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快遞資訊

浙江省快遞服務總體規模快速增長

2007-7-5 18:0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江省郵政管理局局長 楊世忠國家統計局和國家郵政局近期開展了一次針對快遞企業的專項統計調查。統計調查顯示:2006年浙江快遞業務量為7196萬件,總收入為223767萬元,分別比2005年增長23.7%和24.6%,全部業務量中,國內異地業務占65.4%,同城占23.2%,國際和港澳臺業務占11.4%。浙江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均列全國第五位,量、收增長速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預測“十一五”期間在“十五”快速增長的基礎上,仍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到2010年,浙江快遞業務量將達到16000萬件,業務收入(銷售收入)將達到50億元。這次統計調查為編制和修改浙江郵政業“十一五”滾動規劃提供了有效的依據。浙江快遞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統計調查顯示:浙江快遞服務企業215家,比2005年新增加21家;人員14089人,比2005年增長52.7%;生產用汽車和摩托車3996輛,比2005年增長33.8%;計算機4151臺,比2005年增長42.7%;手持終端4067臺,比2005年增長121%;生產場地23萬多平方米,比2005年增長61.1%;營業網點1890個,比2005年增長4.4%。96%的快遞企業可以提供實時查詢服務,幾乎全部快遞企業都能提供上門服務。

 隨著快遞市場的拓展,快遞業務的競爭,快遞企業的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服務質量明顯改善。郵政業已成為我國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郵政業既有面向民生的普遍服務,也有面向生產的商業化服務。浙江作為民營快遞的發源地,快遞企業數量多、業務發展速度快、業務發展規模大,這和浙江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是密切相關的。浙江是經濟強省,2006年全省生產總值達15649億元,增長13.6%,個體私營經濟總產值超過10000億元,第三產業占40.2%,進出口總額1391.5億美元,增長29.6%,浙江經濟具有“走出去”和“小商品,大市場”的經濟特點。浙江經濟的結構和特點有力地促進了郵政業的發展,特別是快遞服務的發展,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郵政業已成為我國服務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十五”期間分析,郵政業中的快遞服務發展速度與進出口貿易發展速度正相關,國際快遞業務量的分布和流量流向與進出口貿易地區的分布和結構正相關;國內快遞業務量與浙江經濟和外省經濟緊密度正相關;快遞服務發展速度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大約是2.5∶1的關系。這次的統計調查也證明了這一點,“十一五”期間浙江快遞仍將保持這種良好的快速發展趨勢。郵政市場多元化 競爭格局基本形成自1980年中國郵政(現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開辦國際速遞業務(EMS)、1984年開辦國內特快專遞業務以來,國內航空、鐵路等國有企業也先后開辦了快遞業務,以DHL、UPS、Fedex和TNT為代表的外資快遞公司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進程,以合資或獨資的方式在中國開辦國際快遞業務,1993年中國第一家民營快遞公司——申通快遞公司在浙江成立,浙江成為全國民營快遞的發源地,申通、天天等民營快遞企業通過全國加盟經營的方式迅速擴展。

  隨著浙江改革開放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社會呈現對快遞多元化的需求,市場的需求促進了郵政業的發展,郵政業的發展也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到2006年,浙江郵政市場中,國有企業3家,有限責任公司105家,外商投資企業10家,港澳臺商投資企業9家,股份有限公司7家,私營企業103家,國有、民營、合資、外資經營主體的多元化競爭格局已經基本形成。從浙江2006年快遞業務收入統計分析:國際及港澳臺占52.3%,主要是國有、合資、外資快遞企業的市場;國內異地占41.9%,主要是國有和民營快遞企業的市場;同城占5.2%,大部分是民營快遞企業的市場。盡管國有、民營、合資、外資經營主體的網絡能力、管理模式、服務水平有很大差異,但快遞客戶的需求是多元化的,通過快遞市場競爭,不同經營主體獲得不同的市場份額和不同的市場客戶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浙江郵政業發展前景可觀20多年來,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浙江經濟快速發展,快遞市場的競爭促進了快遞企業不斷增加、快遞業務不斷發展、快遞服務新產品不斷出現、快遞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總體看,競爭利大于弊,競爭有利于發展。浙江快遞發展很快,但郵政市場存在的問題不少,主要表現在:郵政業的法律法規不能適應市場監管的需要,促進快遞服務發展的規劃制定、政策指導、技術研究和社會環境還遠遠不夠,快遞企業中有網絡能力和有持續發展能力的企業不多,快遞服務缺乏比較統一的管理標準和服務標準,民營快遞的“企業家族化、家族企業化”的組織體制制約著持續發展,快遞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市場無序競爭,服務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不少。浙江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顯示:到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將達到20000億元,年增長9%。

  浙江郵政業面臨浙江省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挑戰,面臨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新機遇。郵政監管部門要按照國務院關于郵政體制改革方案和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精神,面對郵政市場呈現服務需求多元化、市場主體多元化、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情況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支持、鼓勵、引導市場主體在法律框架下健康發展,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依法共同發展的良好環境。各類市場主體通過管理創新、服務創新、產品創新,依托有競爭力的企業,通過兼并、聯合、重組、上市等方式,促進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快遞企業(或企業集團),促進快遞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動快遞企業開展跨國經營,不斷提高郵政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升郵政服務的發展水平,做大做強郵政業,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