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面臨三大不利因素

2007-7-21 10:2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紡織服裝是福建省出口傳統大宗商品。據福州海關統計,2007年上半年福建省出口紡織服裝(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和服裝及衣著附件)31.9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4%。    2007年上半年福建省紡織服裝出口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共出口紡織服裝26.23億美元,增長31.48%,比重占82.12%。 
  主要出口市場中,對歐盟出口紡織服裝5.48億美元,增長3.7%;對香港出口4.4億美元,增長43.8%;對美國出口3.31億美元,增長33.1%;對日本出口1.49億美元,增長0.45%。以上合計占出口總值的46%。 
  出口品種中,以附加值相對較高的服裝及衣服附件出口為主,但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增速快,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24.11億美元,增長27.7%;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7.83億美元,增長30.6%;出口主體中,民營企業出口為主且出口較快增長,上半年民營企業出口14.99億美元,增長35.9%,比重占46.93%;外商投資企業出口10.38億美元,增長18.4%;國有企業出口6.57億美元,增長29.5%。 
  福州海關有關人士指出,紡織服裝出口增長的同時也面臨三大不利因素: 
  一是服裝出口退稅率下調。2006年9月1日起,國家將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11%;2007年7月1日起,國家將服裝出口退稅率由13%下調至11%。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的先后下調將使部分以量取勝、利潤微薄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低附加值紡織服裝產品出口動力受到明顯削弱。 
  二是紡織服裝發展環境堪憂。歐盟和美國不僅通過“特保”協議的方式限制和壓縮我國紡織服裝的市場空間,還通過貿易優惠安排等手段對貿易流向施加影響,將我國排斥在優惠安排之外,相對削弱我國紡織服裝的國際競爭力。此外,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發展中國家采取種種優惠政策扶植本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這些國家的人力成本比我國更具競爭優勢,待其上下游產業鏈配套程度逐步完善,將對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形成更加嚴峻的挑戰。 
  三是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將長期存在。隨著中歐、中美紡織品協議2007年和2008年的相繼到期,我國紡織品貿易將面臨新的挑戰,反傾銷、反補貼、反吸收調查、技術性貿易壁壘等貿易摩擦發生的可能性必定增加,涉及產品范圍會擴大,尤其是非市場經濟地位問題使中國企業在應訴反傾銷等措施時長期處于不利地位。2007年6月,歐盟REACH法規正式生效,由于生產紡織品的染料助劑含有許多化學品,因此REACH法規的實施將對紡織業造成重大影響,生產和檢測成本將大大增加。 
  對此,福州海關向企業建議:一是走“以質取勝”的策略。在充分發揮我國紡織服裝比較優勢的基礎上,走低成本與高效率結合的道路,通過技術創新、建立培育自主品牌,營造暢通的國際營銷體系,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產品附加值,逐步掌握出口貿易話語權。 
  二是支持紡織企業“走出去”。鼓勵紡織企業走出國門在海外投資設廠,實現原產地的“非中國化”,真正獲得原產地證明,進行正規的轉口貿易。 
  三是積極開拓東盟國家、獨聯體國家和拉美、非洲地區等新興市場,同時注重培育和發展國內消費市場,逐步轉變過分依賴出口的理念。(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