三股就是各個地方政府推動的新農村建設。前兩股是非正規部隊,后一股是新農村建設的王牌軍。
中央政府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投入巨額資金——2006年支持“三農”的資金達到3397億元,2007年又增加了520億元,達到3917億元。但是,這樣一條遞增的曲線中,農民最終獲益甚少。他們面對的是強勢的政府部門。有學者形容這是“財政支農兩千億,農民受益毛毛雨”。葉敬忠領導的調研組發現,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由于條塊分割。扶貧系統有扶貧的安排,水利系統有水利的安排,“中間沒有太多的監督,沒有過程的管理”。“現在的農業政策更多關注的是開始、結果,對實施過程監控很少,很難知道實施中是沖突還是合作。”更深層的原因在于農民成了這場盛宴的被動接受者。“他們集體失語了。他們缺少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本來這臺大戲他們是主角。”如果能讓農民參與具體的政策制定和實施,將能有效地化解這些發展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