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化 走向整合時代
2007-7-9 15:57: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6月16日,我國北方最大的物流信息門戶網站——環渤海物流信息網(www.ccta56.com )在天津宣布正式成立。據介紹,這一網站計劃投資800萬元,通過聯盟、代理等商業運作模式,整合環渤海地區物流信息資源,用兩年的時間建成運作規范、服務一流的專業化物流信息網。專家表示,這一信息網的建成有利于提高我國物流行業的信息化水平,為環渤海地區物流企業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提高物流企業運行效率。
物流信息平臺開通
重在整合資源
“從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環渤海物流信息網站在一個較高的起點上,以市場化的方式整合資源,對我國物流信息化建設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常務副會長王德榮教授認為,環渤海物流信息網的開通是環渤海地區物流界的一件大事,作為物流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環節,對物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記者獲悉,設立環渤海物流信息網的構想,始于2006年11月“全國運輸與物流信息技術應用高層研討會”,會上物流企業就改變物流業信息化基礎薄弱、信息商管理水平低、運作不規范的現狀提出了積極的改進意見和建議,一致認為應建立運作規范、服務周到、能夠在較大的區域內實現信息資源共享的物流信息平臺。在對建設環渤海物流信息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論證后,這一項目開始啟動。
繼珠三角、長三角之后,濱海新區已成為帶動區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極。天津中天國運物流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朱會杰告訴記者,環渤海地區港口密集、腹地遼闊、資源豐富,為物流服務業的發展奠定了得天獨厚的市場基礎,建設一個完善的物流信息網,提高物流企業運行效率,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發展,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操作上也是可行的。
物流行業是最需要信息化、網絡化支持的行業,這一點已經成為業界共識。王德榮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代物流的發展依賴于信息技術的支撐。南開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劉秉鐮教授認為,在物流業加快信息化建設過程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在于資源太少,過于分散。他表示,“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把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現在各個部門、企業都紛紛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統,一定要克服以自身為中心的觀念,集中在一個平臺上,這樣才能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完善物流服務
信息網尋求濱海機遇
被納入國家整體戰略布局的天津濱海新區,其重要功能定位之一是“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目前,建設天津北方國際物流中心的各項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其中也包括相應的信息化建設。王德榮表示,物流業的發展意味著投資環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地區的競爭力。朱會杰認為,之所以環渤海物流信息網選擇落戶天津,大致包括幾方面原因:首先,天津具有良好的物流基礎設施,物流業的發展已頗具規模;第二,環渤海區域內物流總量很大,天津又是其中一個匯聚點,信息需求量也大;第三,濱海新區成為我國第三個增長極帶來了發展的巨大潛力。希望信息網的建設能加強區域內物流資源的整合,提高物流企業的運行效率。劉秉鐮說,“人們對這一信息網寄予了厚望,我更希望環渤海物流信息網能和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對接起來。這不論對于物流行業,還是濱海新區的發展,都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雖然環渤海物流信息網建設的時間不長,在借鑒了其他一些物流網站的成功經驗之后,呈現出蓬勃的生機。朱會杰認為,“環渤海物流信息網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是強調整合,并非自己從零開始,所以我們提供的信息量增速很快。”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環渤海物流信息網主要提供三方面的服務。首先是提供各類物流信息,如車源、貨源信息等。記者登錄信息網,映入眼簾的是滾動發布的即時車源、貨源信息,細看之下不難發現,信息的供求并非局限在環渤海區域,遍及全國各地。第二,是搭建信息量豐富的信用體系,相應的信用查詢、驗證等,降低可能存在的風險。第三,是對車、貨的定位功能。記者發現,環渤海信息網上,為會員提供了專業化的集裝箱查詢系統、貨物跟蹤管理系統、網上倉儲系統等。
劉秉鐮表示,物流信息專業化網站的建設將遇到很多現實問題,例如,如何實現商業化運作,保證它的商業利潤;如何吸引更多的會員,擴大影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