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企業從成立伊始就規范管理、誠信經營,贏在“起跑線”上,拱北海關近日圍繞規范企業進出口行為舉辦了一系列宣講會、輔導會,深受歡迎。進利塑料制品廠法人代表周先生說:“我們是第一次投資辦廠,也是第一次接觸進出口生產業務,海關舉辦的規范進出口行為的輔導,對我們新企業來說真是‘及時雨’!”。
現代海關制度推崇這樣一個理念:海關已不僅是進出境經濟活動的把關者,更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服務者,和諧社會的構建者。如何引導企業誠信守法,守法者便利、違法者懲戒,拱北海關正在探索企業管理的新模式。大規范:企業管理新模式
如何規范企業進出口行為?拱北海關實行了個性化輔導加綜合管理的“大規范”工作模式。
個性化輔導就是對大中型企業進行“上門輔導”、對被降級企業進行“違規輔導”、對重點行業進行“行業輔導”、對不同區域企業進行“分片輔導”。多形式、多層次的政策輔導,有效提高了企業的規范守法意識。
中山海關7年來堅持每月舉辦一次海關與企業“面對面”政策宣講會;斗門海關堅持每季度與地方外經部門聯合舉辦“關貿聯席會議”。據統計,近年來拱北海關對關區4500多家企業、1.3萬人次進行了政策宣講。
綜合管理就是把企業管理當成系統性工程,逐步完善“海關監管、企業自管、政府協管、社會共管”的“四管機制”。
首先抓好聯絡員、報關員、監督員、協調員的“四員”建設。今年3月中旬,珠海碧辟化工有限公司一批價值百萬美元的設備從高欄海關順利進口。從靠泊港口碼頭,到運出閘口,通關僅用了5小時,而按照正常程序,則需要4到5天才能辦完手續。設備特快通關得益于拱北海關的大企業協調員制度。通過大企業協調員把海關管理觸角延伸到企業,搭起了海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
其次加強與商界及行業協會的聯系配合,構建海關外部和諧。拱北海關先后與珠海市、中山市的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臺商協會等多個行業協會簽訂合作備忘錄,近年來,通過與商界及行業協會的合作,開展了12場政策宣講會,參加宣講會企業1900家次;舉辦海關業務專題培訓38期,參加培訓人員1萬多人次,形成了內外結合的規范企業進出口行為工作新格局。
信用管理:關企共贏合作的核心
企業規范運作,動力源于企業內在的誠信,信用是企業的生命。拱北海關在企業管理中,抓住信用管理這個關鍵環節,倡導守法便利,引導企業向誠實守信、合法經營的方向健康發展,與企業建立起了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
拱北海關將關區業務量大、管理較為規范的大、中型企業作為“誠信守法”企業的培育對象,通過上門輔導、檢查規范,鼓勵和引導企業強化內控管理、規范經營,對誠信守法企業給予最大通關便利。如對珠海摩天宇公司飛機發動機的通關實行“優先監管”、“24小時預約通關” 和“信任放行、信任核銷”等便利措施,解決了轉關運輸、進區監管、出區核銷等難題。
一個耳聰目明的海關,必須能及時掌握和分析企業信用情況,實行動態化管理。拱北海關向科技要成效,開發了企業信用管理平臺,建立了關區企業的信用檔案,整合了海關內部和地方經濟管理部門的企業信用數據近6萬條,建立了較為完整的企業資信數據庫。去年還在信用平臺的基礎上開發運行了企業信用等級通關信息輔助分析系統,實現了信用管理與現場作業的深度融合,通關效率明顯提高。
拱北海關已對關區8852家有效企業全面實施了風險式信用管理,共評定出高信用等級企業2839家、低信用等級企業162家。
上一篇:泰達企業開始“一站式”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