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有色金屬投資現熱潮 繁榮背后恐有隱憂
2007-6-25 18: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近年來,國內掀起一輪再生有色金屬投資熱潮。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的資料顯示,目前再生有色金屬的回收網已遍布全國,每年還從國外大量進口廢雜金屬,廢雜金屬回收利用產業蓬勃發展,涌現出再生金屬企業5000多家,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和環渤海地區3大再生金屬利用中心。
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對再生資源利用相當重視。近10年來世界再生銅產量已占原生銅產量的40%~55%,其中美國約占60%,日本約占45%,德國約占80%;世界再生鋁產量占原生鋁產量的35%~50%,其中美國約占50%,日本約占90%,德國約占45%;世界再生鉛產量占原生鉛產量的40%~60%,其中美國約占75%,日本約占60%,德國約占55%;鋅、鎳、鎂、錫、銻等再生資源也得到不同程度利用。
我國是一個有色金屬資源短缺的國家,同時又面臨著有色金屬需求量快速增長的局面。如何保證我國有色金屬的需求,又要完成國家制定的節能減排20%的目標,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除了走再生之路外,已無可選擇。
近年來,國家對再生金屬產業十分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法律和文件政策,鼓勵再生利用項目。2006年國務院頒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推進廢紙、廢舊金屬、廢舊輪胎和廢棄電子產品等回收利用”,“推動鋼鐵、有色、煤炭、電力、化工、建材、制糖等行業實施循環經濟改造,形成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建設若干30萬噸以上的再生銅、再生鋁、再生鉛示范企業。”
在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國內再生有色金屬業快速發展。就拿廣東一省來說,每年處理廢金屬量近500萬噸,為珠三角制造業,甚至是全國下游產業提供原材料,發達的再生金屬產業也吸引了龐大的下游企業聚集。廣東著名的再生銅產地——清遠銅的價格每天在倫敦金屬交易所、紐約金屬期貨交易所報價,影響國際銅價的漲跌。
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繁榮的背后也有很大的隱憂。
首先,行業整體實力不強,產業集中度不高,而且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雖然目前全國物資回收企業有5000多家,但絕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大中型骨干企業只占1%~2%,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業集約化程度低,整個產業處于小、亂、散的狀態。國內雖然有不少的集散地,但很難發展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再生有色金屬企業集團,相當多的再生金屬企業還是家庭作坊式單位,仍然以手工作業為主,不可能實現工業化大生產。
由于再生有色金屬生產效益較好,現在許多小型企業還在盲目發展,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小型企業主要從事廢舊金屬回收,生產小五金、零配件、壓鑄件等初級產品,或收集、揀選紫雜銅、黃雜銅等原料產品銷售,由于規模小、裝備落后、用人多、作業條件差、勞動強度大,而且分散在各個角落,管理難度大,不利于當地綜合治理,而且小型企業“三廢”治理不完善,對周圍環境造成危害,廢氣、廢水、廢渣任意排放,噪聲擾民習以為常,是目前再生金屬產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
其次,我國再生金屬產業技術裝備水平不高,金屬回收率偏低。目前我國廢雜金屬拆解、揀選、收集等預處理產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以手工操作為主,全國有近百萬農民工參與,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很低。另外在廢雜金屬加工利用方面,除少數企業回收工藝和裝備比較先進、有一定的生產規模、環境保護比較好、金屬回收率比較高外,絕大多數企業和個體戶都是設備簡陋、技術落后、燒損大、能耗高、金屬回收率低。而且多金屬品種混雜,質量不穩定,難以生產高質量產品。如再生銅,目前只幾家大型銅冶煉廠的廢雜銅資源能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回收率達到70%~90%,而多數的再生銅廠卻達不到這樣要求,銅金屬回收率不到50%。
第三,過分依賴進口使國際廢金屬價格快速上漲,影響到下游產業生產。國內廢金屬需求持續旺盛的情況,已經引起各國的關注,而廢金屬作為一種戰略資源,也已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各主要供應國紛紛出臺措施,限制廢金屬出口。進口量的減少,已經引起市場的連鎖反應——國際廢金屬價格呈快速上漲的趨勢。2003年,廢銅和廢鋁的進口均價分別為282美元/噸和293美元/噸,2006年,迅速漲至849美元/噸和873美元/噸,進口均價是3年前的3倍。目前,廣東省再生金屬行業的利潤已經不到2%,進口廢金屬價格的上漲,直接提高了廣東金屬加工制造業的成本,使企業利潤下降、市場競爭能力減弱。
正因為如此,雖然目前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政策環境整體趨好,但是以下幾個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穩定:
——盡快制訂和出臺《再生金屬行業準入條件》。從規模、工藝和裝備、能源消耗、余熱回收、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等方面設定門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保證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好的回收利用。通過法律法規形式,改變目前再生金屬企業散亂差的情況,提高整個行業的裝備和技術水平。
——培育一批大中型再生有色金屬企業。目前全球工業發達國家都只有幾個大型再生金屬企業集團,擁有自己的廢雜金屬回收網絡,年產各種有色金屬產品十幾萬噸到幾十萬噸。最近幾年我國也出現一批具有相當規模的再生有色金屬企業。今后對這些企業要繼續給予大力支持,使其進一步做優做強、發展壯大,爭取出現幾個年產再生金屬十幾萬噸到幾十萬噸的特大型再生金屬企業集團,帶動中國再生金屬產業上一個新臺階。
——小型再生有色金屬企業探索走聯合、改造、提高的路子,逐步提高產業集約化程度。對于那些資源利用率低、產品質量低劣、污染嚴重的小型企業也可淘汰一批。目前不少地區正在進行再生資源加工園區建設,要求小型企業入園管理,以便形成大型集散地和加工中心,這也是改造和提高小型企業的有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