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保稅區以國際知名航運企業、跨國采購中心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引進重點,大力發展現代臨港物流業,加快區域性物流分撥中心建設進程,形成了以第三方為主,多層次、多元化的國際物流運作體系。近兩年來,先后引進并培育起一批電子、化工、建材、服裝、玩具、天然橡膠、棉花和農產品等各具特色的物流企業。目前區內物流倉儲企業達12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物流企業9家,相繼開展了陸海物流、全球郵購、汽車控制系統的進口分撥和轉口業務、貨物采購、中轉、配送和物流信息處理等與國際接軌的相關業務。
同時,以專業市場的建立為突破口,積極探索和創新市場交易模式,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國際交易市場體系。依托青島口岸進口天然橡膠、棉花等的現貨優勢和區位優勢,青島保稅區相繼建成了世界首家己內酰胺交易市場、中國第一家美元掛牌保稅交易的國際橡膠交易市場、華東地區首家棉花現貨交易市場以及國內唯一的礦權、礦產品交易所。 這些交易場所的成功運作,使青島保稅區成為中國重要的橡膠進口口岸、最大的棉花倉儲中心和物流分撥中心以及中國礦權礦產品專業化交易平臺。目前三大市場已發展會員1000多家,交易額400多億元。與此同時,鋼材、聚乙烯、紙漿、大豆等新興市場也正在開發之中。預計5年內發展會員3000家,市場交易額突破2000億元。
此外,青島保稅區還提出了"增值發展、立體發展、空間發展、輻射發展"的新思路,并在全國保稅區中率先開展"區區聯動",不斷將保稅區政策功能優勢輻射到全省。他們先后與濰坊、日照、淄博等十幾個地區進行功能對接,開展"保稅物流一日游"業務,帶動兄弟城市外貿進出口增長;采取園區開發、項目置換等模式,推進園區與經濟腹地和諧共贏,共開發建設"飛地式"園區3000多畝,引導區內圣元乳業、優先出銳、喬瑟食品等在聯動園區建設生產基地21個,先后為聯動地區引薦內外資項目50余個,總投資近13億元。
目前,作為前灣保稅港區的先驅,青島"區港聯動"試點區域--青島保稅物流園區和配套港口的建設正迅速推進。經過一年多在封關運營中的積極探索,面積1平方公里的物流園區已實現保稅倉儲、貨物分撥、二線結轉、提前申報、集中報關等多項功能,共實現通關業務1.8萬余票,進出區貨值120多億元,40多家省內外企業從園區的優惠政策中獲益。與此同時,總投資額45億元的青島前灣招商局國際集裝箱碼頭項目正在毗鄰園區的前灣港南岸加緊建設,首個10萬噸級泊位已于去年底投產試運營,今年將再有2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和1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竣工投產。資源整合聯動、無縫對接的區港一體化運作的保稅港區雛形日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