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濟數據公布

減負1250億元:輕裝上陣建設新農村 農民持續增收

2007-7-3 16:10: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關于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指出,2006年,在全國范圍內取消了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加上已經取消的屠宰稅、牧業稅等涉農稅費,每年減輕農民負擔約1250億元。

    去年以來,在中央一系列重大惠農政策的扶持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順利推進。全國糧食生產連續3年增產,農民收入連續3年增幅超過6%。農業穩步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全國人大代表金烈說:“每年為農民減輕負擔1250億元,對農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有助于農民輕裝上陣建設新農村。”

    取消農業稅是破解“三農”難題的新起點。2005年底,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決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農業稅條例,9億農民依法不再繳納農業稅,延續2600多年的“皇糧國稅”從此淡出歷史舞臺。

    2006年,中央在繼續穩定、完善和強化已有政策的基礎上,又加大了惠農政策的力度。計劃報告指出,全年對種糧農民實行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超過300億元;增加對財政困難縣和產糧大縣的轉移支付,獎勵補助235億元。糧食最低收購價范圍由稻谷擴大到小麥。較大幅度提高了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收耕地補償標準。

    “9億農民免交農業稅,種糧還發補貼,這些都是政府支持新農村建設實實在在的舉措。”全國人大代表李中認為,中央一系列高含金量惠農政策的實施,直接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業發展,體現了政府的“重農情懷”。

    但不可忽視的是,當前農業基礎仍然薄弱、農業農村發展仍然處于艱難的爬坡上坎階段。數字顯示,我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僅相當于國內第二產業勞動生產率的八分之一、第三產業的四分之一4左右;農村勞動力中37%的人文化程度為小學、文盲和半文盲,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此前表示,我國農業基礎不牢、后勁不足的基本狀況并沒有改變,農民就業門路不多、增收困難的基本局面并沒有改變,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態勢并沒有改變。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金烈指出,1250億元總數雖然大,但攤到每個農民身上,人均數字并不大。如果遇到糧價下跌、假農資、亂收費等傷農問題,減負的實際效果怕是會縮水。所以,國家要采取相應措施,保障每年1250億元實實在在減免,確保農民群眾得到實惠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