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特殊區域的特殊監管模式

2007-7-14 10:5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提速、減負、增效、嚴密監管”的總體要求,結合蘇州工業園區成立國內第一個綜合保稅區的契機,蘇州檢驗檢疫局大膽改革創新,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啟動特殊區域“一區多點”監管模式。此次模式改革共涉及機構設置、人力資源配置、信息電子化管理、過程視頻監管、區內企業誠信化管理等六個方面,以達到統一行政管理框架、統一檢驗監管模式、統一人力資源調配、統一設備設施整合、統一業務協調機制、統一信息平臺建設“六個統一”的基本要求。
  抓住契機大膽探索
  隨著蘇州開放型經濟的快速發展,特殊監管區域的檢驗檢疫工作量發展迅猛,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積極探索檢驗檢疫工作,提高管理效能,研究與地方開放型經濟快速發展相適應的業務模式,成為一項值得關注與研究的新課題。
  2006年12月17日,國務院正式批準蘇州工業園區開展具有保稅港綜合保稅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即在已有的陸路口岸、出口加工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基礎上,整合疊加保稅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物流中心政策,集口岸通關、保稅加工、保稅物流、進出口貿易、采購分銷、金融服務、檢測維修、展示展覽等功能于一體,成為國際投資和貿易功能最全面、手續最便利、運作最高效的“三港合一”的特殊區域,整合后的區域規劃面積為5.28平方公里,命名為“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這一綜合保稅區也是目前我國所有對外開放區域中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區位優勢最明顯的特殊監管區域。
  開展自由貿易區試點是我國正在開展的一項戰略性開放舉措,在蘇州工業園區這樣一個跨國公司集聚度比較高、管理運行規范性比較強、先行先試改革比較多的地區率先開展具有自由貿易性質的綜合保稅區試點,對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開放必將產生重要的示范探索效應。為此,蘇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站在國家宏觀戰略的高度,深刻領會綜合保稅區建設的重要性和戰略意義,按照國家質檢總局“抓亮點、攻難點、擴大結合點”的工作要求,大膽創新、大膽接軌,加快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力求通過探索“一區多點”的監管新模式創出經驗、創出實績。
  蘇州局通過前期的深入調研,在今年2月8日成立了“蘇州局一區多點監管模式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由王偉局長親自擔任組長。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了試點方案,并克服事務雜、人手緊、困難多等不利因素,于2007年2月10日迅速啟動了試點工作。
  六個“統一”整合資源
  在深化業務綜合管理改革的過程中,蘇州局黨組深切地認識到,在蘇州工業園區高速發展的經濟環境下,現行的通關機制與特殊監管區域業務迅猛發展形勢不相適應、特殊監管區域機構設置、人員配置與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不相適應、現行檢驗檢疫模式與貨物的大進大出、快進快出不相適應這三大矛盾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新課題。因此,如何滿足現代新型物流發展的需要,在監管有效的前提下,改革現行的檢驗檢疫通關放行制度;如何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合理設置機構,整合資源,探索適應地方經濟發展的檢驗檢疫業務管理新模式;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資源保質保量地完成不斷發展的業務工作,成為蘇州局特殊區域監管模式改革的立足點。
  蘇州局工業園區辦事處成立于1999年,承擔園區的出入境檢驗檢疫和監督管理工作,目前共設立4個工作點。作為探索“一區多點”監管新模式的排頭兵,蘇州局結合園區的特點,大膽提出了做到六個“統一”、實現“六化”的改革思路,即在監管模式改革方面努力做到統一行政機構配制、統一人力資源調配、統一檢驗監管模式、統一業務協調機制、統一信息平臺建設、統一設備設施資源等六個“統一”,最終實現機構設置科學化、人力資源合理化、信息管理電子化、技術保障集約化、過程監管視頻化、企業管理誠信化等“六化”。
  機構設置科學化 蘇州局首先通過機構調整,將園區辦現有業務分成檢務、檢驗和檢疫三條線,由檢務部門(綜合)統一協調檢務簽證工作,由檢驗部門統一協調檢驗業務,由檢疫部門統一協調查驗、檢疫、檢測工作,實現對不同工作點各項工作的協調統一,從而進一步規范內部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提升工作效率,嚴格過程控制,提高把關成效。
  人力資源合理化 通過“一區多點”模式,蘇州局在園區辦建立三支專業隊伍,實現人員的統一調配,實現各工作點檢務、檢驗和檢疫專業人員在不同工作點的統一調配,同時實現各工作點檢務、檢驗和檢疫專業人員的統一培訓、考核等管理。
  技術保障集約化 蘇州局園區辦事處通過對各工作點實驗室資源的有效整合,按照資源集中化、人員專業化、管理規范化的要求建立蘇州外來有害生物防控實驗室和專業的標本室、資料室。實踐證明:整合檢測資源、集中專業人員、建設中心實驗室對提高實驗室管理水平、提高儀器設備使用率、提升檢測保障能力,進而提高執法把關能力、提高疫病疫情檢出率有著重要作用。
  信息管理電子化 為實現“提速、減負、增效、嚴密監管”的大通關要求,蘇州局在園區以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為核心,大力推進電子口岸建設,實現檢驗檢疫、政府、企業和其他執法部門數據共享,做到一次錄入,一次放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過程監管視頻化 為了進一步提高監管有效性和監管效率,2006年蘇州局在園區建立了“蘇州外來有害生物防控電子監管系統”,在加工區B區設立了電子監管控制中心,采用中國電信“全球眼”技術,對進境貨物查驗過程、衛生除害處理過程、直通企業查驗現場實施視頻監管。該系統可隨時通過視頻、聲頻進行實時監控。通過該系統的實施,進而擴大查驗監管覆蓋率、提高疫情截獲率、提高查驗效率、提高通關效率、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區域管理誠信化 針對特殊監管區封閉管理的特點,蘇州局加快推進誠信管理模式,對符合誠信管理條件的企業實施集中報檢、分批核銷,以及綠色通道,無紙報驗、過程檢驗、直通檢疫等方便措施,對非重點監管貨物采取自動核放等措施放行,進一步提高驗放效率。通過區域管理誠信化,將提高特殊監管區檢驗檢疫機構管理效能,實現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時將有利于檢驗檢疫行政執法把關成效的提高。
  不斷推進效能提高
  在探索“一區多點”管理新模式中,蘇州局黨組始終堅持服務大局的原則,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準確把握檢驗檢疫的功能和職能定位,以全面提升檢驗檢疫執法效能為目的,推動檢驗檢疫部門在口岸業務工作中的體制創新、機制創新、管理創新、理論創新工作。通過試點分析難點,研究對策,制定措施,積極穩妥地把“一區多點”管理新模式不斷推向深入。按照部署,蘇州局將分階段試點、實施、推廣“一區多點”監管新模式,實行檢務、檢驗和檢疫統一協調制度,完成特殊監管區域電子視頻監管系統和電子信息平臺建設,并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逐步完善“一區多點”管理模式。作為在功能性最強、開放度最高、含金量最大、閃光點最多的特殊區域實行的全新監管模式,蘇州局的“一區多點”監管模式將通過現有資源的有效整合,達到減少政府投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把關成效、提升服務滿意度的目的,進而促進園區物流產業快速發展、東部門戶快速崛起,促進園區產業結構升級、三產服務業倍增、先進制造業提升與物流產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提升蘇州地位形象和園區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