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欠發展的西部農村,道路交通狀況差,鄉村公路大部分是砂石路面,有的村至今只通泥土路。農民出行靠毫無安全保障的農用車、三輪車,農村交通事故頻頻發生。
6月3日,中國西南部的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個舊市發生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個舊市梨花寨村村民饒明春駕駛一輛長廂東風平板大貨車,載著71名村民去趕集,當車行至一個鄉村便道時發生側翻,當場造成13人死亡、57人受傷。
為了解決農民安全出行的問題,中國政府將在“十一五”時期(2006年-2010年),投資1000億元用于農村公路建設,并積極推行農村公交建設。根據規劃,位于中國西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到“十一五”末將在所有行政村通公路的基礎上,努力使80%的行政村通油路,100%的鄉鎮通班車。2002年以來,寧夏投資30多億元,建成農村公路6300多公里,基本形成了干線公路與農村公路相連的公路網絡。目前,當地89%的行政村通上了公交車,大大方便了農民出行。
寧夏固原市運管處處長馬秉林說,隨著山區農村公路路況的改善和通行能力的提高,城市公交車普遍開始調整線路,班車客運進入市場并占據了通鄉客運的大量份額,農用三輪車非法載客的“頑疾”不治而愈。
“到2010年,我們所有的農村客運從業人員將實現持證上崗,所有農村客運車輛安裝GPS動態行駛記錄儀,屆時農村客運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程度進一步提高。”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廳廳長周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