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采空沉陷坑慘山西公路
2007-6-1 19:06: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P>到處都是“懸空路”、“漏斗路”,路面裂縫交錯,路旁山體滑坡,而公路部門只能修修補補,根本無計防治</P>
<P> 路基大面積沉陷,路面裂縫交錯,路旁山體時有滑坡,這就是目前我省行經煤礦采空區國、省道公路的現狀。作為煤炭大省,山西煤炭源源不斷被挖掘出來,運送到國內外各地。但同時,由于采空造成的地質災害,也讓眾多國、省道公路傷痕累累。省內太原、大同、陽泉、長治、臨汾等產煤區,受采空塌陷影響的公路日益增多,國道207線、208線,省道太克線、長安線、石陽線受影響情況均非常嚴重。為了摸清采空區公路的具體狀況,本報記者分赴太原萬柏林區、古交、陽泉、長治等地進行調查。 </P>
<P> 采空形成“懸空路”</P>
<P> 104省道俗稱太克線,是太原至山陜交界克虎寨的公路,太原市的西出口,古交煤炭外運主干線。然而這條公路的太原至古交路段正遭受著采空沉陷帶來的折磨。5月28日,記者與太原公路分局的兩位工作人員前往此路段進行了調查。</P>
<P> “這是第一處塌陷路段。”在太克線8公里處,太原公路分局工作人員小李指著旁邊凹陷的山壁說。此處的塌陷發生在2005年,當時沿線100多米山體下陷,路面地基整體下沉了幾十厘米。從此處開始,路面上的裂縫越來越多,公路兩旁不時可以看到“進入采空區,注意行駛安全”的牌子。</P>
<P> 到達太克線14公里處時,記者遇到在此巡路的太原北郊公路段范段長。范段長指著不遠處的山壁講,“去年夏天,這里發生滑坡,半幅山體塌陷,所幸沒有人員受傷。”塌陷過后,前后4公里路面進行了重修,投入700多萬元,但如今新修路面再次出現裂口。公路旁的一堵新修擋墻墻面被擠成“圓肚”形,墻上遍布裂縫,兩側的土坡上更是被扯出一掌寬的裂縫。</P>
<P> 范段長介紹,太克線0―25公里處于西銘礦和杜兒坪礦的采空區,近幾年,這里的滑坡和塌陷越來越頻繁,2005年至少發生5處沉陷,維修了五六道涵洞。“大面積的塌陷以及山體滑坡往往是突發的,幾分鐘內,百米長的山壁就整體下沉或滑坡。所幸到目前還沒有發生過人員傷亡事故。”范段長表示,每年雨季,公路段都要派人24小時巡邏,防止險情。但是對如何防止塌陷,仍然束手無策,“這條路像個無底洞,不知多少石料、資金才能填滿,大面積的采空區讓公路成了沒有根基的懸空路。”</P>
<P> 滑坡大石砸扁過路車</P>
<P> 太克線上最大的一次滑坡沉陷發生在25公里處的馬矢山路段,這里屬古交公路段管轄。今年1月12日,馬矢山路段300米長的山壁發生滑坡,1000米公路路基沉陷,路面破裂,落下的大石將公路封堵。</P>
<P> 而隨后發生的一起事故讓在場的人現在想起來都心有余悸,一輛小型貨車司機不聽勸阻,強行驅車進入滑坡路段,結果巨石從天而降,將貨車大半個車頂砸扁,幸虧副駕位置上無人,否則慘禍不可避免。之后,施工部門將坡面進行了砍削,挖成了階梯狀,對路基重新回填,但現在路面上仍有明顯的低洼區。</P>
<P> 距馬矢山段不遠的太克線27―28公里處,被古交公路段列為今年的重點防危段。公路上遍布裂縫和坑,路面和路基嚴重錯位,最大落差達十多厘米。公路排水渠中更出現了幾米寬的塌陷洞,“公路底下已經空了,所以才塌出這樣的大洞,我們將組織回填,但如果這樣的洞不斷出現,雨季一來,公路整體塌陷可能性很大。”公路段的邢副段長憂心忡忡。公路旁邊的神堂巖村村委會院內,去年新鋪的水泥地面皸裂,新建的房屋墻壁出現一寸寬的裂縫,村支書苦笑著說,去年蓋的新房今年就成危房了。</P>
<P> 太克線古交段兩側的山溝里,大小煤礦密密麻麻,公路下的采空區是這些煤礦共同造成的結果。</P>
<P> 陽泉 大裂縫蛇行公路中</P>
<P> “又下陷了!這已是我們第三次對這條路進行修補了。”5月30日,在陽泉盂縣,與記者同行的盂縣公路段工作人員指著通往盂縣滴水崖的一段路說。路邊一塊“前方沉陷,減速慢行”的反光標志異常醒目,標志牌旁的整個路面沉陷超過半米,兩條刺眼的大裂縫像蛇一樣并在路中間,少說有兩指寬。</P>
<P> 陽泉公路分局養路科統計顯示,目前陽泉市8個路段有沉陷,主要集中在石陽線、盂榆線和國道207線上,其中5處位于石陽線,最大的一處達到3000平方米,最小的也有80平方米,而國道207線平定張莊鎮至昔陽交界段最為典型。</P>
<P> 平定公路管理段王宏偉段長告訴記者,國道207張莊鎮至昔陽交界段去年10月20日突然發生路基、路面及高填方邊坡整體下沉開裂。目前,沉陷數量由1處增加至5處,其中最為嚴重的一段,沉陷長度已由路基沉陷初期的60米,延伸至200余米,最大下沉深度已達到0.67米,比較嚴重的路面,橫向裂縫由兩道發展至8道,縱向嚴重裂縫由兩道發展至9道,最大縫寬由開始的4厘米發展至如今的12厘米,高路堤邊坡有整體滑坡的危險。為保證車輛通行,公路部門只能重新鋪設路基,再在上面鋪上瀝青混凝土。</P>
<P> 公路部門實地察看后,發現一個煤礦巷道橫穿路基,是導致下沉的“元兇”。他們與煤礦進行了多次交涉,但問題始終沒有解決,而國道207線張莊鎮至昔陽交界段路基下陷經查也是因煤礦采空區塌陷所致。</P>
<P> 長治 下陷2.5米的“漏斗路”</P>
<P> 長治境內的國省道公路也飽受采空沉陷的影響,207國道長治縣段因采空,于2002年10月開始出現下沉,下沉路段全長1.3公里,最深處近2米。在長治至安澤公路長子段的采空區,500多米路面發生凹陷。據長治公路分局養路科趙偉副科長介紹,這段路面2004年8月開始下沉,目前采取了路面補修和墊鋪等處理,還處于觀察期。</P>
<P> 竣工于1995年9月的208國道屯留公路段原是一級公路,但如今采空區塌陷致使800米路段下陷,最深處達到2.5米,狀如漏斗,一條橫向大裂縫間隙達20多厘米,縱向裂縫十余條,至今下沉仍在繼續。</P>
<P> 據了解,目前長治市出現下沉的地段有207線長治縣段,208線屯留縣段、襄垣縣段,長安線長子段。公路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每次公路出現沉陷跡象,他們就會立即同有關煤礦取得聯系,詳細詢問采煤的路線走向,并采取相關措施,將影響交通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路面下沉路段都會設立煤礦采空區標志,同時采取各種修復措施。</P>
<P> 采空區損失誰來埋單</P>
<P> 煤礦采空區給國省道公路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大量的資金花在無休止的填補整修上,而且滑坡塌陷隨時可能會造成人員傷亡。最令地方公路部門困擾的是,這種人為造成的地質原因人力無法改變,各地的應急措施也只能在坍塌沉陷后修修補補,而在根本的防治方面卻無計可施。受此影響,大多數有采空沉陷路的公路段養護資金都捉襟見肘,太原公路分局統計顯示,太克線太原至古交段從2005年以來,已投入了1000多萬元的資金處理公路沉陷問題,北郊公路段以及古交公路段負責人表示,每年每公里3萬元的養護資金,維護沉陷高發路段實在不夠。</P>
<P>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減少和治理公路的沉陷危害呢,今年2月召開的全省兩會上,政協委員孫旭峰提案指出,礦區對于采空區疏于及時有效的回填和注漿治理,造成采空區面積越來越大,塌陷處越來越多。建議政府出臺相關制度,建立采空區引發公路災害的評價辦法及綜合補償機制,督促煤炭企業采取措施回填治理。古交公路段有關負責人稱,當地采空沉陷很大程度源于煤礦開采以及回拆不合理,開采時亂挖坑道不避公路和村莊,回拆時又將支撐物全部撤除,導致了地層坍塌。業內有關人士表示,今后會要求礦區制定合理開采路線,同時合理回填采空區,公路部門設計線路時,也要充分勘察采空區狀況。此外公路主管部門的總體控制能力也需要加強。據記者了解,對于目前全省公路受采空區影響的具體情況,省公路局養路科等有關部門并沒有做過詳細的統計調查,對沉陷治理也沒有有效的統籌治理計劃。</P>
<P> 目前,部分地方公路部門已經意識到這些問題,并正同當地政府、煤礦磋商,尋求建立補償機制,但都沒有大的進展。古交公路段曾要求當地煤礦進行補償,但卻卡在責任認定階段。陽泉、長治等地與煤礦的協商也均沒有結果,因此目前為采空沉陷埋單的,仍是各地公路部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