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內河資訊

京杭大運河的復航意義重大

2007-5-31 12:51: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發最早、河道最長、文化最富的人工運河。山東是京杭大運河的水脊,戴村壩-南旺閘是京杭大運河的“心臟”,濟寧則是“運河之都”。在當前形勢下,山東各界特別是水利、航運界專家,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研究清楚京杭大運河的復航問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水運優勢逐步凸顯

  經濟發展帶動了大物流的興起。在鐵路、公路、高速公路、航空各種運輸方式的競爭中,水運的優勢逐步凸顯出來。就煤運而論,一條大運河相當于三條鐵路的運力。目前,北煤南運的壓力越來越大。僅江蘇、上海、浙江、福建三省一市,就有2.5億噸的運輸任務,鐵路、公路、高速公路都不堪重負,恢復京杭大運河的呼聲越來越高。

  而且,現在從濟寧到梁山的濟梁運河兩岸布滿了煤田,菏澤煤田的開發也要求運河承接運輸任務。運河兩岸煤炭的開發,也對復航提出了緊迫要求。

  恢復航運已成共識

  去年兩會期間,58位全國政協委員發起關于京杭大運河保護和申遺的建議。5月份,全國政協委員全程考察了京杭大運河,并在杭州召開了研討會。與會專家形成共識:保護、申遺要成功,航運必須通;航運要開通,關鍵在山東。

  接著,沿運河各省市相繼召開了保護和申遺研討會。山東省政協也于2006年12月在濟寧召開了“京杭大運河山東段保護與開發研討會”,為運河保護和申遺獻計獻策。

  不久前,山東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求:南水北調東線工程要兼顧航道開發,實現調水、通航的綜合目標,“十一五”期間復航大運河山東東平湖至濟寧段101.19公里河道。全程恢復京杭大運河已成為社會共識。

  山東水脊曾創奇跡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上馬為復航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要抓住這一機遇,就必須抓好大運河關鍵區段的科學設計。在這方面,歷史是必上的一課。

  歷史上,大運河過山東歷經上千年的發展過程,難題在于如何通過山東水脊。元代水利專家郭守敬對經過山東的京杭大運河進行了全程測量,發現南旺是運河水脊,地勢最高,海拔高程約39米。

  明代的宋禮、白英依據這一高程,巧妙設計了戴村壩-南旺閘,引大汶河水,自動調節,南北分流,以汶濟運,使京杭大運河順利通過山東水脊,實現了全線通航。這一世界級水利奇跡,被水利界公認為可與都江堰媲美。

  溯古而知今。因此,南水北調東線濟梁運河設計方案一定要在戴村壩-南旺閘的基礎上,充分吸取現代水利科技成果。

  設計重點在南四湖

  南四湖是江淮流路留給當代最為寶貴的歷史紀念,為搞好南水北調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條件。該湖總面積1268平方公里,湖底高程30米,安全防洪水位38.2米,大體相當于南旺的海拔高程。我們依靠這一高程,運用戴村壩-南旺閘的成功經驗,依靠南四湖、濟梁運河,就可以設計出現代山東的都江堰,恢復魯西洪水南北分流的自然流勢,使黃河下游逐步下降,同時顯著改善華北平原生態。

  這個設計方案就是“降河開隧,南北分流,以北為主,穩運暢泄”。

  即以南四湖湖底高程為準,降低濟梁運河河底,與黃河立交,開通穿黃隧洞,使運河南北連為一體,使南四湖之水可自然流到北京,航船開到北京;濟梁運河河底與南四湖湖底基本一個高程,稍北傾,夏季濟梁運河的洪水便可南北分流,保證暢泄;對南四湖的水位實行高程控制,可保證大部洪水北調。

  航運調水各司其責

  這一方案符合南水北調的指導方針,符合山東實際,符合南四湖以北特別是河北、天津、北京的實際需要。但要達到以上設計水平,確保東線建設成功,必須考慮到水利工程的時空變化。

  經過歷屆領導和水利工作者的努力,我們現已形成了T型大水利框架設計,這一框架的橫向是京杭大運河,豎向是黃河、小清河、引黃濟青、引黃濟煙(威)。但不能將該工程的功能簡單理解為單純調水,應該是有些區段以航運為主,有些區段以調水為主。

  只有這樣設計建設山東南水北調、西水東調工程,才符合當地實際,才符合洪水資源化和海水淡化的發展方向。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