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長江打通中游航運“腸梗阻”萬噸級船隊適航成功
長江引航中心主任汪吉發日前在此間透露,近十年,該中心共引領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船舶17.3萬多艘次,引領總噸13.3089億噸,引航里程2381萬公里。僅去年,就引領船舶2.8萬艘次。交通部水運司巡視員、中國引航協會籌備組組長彭翠紅稱,長江引航中心在內地率先實現了引航管理現代化。
籌組中國引航協會
汪吉發表示,引航中心成立有10年。十年中,他們在寶山至城陵磯1331公里的長江干在線,設有武漢、蕪湖、南京、鎮江、江陰、張家港、南通、常熟、太倉、上海10個引航站和江陰、瀏河、寶山3個引航(交接)基地。目前,該中心建立了引航中心內網和引航員專用網站和全線視頻會議系統,實現了信息的及時交流;建立了生產調度管理系統、費收結算管理系統,開通了網上引航申請系統,實現了從引航申請到最終費收結算的全過程管理;建立了長江GPS助航及監控系統,實現了對引航船舶的實時監控;建立OA辦公系統和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實現了對日常工作的全面覆蓋,目前,引航中心地面管理人員計算機人手一臺,三級以上引航員計算機筆記本配備率也達到了85%,初步實現了辦公自動化。
分段引航 實施夜航
汪吉發介紹,長江引航實行集中統一管理,自2002年9月起對進出江陰港以上港口的船舶全面實行了分段引航,縮短了單艘次的引領距離,減輕了引航員的勞動強度。據不完全統計,分段引航的實施節省了8%的引航力量,大大提高了引航生產效率。
2004年4月1日,長江引航中心在長江江蘇段實行船舶定線制的基礎上,對進出江蘇段船舶全面實施夜航,2005年12月對安徽段全面啟動了夜航工程,為中外船舶提供24小時引航服務。截止今年上半年,進江海輪的夜航率達56.8%(其中江蘇段為53.9%,安徽段為98%)。夜航工作的全面實施,提高了港口、船舶的生產效率,提升了長江各港的競爭力。
汪吉發稱,從船期來看,僅以江陰港為例,每艘夜航船舶進出長江可節省船期一天半左右,在內地港口壓船壓港現象較為普遍的情況下,長江港口基本沒有發生壓船壓港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