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國早報報道,通過“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26萬噸鐵礦石整個通關過程前后用時不到30分鐘。完成通關后,湖南華菱漣鋼進出口有限公司經理劉忠德說,今年首次選擇廣西防城港口岸進口,沒想到廣西不僅有防城港這樣優良的礦石專用進口碼頭,還能通過長沙海關與南寧海關簽訂的通關合作協議,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通關便利,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劉忠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像他們這樣的內陸企業,每年貨物進出口流量大,運輸線路相對較長,成本控制的壓力非常大。現在采用“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進行報關,他們在長沙海關就能辦理進出口手續,而且過去要2天~3天才能辦完的通關手續,現在不到半小時就可辦妥。以往需要支出的往返口岸的交通費、差旅費、港口堆場費,以及時有發生的滯港、滯車等費用現在全省了,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競爭能力。
在長沙海關申報,在防城海關提貨,對內地的進出口企業來說,以前可能是個夢想,但現在海關的區域通關改革卻把夢想變成了現實。去年以來,南寧海關推行了以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為主體的通關新模式,即具有良好守法記錄的A類進出口企業可在屬地海關報關,海關放行后直接在口岸提貨或裝貨,并可以自主選擇運輸工具、運輸路線和運輸時間。“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方式,基本實現了“當天申報、當天驗放”的通關目標。
據了解,“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與傳統的通關模式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將申報與驗放分別在兩地海關進行,“轉關監管”從現行的“兩次申報、兩次放行”轉變為“一次申報、一次放行”。企業只需在本地海關辦理通關手續,貨物即可在口岸海關驗放、提貨或裝運出口,通關時間也從原來的一到兩天變為現在的一到兩小時。區域通關改革,較好地弱化了海關行政管理分割造成的物流障礙。口岸海關與內陸海關兩種資源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使企業在家門口就能和進出境口岸所在地企業一樣很方便地辦理海關手續,享受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零用時通關和無障礙流動的便利。
目前,南寧海關已相繼與黃埔、廣州、福州、昆明、貴陽、成都、重慶、長沙、深圳9個海關簽訂了《區域通關改革合作備忘錄》,越來越多的內陸省份進出口企業將選擇廣西口岸進出口貨物。據統計,今年1月~5月,南寧海關按照“屬地申報,口岸驗放”模式共為88家企業的375份進出口報關單辦理通關手續,涉及貨物1.96億美元,大大加快了區域物流的周轉。
上一篇:大連大窰灣保稅港區封關
下一篇:海口海關與企業構建新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