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條大路接東盟 廣西國際大通道建設框架初顯
2007-7-16 17:3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2007年12月28日,南寧(壇洛)至百色高速公路即將通車。屆時,廣西對接東盟最重要的西南出海公路通道全線貫通高速公路。
同時,桂梧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計劃年內建成通車,今年初新開工的百色至隆林、筋竹至岑溪、興安至桂林高速公路建設正緊鑼密鼓,沿海基礎設施大會戰不斷深入,公路、鐵路、航道、航線等大交通網絡框架初步形成。
通向東盟的條條“大路”,正構成廣西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的美麗彩帶,把中國與泛北部灣國家拉近,再拉近。
公路通道全線“高速”
2005年1月開工的南寧(壇洛)至百色高速公路,是云南、貴州、四川等地融入粵港澳最便捷的公路通道,也是通往東盟的“主干道”。
今年7月,記者來到該項目施工現場,看到這里的建設如火如荼,沿途機聲隆隆,數千建設者冒著酷暑給路基填方。據現場指揮施工的負責人介紹,照這樣的工程進度,年底通車沒有問題。
記者了解到,桂梧高速公路桂林繞城線東段、桂林至陽朔、陽朔至平樂高速公路也在緊張施工,計劃年內建成通車;鐘山至馬江、馬江至梧州、全州至興安、岑溪至興業、靈峰至八步高速公路亦在加快續建中。這條構筑桂北乃至湖南、貴州融入粵港澳最便捷通道的高速公路,也是連接東盟的主要道路。
今年1月23日同時開工的百色至隆林、筋竹至岑溪、興安至桂林三條高速公路建設更是熱火朝天,目前工程進展順利。加上已經通車的連接廣西各主要港口的桂海高速公路,直通東盟各國的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和即將建設的百色至龍邦高速公路等,預計2010年廣西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突破3000公里,為加快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
屆時,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張通達四方的出海出邊高效交通網絡,把廣西輕松“網”入多區域合作。
沿海交通設施“升級”
日前,防城港20萬噸級碼頭3臺大型卸船機進入最后安裝調試階段,投入使用后,日卸鐵礦可達13.8萬噸,高踞華南沿海港口榜首。
為給主動融入區域合作鋪就康莊大道,從2004年開始,自治區黨委、政府先后實施了兩期沿海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共實施63個項目,總投資105億元,不斷完善沿海的交通基礎設施。
年通過能力達1000萬噸的防城港20萬噸級礦石專用碼頭建成試運營,使作為我區乃至西南最大海港的防城港,成為全國少數幾個擁有20萬噸級碼頭的海港之一,也預示著它正向現代化的大型組合港邁進。
把我區沿海港口建設再次推向高潮的,是今年5月25日在北部灣經濟區沿海三市同時開工啟動、總投資約39億元的9個深水碼頭項目。它讓欽州、北海、防城港三港口到2010年吞吐能力接近1億噸水平。
鐵路建設也高歌猛進。2005年初,鐵道部投入兩億多元對南防線進行擴能技改,使沿海鐵路建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目前,新建南防鐵路復線、玉林-合浦鐵路、合浦-河唇鐵路、大攬坪鐵路支線、鐵山港鐵路支線的前期工作正緊鑼密鼓,企沙鐵路支線也在穩步建設中,沿海鐵路力爭到2010年貨運量突破5000萬噸。
機場建設亦將“振翅高飛”。南寧機場正抓緊啟動主跑道擴建二期工程,打造成面向東盟的國際門戶樞紐機場;桂林機場加快A380備降場的擴建,打造成為國家重要的旅游樞紐機場。同時,將新建河池機場,改擴建柳州、梧州、百色機場,完成北海機場擴建項目,開展樂業機場的前期工作。
沿海交通設施在“升級”的同時,也開始“發力”。記者從海關部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廣西沿海的北海、欽州、防城港和東興4大口岸外貿進出口值達38.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9.5%,增幅近五成,各口岸進出口值均創同期歷史新高。在對東盟貿易中,北部灣經濟區也占據半壁江山,南寧、北海、欽州和防城港市對東盟進出口5.6億美元,增長54.5%,高出全區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占廣西與東盟貿易總值的48.3%,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跨國交通合作“升溫”
建設“兩路”即建設友誼關-河內、東興-芒街-海防-河內兩條高速公路,“三港合作”即加強廣西沿海三港與越南海防、峴港、胡志明三港之間的合作。這是今年5月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奇葆率廣西代表團出訪東盟五國時提出的規劃設想,得到了普遍關注和重視,也為廣西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建設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以及“兩廊一圈”區域經濟合作的加快,越南已連續多年成為廣西對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雙方在交通合作與交流方面也得到不斷加強。已建成通車的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將中國與東南亞大陸交通網絡緊密相連,構建了河內-南寧走廊帶的核心通道。東興至那坡邊境公路等路網項目建設完成,實現了廣西與越南所有邊貿點均修通四級以上公路,所有二類口岸通三級或二級公路目標。
記者了解到,廣西規劃建設的百色至龍邦、欽州至崇左高速公路和崇左至水口二級公路等多條重要通道,前期工作正在抓緊開展。同時,建設連接中越兩國的北侖河二橋、水口河二橋進入施工許可階段。通車后,將加強河內-南寧走廊對北部灣沿海的輻射,形成連接越南通往中國華南、華中以及西南地區便捷的陸上通道。
據介紹,至2010年,河內通往南寧以及北京、廣州等重要城市的通道全部建成高速公路,廣西與越南接壤的縣至少有一條以上二級公路與越南相連,所有的一類口岸以及具備條件的二類口岸建成二級以上公路。
廣西與東盟其他國家在交通方面也相繼展開合作。2005年4月,自治區主席陸兵訪問馬來西亞時引進馬來西亞MTD集團投資陽朔至鹿寨高速公路,該路總投資約37.5億元人民幣。這也是馬來西亞企業首次以BOT形式參與廣西高速公路建設。同時,在未來幾年內,印尼愛凱爾股份有限公司將投資7億元人民幣對貴港港羅泊灣作業區、貓兒山作業區二期項目和貴港港三期散貨作業區進行投資及建設,通過整合港口資源,使港口吞吐量由130萬噸提高到250萬噸,成為一個功能齊全、服務優質的新型港口……
跨國客貨運輸即將“直達”
這是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
今年5月29日至31日,在越南順化市舉行的中越運輸會談上,雙方原則同意新開通南寧-友誼關-友誼-河內、昆明-河口-老街-河內-海防、宣光-河內-清水-天保-文山3條客運和貨運線路,并在議定書修改后實施。此外,雙方還希望開通南寧-東興-芒街-下龍-海防、崇左-友誼關-友誼-河內-下龍等5條客貨運輸線路。
至此,中越將打破長期以來兩國運輸車輛只能在邊境口岸轉運的局面,實現客貨運輸車輛直達運輸,即兩國間定期、不定期旅客運輸和貨物運輸,由雙方具有國際道路運輸資質的企業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對方開展點到點的直達運輸。
其實,在此之前,廣西與越南的道路運輸合作密切,雙方開通了10條客貨運線路,其中客運7條、貨運3條,為區域經濟合作及促進廣西對外開放起到了積極作用。
大通道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通暢”。數字表明,廣西近年來致力打造的出海出邊國際大通道建設已初顯成效。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廣西與東盟貿易呈持續快速增長趨勢,東盟繼續穩居廣西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10億美元大關,為11.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6.5%,占同期廣西對外貿易額的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