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消費價格指數CPI的增幅可能低于預期。
在現貨市場持續的供應壓力下,昨天,國內兩大糧食品種玉米、小麥的期貨價格均創下年內新低。業內資深人士表示,6、7月份國內糧食供需狀況基本平穩,夏糧出現豐收,基本可以肯定糧食價格環比有所下降。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食品價格的上漲是帶動我國5月份CPI上漲的最關鍵原因。
昨天,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各大合約紛紛創出年內新低。其中,玉米近月合約0709收報1561元/噸,遠月合約0801收報1569元/噸,進入6月份以后的單月跌幅都超過了6%。鄭州商品交易所強筋小麥期貨本月以來也出現了接近3%的跌幅,其中近月合約0709收報1724元/噸,與月初相比下跌 2.7%;遠月合約0801收報1792元/噸,下跌了3.9%。
作為國內重要的兩大糧食品種,玉米小麥期貨價格的下跌拖累了整個農產品期貨市場。進入6月份后,大豆、豆粕、豆油、菜籽油等其他期貨品種都呈現出下跌的走勢,這與5月份形成了鮮明反差。
糧食期貨價格6月份回落,現貨價格似乎也出現見頂回落的跡象。農產品期貨分析師青馬投資總經理馬明超認為,目前國內玉米的供應量很大,夏季小麥又再次出現豐收,這兩大主要糧食作物的供應充足,致使糧食現貨價格較為疲軟。"至少在6、7月份,玉米小麥的現貨供應不存在任何問題。"
鑒于食品價格占我國CPI的權重高達33%,糧食期、現貨價格6月份同步走軟后,CPI數據進一步走高的可能性逐步減小,央行在短期內是否再度采用加息工具也出現了一定的變數。
現在雖然距離月底還有幾天,但基本可以肯定糧食本月價格將會出現調整,而從全年來看,仍有走高的可能。"目前國際農產品期貨價格迭創新高,但漲價的因素尚未傳導到國內。"馬明超說。
CPI保3%央行如何出招
本周將結束今年上半年的統計數據,而央行兩位官員近日對于通脹的預測和分析再度繃緊了市場神經,經濟學家分析,為實現今年CPI守住3%的目標,新一輪力度更大的緊縮難以避免。
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透露,如通脹數據繼續走高,不排除進一步加息的可能;隨后央行行長助理易綱在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也稱,央行正嚴密監控通脹數據,今年 CPI增幅保持在3%以下。易綱還強調,希望真實利率保持為正,"如果真實利率長期為負,對于經濟發展沒有好處"。
從5月份的數據來看,CPI同比上漲3.4%,漲幅創27個月以來新高,并連續三個月觸及或突破3%的警戒線,而經過去年以來的幾次加息,扣除利息稅后的存款利率依然低于通脹率。市場在關注央行和其他政府部門將會如何出招。
取消利息稅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王慶表示,最近的信號顯示,對于某些經濟領域的問題,一旦出現冒頭跡象,監管層傾向于采取先發制人的強硬政策,以減少事后的調控成本和減少問題的擴大化。他認為現在有加息的必要,"但更有效的措施是取消或者降低利息稅"。
對于調整利息稅,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馬駿同樣表示認同,他認為如果要使得真實利率回到正值,央行將不得不大幅提高利率,而目前任何27個基點以上的加息都很難為各方所接受,因此取消利息稅將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選擇,他預測管理層在短期內就將考慮取消利息稅。
馬駿認為,與再次上調印花稅和征收資本利得稅相比,取消利息稅具有對投資者的補償效應,引起的反對意見較少,同時也會被理解為監管層將繼續采取穩定市場的重要信號,而且取消利息稅相當于提高一年期存款利率60個基點,避免加息對人民幣升值的影響。
加息和上調準備金率
本周的人大常委會會議上將審議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的議案,有分析認為這將大大緩解流動性過剩問題,并減輕央行加息和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但高盛經濟學家梁紅認為,發行特別國債購買的外匯是存量而非增量,在這種情況下,每天涌入的外匯依然不會減少,央行也依然每天要進行對沖,"這對人民幣升值和加息的壓力沒有任何減輕"。
梁紅指出,從前五個月尤其是5月份的經濟數據來看,進一步緊縮的需求非常迫切,"我們預計今年還有兩次加息可能,每次27個基點"。她還表示,政府現在采取的緊縮政策不僅局限在央行的金融調控方面,發改委等部門的緊縮政也需密切關注,對高能耗產業的限制政策可能也會很快出臺。
不過雷曼兄弟經濟學家孫明春則認為,進一步加息的可能在減小,他分析指出食品價格暴漲導致5月份CPI達到3.4%,但這是暫時性問題,隨著供應的增加,食品價格將在今年夏天繼續回落,預期2007年CPI將從2006年的2.5%上調到2.8%,而同時非食品CPI將穩定在1.0%左右。綜合來看,今明兩年 CPI平均為2.8%,低于央行3%的目標,進一步加息壓力不大。
不過他強調,盡管央行今年已經五次上調準備金率共250基點,但由于龐大貿易盈余和資本凈流入會繼續造成流動性泛濫,因此央行今年至少還會再上調一次50基點的準備金率。
北大經濟學家宋國青表示,監管層很快采取較強烈緊縮措施的可能性比較大,最慢在10月底之前出臺有力政策。他指出由于去年的基數問題,今年三季度各項宏觀經濟指標的同比增長率都會非常高,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可能達到20%以上,GDP可能達到12%以上,消費價格指數和投資都會比現在高,進一步緊縮難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