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業合作有利于中美貿易更均衡
2007-7-26 11:1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中國有世界增長最快的服務業市場,美國有世界優勢最強的服務業,在對華服務貿易中連年處于順差,中美服務業合作前景廣闊。物流業是中美之間貨物和服務貿易的載體,兩國的物流企業既是雙邊發展的見證,又是受益人。保持中美經貿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是雙邊服務業,特別是物流業發展的保障和基礎”。18日,以探討中美貿易不平衡對中美物流系統的影響以及合作前景為主題的“2007中美物流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商務部官員在出席該會議時作出如上表示。 2007中美物流會議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中國交通運輸協會(CCTA)、美國運輸與物流協會(AST&L)和美國國家工業運輸聯盟(NITL)聯合舉辦,是中國物流行業全面對外開放以來,中美兩國物流界之間的首次高層對話。隨著中美貿易的快速增長,物流運輸業被認為是在未來有希望解決中美貿易順差過大的一個有效途徑。中美運輸與物流領域的緊密協作也成為各方關心的重要問題,會議由此得到了中美兩國商務部以及企業界的熱情參與。
加入WTO以來,中國服務業市場開放穩步推進,根據商務部的數據,目前我國對大多數服務部門已取消外商投資企業的數量、地域和股比限制,在WTO劃分的160多個服務貿易部門中,中國已開放104個,與發達國家108個的平均水平相差無幾。快遞業除專營服務外,外資企業在中國進出境快遞市場的份額已達80%。外商對水上運輸業和交通運輸輔助業的投資增勢迅猛。2005年水上運輸業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8家,合同外資金額1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4億美元,同比增長310%和133。4%。交通運輸輔助業新設外資企業32家,合同外資金額8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300萬美元,同比增長208%和108%。與此同時,美對華服務業投資也擁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根據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的直接投資數據,從2001年到2005年,流入中國的美直接服務業投資為32億美元,占總投資的19%,這其中不包括轉到香港或其他國家流入中國的資金。美國服務業公司在華業務的銷售收益直接惠及美國經濟,2005年美國公司在華業務凈利潤回流總計32億美元,其中服務業5.6億美元,占17%。
中國商務部官員認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依據現行原產地規則進行的貨物貿易統計早已無法客觀反映中美經貿合作的全貌,更無法體現雙邊經貿往來所產生的利益,尤其是日益增長的服務貿易所帶來的利益和巨大潛力。中美兩國物流服務業合作前景廣闊,貨物貿易的增長直接拉動了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也推動了中國服務貿易進口總量的持續增長。限制中美貿易將對兩國物流業合作產生的災難性影響。兩國物流企業應該積極向政府和各界介紹物流業合作的互利性,為維護中美經貿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做出努力和貢獻。
代表美國商務部出席會議的副助理部長AnnaGuevara女士在演講中認為,隨著全球商務活動的改變,供應鏈延長,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日益復雜,運輸的及時性、安全性、資金轉移、信息技術等都成為當今物流業面臨的新挑戰。對于企業來說,物流不僅僅是成本,也是可以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空間。貿易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唯一動力,她鼓勵美國物流企業抓住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的機會,加大到中國的投資,以幫助全球企業把服務和產品送到中國客戶的手中。中國的物流成本目前還占用了太多的資源,為物流業松綁有助于降低中國的物流成本。
會議期間,中美兩國企業就中美物流和供應鏈的發展趨勢,中美物流領域合作形式,以及海運、港口、鐵路與多式聯運、空運與快遞等具體領域展開了研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