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省商務廳獲悉,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在口岸各有關部門的通力合作與積極探索和努力下,云南省面向東南亞、南亞的沿邊一線各主要口岸通過深化改革,大力提升服務水平,現已使口岸進出的通關服務時效出現了大提速。目前,一個方便、快捷、高效和進出口成本逐年降低的“一站式”服務體系已基本形成。
日前,記者在省商務廳了解到,在昆明海關的所區內,凡從云南省口岸進出的人員和物品,平均進出通關放行的時間,在正常情況下,已由原來的3.3天下降到現在的1.6天,進口的貨物當天放行率達到90%,出口達到66%,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通關放行的時間已由原來的平均需要5至7個工作日減少到半個工作日。特別是對出口商品和一些管理與誠信較好的企業實施分類管理的改革,推行了“綠色通道”后,放行的平均周期已從過去的2天時間縮短到了2小時,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為進出口企業節省倉儲成本費用超過百萬元。云南公安邊防總隊在全面制定和實施了32條便民利民舉措后,正常情況下,驗放的時速更為縮短和快速,達到了歷史最快速的水平。據介紹,在口岸上擔負把關服務的主要部門有海關、進出口檢驗檢疫和邊防武警等相關部門。近幾年,隨著云南開放度的進一步擴大和加快,對加快口岸的把關服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緊密圍繞著方便大進大出,服務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這一目標,3個主要把關服務部門在嚴格執法的情況下,把服務好地區經濟建設,支持云南發揮好國際大通道作用放在首位,千方百計地為實現“大通關”目標搞好服務。昆明海關從實際出發,實行24小時預約通關,設立了24小時通關熱線電話,逐步形成并實施了全省口岸的24小時通關服務。檢驗檢疫部門在所有口岸實行24小時“全天候”、“無假日”預約工作制度;偏方檢查部門在延長開、閉關時間的同時,在各口岸均實行24小時備勤制度;對口岸(通道)閉關后,遇有特殊情況需要出入境的交通運輸工具、人員及特殊貨物做到隨到隨檢,極大地方便了進入人員及企業。
與此同時,在區域經濟加速發展的今天,昆明海關還建立了“零距離關企協調溝通制度”、建立了關地連通等服務制度。在昆明國際機場于廣洲機場間雙方海關共同試行了“屬地報關、口岸驗放”的通關監管模式。這種極大方便各方的做法,現已推行到了云南省所有的國家一類口岸。
目前,在國家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下,云南省已經形成了集陸路、水港、公路、鐵路、航空口岸為一體,全方位多功能,立體交叉化又互補的對外開放格局,方便快速的通關成為了經濟良好發展的重要支撐。(李啟昌)
上一篇:寧波海關:網上報關促口岸大通關
下一篇:南疆各海關業務整合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