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廈門國際集裝箱班列正式開通,使得往返廈門、贛州之間的集裝箱單程運輸時間基本保持在二十小時左右,為贛州的外貿出口貨物提供了便捷通道。
2004年9月,廈門與贛州市政府簽訂了關于開展海鐵聯運合作備忘錄。2004年12月,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下屬企業廈門港務物流有限公司在贛州設立辦事處,2005年12月設立了廈門港務物流有限公司贛州分公司。廈門—贛州海鐵聯運于2006年6月份開始試運作并于7月份實現轉關運作,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起通道并得到快速發展。2005年完成業務量405標箱,2006年完成業務量1214標箱,2007年上半年完成920標箱,比2006年同期增長了121%。進出口貨物轉關運作順暢,實現了“內地報關、口岸轉關”、“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通關便捷。
贛州—廈門海鐵聯運現已形成“多贏”局面。廈門市實施“以港興市”戰略,通過“海鐵聯運”拓展了港口腹地;贛州市通過“海鐵聯運”新辟了一條內陸地區進出口貨物的出海通道,降低了進出口企業的物流成本,進一步優化了投資環境。
為進一步推動兩地間政府和企業的交流和合作,促進兩地經濟協作發展,以廈門市副市長潘世建為團長,由交通、口岸等部門以及中海、中遠、港務集團、馬士基等物流企業相關負責人組成的代表團,于6月29日至7月1日在贛州市舉行了贛州—廈門海鐵聯運推介會。會上,廈門港務物流有限公司和贛州銀海鋁業等企業簽訂了海鐵聯運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