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中俄蔬菜貿易潛力大

2007-6-27 9:54: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近年來,隨著俄羅斯經濟狀況大為好轉,居民收入不斷提高,購買力逐步加強,俄羅斯市場對蔬菜的需求日趨旺盛,這為中俄兩國發(fā)展蔬菜貿易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機遇。

兩國唇齒相依蔬菜生產卻天壤之別

  目前,我國蔬菜播種面積占世界總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60%左右,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蔬菜生產國。與我國唇齒相依的俄羅斯卻由于自然條件限制,蔬菜供應常得不到滿足。俄羅斯屬于北溫帶及亞寒帶的大陸性氣候,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暫,不適合蔬菜栽培,一年只有3個月的蔬菜供應期,每年10月到第二年7月,需要大量的反季節(jié)蔬菜。目前,俄羅斯年自產蔬菜1300萬噸,每年從國外進口蔬菜約180萬噸,據俄官方透露,俄羅斯蔬菜缺口在50%左右。

  我國大部分地區(qū)處于溫帶及亞熱帶地區(qū),蔬菜產量豐富,品種齊全,加上大棚栽培技術廣泛應用,受季節(jié)因素影響小。在俄羅斯人喜歡的蔬菜品種中,很多都是中國具有優(yōu)勢的出口產品。中俄有著超過4300公里的共同邊界,很多口岸都是陸路接壤,交通運輸條件便捷,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也為我國向俄運輸蔬菜提供了有力保障。

  2006年,我國蔬菜產量大約58000萬噸,是俄羅斯年產量的44.6倍,考慮到我國人口總量大約是俄羅斯的8倍,俄羅斯人均蔬菜占有量僅相當于我國人均的18%。從出口創(chuàng)匯上看,繼日本、美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之后,俄羅斯是我國蔬菜出口創(chuàng)匯第六大國家。2006年,我國蔬菜出口量大約是732.5萬噸,出口創(chuàng)匯54.24億美元,其中對俄羅斯出口54.98萬噸,同比增長16.14%,創(chuàng)匯2.16億美元,同比增長34.06%。但和我國蔬菜出口總量相比,對俄出口蔬菜量只占我國出口總量4%左右。可見,我國對俄蔬菜出口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圓蔥、番茄、馬鈴薯是出口俄羅斯的主要蔬菜品種

  目前,俄羅斯蔬菜主要從歐盟、中國、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進口,從我國進口蔬菜大約占其進口蔬菜總量的30.5%,我國蔬菜的市場份額還不是很大。《中國貿易報》日前載文指出,由于蔬菜作物種類多、分布廣,國際化經營難度大,要打入俄羅斯市場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我們應該突出重點,分步推進。多年來,對日本出口蔬菜量在我國出口蔬菜總量中一直保持第一,大蔥、大蒜等代表中國蔬菜品牌形象的品種,對開拓和穩(wěn)定日本市場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從對日出口經驗看,要擴大我國蔬菜出口,首先應大力發(fā)揮優(yōu)勢產品的示范作用,強化品牌競爭力。

  要選擇我國出口俄羅斯的蔬菜品牌品種應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廣泛的消費市場。俄羅斯人消費的幾個主要蔬菜品種為甘藍、番茄、圓蔥和馬鈴薯。

  二是我國的優(yōu)勢品種。據內蒙古滿洲里口岸的統(tǒng)計數字,近年來,我國出口俄羅斯蔬菜的前三甲為圓蔥、番茄、馬鈴薯。此外,出口俄羅斯的蔬菜應該適合俄羅斯人的口味,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產的“蘋果洋蔥”受到俄羅斯人的喜愛,在綏芬河口岸被俄羅斯采購商以每公斤高出其他同類品種一倍的價格全部收購。因此,我們應加快發(fā)展這些產品。由這些優(yōu)勢產品發(fā)揮示范作用,讓俄羅斯人對我國出口的蔬菜產生品牌認知,逐步擴大出口量,并帶動其他蔬菜品種更多地進入俄羅斯市場。

  市場途徑多樣中俄蔬菜貿易在繼續(xù)升溫

  中國蔬菜打入俄羅斯市場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在中俄邊境口岸地區(qū)建立現代化、大規(guī)模的對俄農產品出口基地或批發(fā)中心,直接向俄方供應。基地的建立和擴展是開展對俄貿易的基礎,為實施訂單銷售、有計劃組織生產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還可以使中俄農產品貿易向集約化、規(guī)范化、規(guī)模化方向發(fā)展。

  目前,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建立完善了露地蔬菜、棚室蔬菜出口生產基地,建成了對俄農產品露地蔬菜出口基地25萬畝,以種植甘藍、圓蔥、胡蘿卜為主,棚室蔬菜出口基地1萬畝左右,以種植番茄、黃瓜、青椒為主。牡丹江雙合中俄蔬菜果品集散中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對俄農產品出口批發(fā)市場,經營面積12萬平方米,年交易量達7.5億公斤,其中50%對俄出口。此外,內蒙古滿洲里東湖區(qū)蔬菜種植出口基地、新糧果菜出口基地等也利用滿洲里的口岸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出口創(chuàng)匯型農業(yè),初步形成了內地種植、口岸基地中轉出口、境外銷售的產供銷“一條龍”模式,開辟對俄蔬菜出口的“綠色通道”。

  在鼓勵各方面加強對俄農產品貿易的同時,還需要我國政府部門做好對外交涉工作,外事、邊檢、外貿、農業(yè)等部門應密切合作,解決對俄農業(yè)經貿合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