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1.94%和4.91%意味什么 解讀石市綠色GDP報告

2007-7-3 16:3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日,我市一項環保課題通過了由國家環境科技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教授等7名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專家評審,其研究成果——《石家莊市綠色GDP核算與績效考核研究報告》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關注。這是一份什么樣的報告?為什么要進行綠色GDP研究?它將對我市經濟與環保發展產生怎樣的影響?日前,記者采訪了課題組有關負責人。

    綠色GDP的數據更科學

    假如有這樣一家造紙企業,某年度的生產總值為1萬元,但其在生產中由于排放廢水、廢氣造成環境退化,折算成資源成本有1000元。除去這部分成本,企業的年度生產總值就是9000元。那么,哪一個數據更能說明企業的經濟發展能力?

    采訪之初,課題組組長牛新國首先向記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這就是綠色GDP與傳統GDP的區別。”他說,以該企業為例,1萬元就是企業的傳統GDP,而綠色GDP則是減去資源成本后的9000元。

    他解釋說,GDP是一個經濟指標,主要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能力。但如同上例,傳統的GDP無法反映出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成本。隨著環保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興起,現在,人們嘗試將環境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即產生了綠色GDP。

    “與傳統GDP相比,綠色GDP是一個能綜合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指標體系。”牛新國說,傳統GDP只記錄了可以價格化的勞務,而綠色GDP則把經濟活動中的資源因素反映在了核算體系中,將資源耗減成本、環境退化成本、生態破壞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從總的GDP中扣除,同時還加上了環境保護的效益,是一種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我市啟動綠色GDP研究就石家莊而言,我們的GDP連續多年年增長速度都超過了10%%。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市委、市政府也充分認識到面臨的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這些都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在這種背景下,2005年,我市決定將“建立綠色GDP考核機制”作為市政府21項重點工作之一,正式啟動綠色GDP核算體系研究,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推動粗放型增長模式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約型模式轉變。

    去年9月7日,國家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共同發布了耗時兩年做出的《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這是中國第一份有關環境污染經濟核算的國家報告。

    “《石家莊市綠色GDP核算與績效考核研究報告》就是我市關于綠色GDP的一項研究成果。”牛新國對記者說,他認為,綠色GDP在我國的提出,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需要。他說,過去用單一的GDP指標來衡量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少的負面效應,其中對資源和環境的“透支”最為明顯。同時,也給決策者提供了錯誤的信息,使得決策者一心追求經濟的高速度增長,而忽視了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

    “采用綠色GDP核算體系,將引導社會經濟發展不但注重眼前效益,更追求長遠利益。”牛新國說。他指出,這一體系還可以衡量各個部門和各個區域的環境退化成本,以此制定科學的政績考核制度。根據核算結果,還能為區域的發展定位、產業結構調整、產業污染控制等提供政策建議。

    1.94%和4.91%意味著什么

    翻看《石家莊市綠色GDP核算與績效考核研究報告》,記者發現,研究人員所收集的大量資料,以及進行的繁雜計算,幾乎都是在為兩個數字來服務:1.94%%和4.91%%。而課題組副組長李月彬也反復強調這兩個數字對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這兩個數字分別是所占GDP的比例,其中前者是虛擬治污成本,后者則指的是我市經濟發展欠下的‘環境債’。”李月彬解釋說。他舉例說,如果把生水燒開或用家庭凈水器過濾一下,需要為此支付電費等處理成本,可能占我們收入的1.94%,但如果我們不進行任何處理,直接喝生水,由此生病就可能最少花費我們收入的4.91%。

    在研究中,課題組人員從環境污染治理角度出發,最終核算出環境污染所引起的環境退化虛擬治理成本。我市的虛擬治理成本為1.94%。“這意味著,要將排放到環境中的主要污染物全部除去,需要付出的成本占GDP的1.94%。”李月彬說。

    研究結論的兩個數字有什么關系呢?他說,以2005年為例,當年我市GDP總量為1786.78億元,1.94%的虛擬治理成本約為34.66億元,也就是說如果當年我們投入34.66億元,就能基本解決工業和生活所產生的污染問題。

    在研究中,課題組成員還用國內通行的研究方法,研究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對經濟發展造成的損失,其中包括污染對人體健康、農業、物品等造成的損失。根據2005年的GDP總量,我市污染損失值約為87.73億元,占GDP的4.91%;由此得出的綠色GDP為1699.05億元。

    2004年,我國的虛擬治污成本占GDP的1.8%,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占GDP的3.05%,與全國水平相比,我市2005年的這兩項數據分別是1.94%和4.91%,均高于2004年的全國水平。這說明目前我市的污染損失仍較為嚴重。事實上,我市大氣環境質量呈逐年改善趨勢。2001年,市區二級以上好天氣才95天,2002年實現181天,2003年211天,2004年280天,2005年283天,2006年287天,應該說近幾年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是比較明顯的,為什么污染損失依然很高呢?就此李月彬主任解釋說:“盡管我們做了大量工作,空氣質量也逐年好轉,但由于污染物排放總量居高不下,特別是水污染物排放大大超過了環境容量。從歷史資料顯示,我市污染損失確實是隨著環境質量的改善而下降的。1995年,我市開展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表明,十幾年前的我市的環境污染損失占GDP的5.3%,明顯高于現在的4.91%。雖然前后的研究方法有所差異,但基本上還是可以說明問題的。”

    各縣綠色GDP排位發生變化

    在綠色GDP核算與績效考核研究課題完成后,我市召開了專家評審會。由國家環境科技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教授等7名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對課題組的工作和《石家莊市綠色GDP核算與績效考核研究報告》進行了認真評審。

    評審委員會認為,課題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科學合理,技術資料完整,研究目標準確,是一項具有較高科學價值的研究成果。對我國綠色GDP核算理論與實踐有重要貢獻,其整體水平在國內同類研究中居領先水平。

    其中,最吸引人的一點是,我們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更為快速的估算綠色GDP的方法——權重法。即在收集整理大量數據的基礎上,通過選取COD(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兩種污染物為指標,推算出單位污染治理成本、不同污染物治理成本核算系數和單位污染物排放造成的污染損失系數,通過系數迅速估算出綠色GDP,解決了傳統算法中程序復雜、過程漫長的弊端。

    在我市綠色GDP核算研究中,研究人員運用權重法,對我市各縣(市)區綠色GDP進行了快速估算。記者在《石家莊市綠色GDP核算與績效考核研究報告》中看到,采用綠色GDP核算后,各縣(市)區的排名與采用傳統GDP相比,發生了變化。與用傳統GDP排序相比,發生變化的有平山縣、晉州市、新樂市、橋東區、井陘縣和深澤縣等13個縣(區)。排序發生變化的縣、區數超過了50%,部分縣的排名出現了后移,有的甚至后移了3位。

    有關專家表示,權重法估算綠色GDP在實際運用中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并建議我市結合“十一五”規劃的約束性指標,根據當地環境特點,推動綠色GDP核算在干部績效考核中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黨政領導干部的政績觀。

    研究的重點在于揭示問題

    “綠色GDP核算體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核算過程帶給我們的信息、揭示的問題,是開展這項工作的真正意義所在。”市環保局副局長岳存義針對綠色GDP核算研究課題的主要研究結論說。

    在課題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收集大量資料,對近些年我市環保面臨的壓力、環保投資情況等進行了詳細分析,并采用“維護成本法”與“污染損失法”,得出我市在經濟發展中出現的環境損失。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看出,近幾年來,雖然我市環境質量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污染損失依然較大。特別是我市存在一些資源消耗高、排放強度較高的行業,廢水治理成本較高的工業行業依次是化學原料業、醫藥制造業和皮革制品業;廢氣治理成本較高的工業行業依次是電力熱力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制品業。以上行業環境治理難度高,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大,這是我市今后調整產業結構時需要重點關注的行業。

    岳存義表示,針對發現的問題,我市采取了相應的對策,并制定了發展規劃。據介紹,十一五期間,我市將突出污染防治、生態保護和能力建設三大方面,著力抓好水、氣、聲、固體廢物等7項任務,實施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置、環境管理能力建設、生態保護與建設等五大工程改善城市環境,使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逐步構建良性生態體系,全力打造“宜看、宜居、宜人”的現代化生態城市。

    其中,在水污染防治工程中,計劃建設33個水污染防治工程項目,包括污水集中處理工程、集中飲用水源保護工程、地下水水源保護工程等;在大氣污染防治工程中,計劃建設35個大氣污染防治項目,項目建成后,可每年減排二氧化硫11.5萬噸、減排煙(粉)塵3萬余噸。

    相關鏈接

    GDP: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縮寫,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它是對一國(地區)經濟在核算期內所有常住單位生產的最終產品總量的度量,常常被看成顯示一個國家(地區)經濟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GDP能較準確地說明一個國家的經濟產出總量。綠色GDP:上世紀中葉開始,有經濟學家和統計學家,嘗試著將環境要素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發展新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就是綠色GDP。它是對GDP指標的一種調整,是扣除經濟活動中投入的環境成本后的國內生產總值。國內外許多專家多年來致力于此項研究,目前,有些國家已開始試行綠色GDP。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