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技術的物流自動化管理系統數據庫設計
2007-6-15 9:42: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1、引言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縮寫,即射頻識別,俗稱電子標簽。在我國物流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射頻技術以其特有的優勢,克服了條碼識別需要光學可視、識別距離短、信息不可更改等缺點,成為物流自動識別領域一個耀眼的亮點。射頻技術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數據采集方法,它信息含量大,可以根據需要實時更改,簡化了物流的中間環節,縮短了物流人工操作時間,其準確性和快速性越來越得到行業的認同。本文主要講述基于電子標簽技術的倉儲物流自動化管理系統的后臺數據庫的設計與開發。
2、系統功能分析
經過對系統的需求分析,確定系統要實現用戶對倉庫的各種操作,要能夠實現自動出入庫,手動出入庫,還要有庫內移動的操作,人員的管理與維護,客戶的管理,對倉庫進行的操作如增刪倉庫的操作、儲位查詢功能,對物品的查詢功能、盤點以及報表功能。因此,用戶操作界面設計了如下模塊:用戶的登錄模塊、入庫模塊、出庫模塊、庫內移動模塊、倉庫管理模塊、儲位查詢模塊、物品查詢模塊、客戶管理模塊、報表模塊和幫助模塊。
后臺數據庫根據系統的功能為每個模塊設計相應的表和存儲過程。
3、系統的功能設計
3.1 功能概述
程序的總體功能模塊圖如圖1所示。各個模塊的功能說明如下:
(1)入庫模塊:實現物品的自動及手動入庫的管理,新物品的添加功能;
(2)出庫模塊:實現物品的自動及手動出庫的管理;
(3)報表模塊:實現庫存報表、入庫報表、出庫報表、員工操作報表、人員變動報表的查詢、打印、導出功能;
(4)儲位查詢模塊:實現對貨位的詳細查詢;
(5)物品查詢模塊:實現對庫存物品的信息的查詢;
(6)客戶查詢模塊:實現對存貨客戶的詳細信息的查詢;
(7)倉庫管理模塊:實現對倉庫的管理如添加、刪除模塊;
(8)人員管理模塊:實現對員工、登錄信息的管理;
3.2后臺數據庫設計
3.2.1數據庫表的設計
根據系統功能要求進行數據庫中表格的建立。根據對用戶的需求分析,在項目中,需要記錄物品的基本信息、倉庫的基本信息、倉庫的操作信息。
物品的基本信息表應該包括物品的編號、名稱、生產廠商、種類、規格、等級和物品所屬的客戶(即物品的所有者),其中物品的編號為主鍵。因此要建立一個物品列表,用以儲存物品的信息。在物品的基本信息中生產廠商、物品種類和客戶都需要單獨為他們建立單獨的表。在物品的生產廠商表中應該包含生產廠商的名稱和代號,生產廠商代號為主鍵;在物品種類表中應包含物品種類的名稱和代號,物品種類代號為主鍵;在客戶表中應該包含客戶的名稱、聯系人、和聯系電話,客戶代號為主鍵。這樣的設計完全滿足BCNF范式,表格之間的條理比較清晰。
各個表之間的外鍵關系如下:生產廠商表的主鍵與物品列表中的生產廠商代號相關聯;物品種類表的主鍵與物品列表中的生產廠商代號相關聯;客戶表的主鍵與物品列表中的客戶代號相關聯。
倉庫的基本信息應包括用于記錄職工基本信息的倉庫人員管理表,及用于記錄倉庫庫位信息的倉庫信息表。倉庫人員管理表中包括職工的代號、姓名、職位、聯系電話、身份證號碼和住址,職工代號為主鍵。倉庫信息表中包括存放地點(相當于倉庫的標號)、倉庫號、區域、貨架號、層、行、列、是否為空幾個屬性,其中存放地點為主鍵。
倉庫的操作信息應包括用于儲存入、出庫及庫內移動操作記錄的入庫表、出庫表及庫內移動表;用于儲存當前倉庫中物品記錄的庫存表;用于記錄員工增刪情況的人事變動表。入庫表中應該記錄物品的編碼、入庫的時間、經手人和存放地點,其中以物品編碼和入庫時間聯合作為主鍵;出庫表中應該記錄物品的編碼、出庫時間和經手人,其中以物品編碼和出庫時間聯合作為主鍵;庫內移動表中應該記錄物品的編碼、移動時間、經手人、原存放地點和新存放地點,其中以物品編碼和移動時間聯合作為主鍵;庫存表中應該包括物品的編碼、入庫時間 、存放地點和經手人,其中以物品的編碼作為主鍵。人事變動表中應該包括操作號、人事變動的內容、變動的時間、變動人員的代號和變動人員的姓名,其中操作號為主鍵。
另外,系統中還需要有用戶的登錄信息表用于記錄用戶的登錄信息。登錄信息表中應該有登錄的用戶名和密碼,其中登錄名為主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