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鐵路工人罷工看鐵路競爭
2007-7-11 15:1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7月3日,對德國上班族來說,是個非常特別的日子。鐵路系統在上班高峰期停開,一些需要去公司工作的人一籌莫展。想偷懶的人于是有了新借口,干脆躲在家里休息一兩天。德國兩大鐵路工會——德國鐵路聯盟工會和德國鐵路官員和候補人工會7月1日宣布,從2日開始舉行全國鐵路員工罷工。在德國西南部地區圖林根、薩克森-安哈爾特和梅克倫堡-前波莫瑞3個聯邦州,以及漢堡、巴伐利亞和北威州的部分地區,當地鐵路一線員工除司機外全部參加了罷工。
但另一與鐵路有關的工會——火車司機工會7月3日加入罷工行動,令事件升級。雖然這個工會的會員人數很少,但是會員清一色是火車司機。列車如果少了清潔工還可以臨時補充,但沒有司機卻是比較致命的。而且這些司機專門選擇在上午五點到九點罷工,這下,德國最重要的城市,柏林、漢堡、慕尼黑、法蘭克福的市內交通系統也陷于癱瘓狀態。
德國鐵路公司因此專門設立了一個免費熱線電話,預報罷工以及車次晚點或者停運信息。但是熱線很快被“打爆”,鐵路公司只能在網站上公布各種晚點預報。
前兩個工會要求加薪7%,但資方只同樣2008年加薪2%,并一次性給予額外300歐元的薪酬。而火車司機工會要求加薪31%。當地評論人士認為這是“獅子大開口”。
與國內居民相比,德國人出行更依賴鐵路系統。筆者有次在午餐上請教德國同事東部城市萊比錫有沒有一些值得游玩的地方。他就問為何不現在去呢?從單位出發,倒一次車,從地鐵轉換到城鐵。半個小時就到柏林中心火車站。從城鐵出來直接坐電梯就下到相應的火車站臺。等候大約十分鐘,上車隨便找個位置。五分鐘后車內檢票。五十五分鐘后就到了萊比錫。
德國鐵路與其他交通工具的銜接工作處理得特別好。同時城際列車的時速基本達到200公里。但是,在政府給了鐵路公司巨額補貼的同時,票價還是相當昂貴。筆者有次從慕尼黑回到柏林,提前一天買的飛機票居然比火車票便宜許多。如果提前一月訂飛機票,那更便宜。而且按每百位乘客的服務員數量來算,鐵路系統比航空系統臃腫。
這是壟斷的結果。與德國鐵路相似,原來德國電信也是超級壟斷機構。它擁有超過十萬名員工。與美國等地的電信公司相比,它的技術進步很慢,價格又高,而且根本不重視客戶的服務。裝一部固定電話需要等待一個多星期,而且電話機還只有四款可供選擇。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德國官方要求加大這個行業的競爭力度。工會、官僚和一些設備的供貨商用各種辦法反對新方案。雖然現在德國的電信業依然問題叢生,但是服務質量卻在逐年的改善。
德國媒體的評論人士認為,德國鐵路系統罷工就是當年阻撓電信業充分競爭的翻版。相比于同類型的工種,鐵路員工的工資和相應的福利保障已經很高。之所以罷工,就是想在鐵路系統被拆分前先用集體工資談判的形式固定住原來員工的所有高福利和高工資,甚至希望得寸進尺。
恰恰就是鐵路員工罷工的前夕,德國久拖未決的鐵路系統拆分有了初步的草案。德國政府相應的幾個主管部長的意見基本一致。改革的框架是鐵路網和火車站仍然由德國聯邦所有,鐵路的其他經營業務進行拆分和私有化。
在歐洲近年普遍開始推行的經濟自由,放開競爭的理念下,鐵路系統員工的罷工只能視為一次常規的阻撓行動。隨著一部分資產今后將進行上市操作,員工還是可以直接受益。如當年電信行業的員工威脅說,電信拆分和引入新的競爭者會給電信服務質量、價格乃至國家安全帶來災難后果。這些言論今天看來這是無稽之談。類似言論也同樣夾雜在鐵路員工罷工、提工資的訴求中。今后若干年,消費者也許也會認為當前鐵路員工的舉動有些可笑。
無論如何,放開競爭會給消費者帶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