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清理限制進口的政策,以加大進口。”在昨天舉行的亞洲金融危機十周年國際研討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表示,中國的經濟問題在于結構性失衡,不是靠人民幣匯率升值就能解決,需要啟動國內市場以擴大內需。
吳曉靈表示,人民幣匯率升值的壓力來自于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的雙順差,雙順差則是因為我國高儲蓄、高投資、低消費造成了我國生產過剩多余,我國必須出口才能夠實現整個經濟的平衡。今年前五個月,我國的貿易順差達857.1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4%,因為貿易順差問題,中國一直受到來自歐洲和美國方面的壓力。對于這樣的經濟結構問題,吳曉靈認為絕不是匯率所能夠解決的。“一個小國可以是一個外需導向型的發展,但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是不可能靠外需帶動國家的發展的,必須立足本國需求,啟動國內市場。”吳曉靈說。過去我國外匯短缺,因此外貿政策是獎勵出口、限制進口,產業政策是進口替代,而現在我國外匯儲備豐富,則需要加大進口,清理限制進口的政策。
最近政府已經開始頻繁調整進出口貿易政策。提高資源能源和產品的出口稅率,本周財政部還調低2831項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中國政府正在通過財政稅收的政策來加大和鼓勵國內的消費,通過清理出口和進口的政策,鼓勵出口,實現我們國際貿易的平衡。
“中國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這樣一個大經濟轉型需要時間,希望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過程當中,世界應該有耐心,應該相信中國政府的決心和我們市場化的方向。”吳曉靈強調說。
另外,對短期投機資本,吳曉靈表示應加強監管。“短期投機性資本的異常流動有可能構成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各國應研究加強對對沖基金跨國投資活動監管的方法。”央行副行長吳曉靈昨天在總結亞洲金融危機經驗時指出。
吳曉靈表示,外資大量流入,導致資產價格快速上漲,不具有可持續性。資產價格的下跌,往往和資本外逃、本幣貶值相關聯,很可能構成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因此對外資過渡追逐國內資產要保持警惕。她建議,各國應加強對跨國資本流動的監管,尤其要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監管。
同時,各國因實行適合本國國情的匯率制度,過于僵化、缺乏靈活性的匯率制度容易受到國際游資的攻擊。
上一篇:晉出口鞋漲價17%
下一篇:鐵礦石進口價格預計上漲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