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區域通關初顯兩翼齊飛格局
2007-6-1 18:39: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摘要:... ...
浙江湖州華源天昌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外貿業務一直在上海報關,由于異地報關增加了工作環節,稍有不慎就會影響交貨期。企業為了搶回時間,就得從海運交貨臨時改為空運交貨,有一次光運費就要增加30多萬元。
從2006年9月起,華昌公司被杭州海關下屬湖州海關納入"屬地申報、口岸驗放"區域通關改革的首批試點企業。公司副總經理馮志敏說,如今在湖州報關合格后,上海方面就可以直接放行,企業基本不需為通關進度而犯愁了。
記者從中國杭州海關獲悉,從2006年起,杭州海關已審核放行長三角區域通關模式下的進出口報關單就達2400票,涉及貨運量88萬噸和3萬多個集裝箱,征收關稅及代征稅超過12億元。
而今年1月,杭州海關還加入了"海峽西岸區域通關改革"的工作。杭州海關關區覆蓋了除寧波外的浙江省全部地區,這標志著浙江區域通關工作北連長三角,南接福建,初顯兩翼齊飛的格局。
盡管目前浙江企業享受的區域通關便利主要來自長三角區域通關,但是杭州海關負責人認為,參與"海峽西岸"區域通關改革,將密切浙江與海峽西岸間的經貿往來,進一步便利浙江企業進出口。
從長三角區域通關的效果看,浙江企業已經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試點企業的平均通關效率提高了40%,物流成本下降20%。今年1-2月,杭州口岸進口18.27億美元,增長76%,首次超越上海和寧波口岸,成為杭州關區企業進口通關首選口岸,且進口增速高出平均增幅42.5個百分點,增幅列滬杭甬三大口岸之首。
杭州海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海關將通過進一步完善與浙江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溝通、交流渠道,推進物流信息監控系統聯網應用,建立健全企業信用評級制度,促進"守法-便利"良性反應模式的形成,更好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