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頻道5月31日消息: 昨天,蘇浙滬三省市政府在滬決定建立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建設協作機制,以加強區域合作、促進聯動發展。昨天舉行的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協作第一次聯席會議上,上海市常務副市長馮國勤、江蘇省副省長李全林和浙江省副省長鐘山分別代表三省市政府,共同簽署了《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建設協作備忘錄》。
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建設協作的主要內容包括:在國家有關部門支持下,探索蘇浙滬三省市地方電子口岸平臺逐步實現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形成聯網申報、核查和作業的通關協作機制;探索實現跨關區、跨檢區的申報、審單、驗放協作機制,對信譽好的企業實施“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的區域通關模式,探索實行異地報檢,推進區域通關模式創新,規范和簡化長三角區域轉關運輸監管;探索建立代理企業誠信守法等級評估互認制,推進長三角區域內進出口代理市場建設;探索建立長三角區域便捷通關企業統一認定標準和管理
互認機制的可行性;四關(即上海、南京、杭州、寧波海關)四檢(即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分別互認便捷通關企業名錄,對長三角區域內便捷通關企業實施便捷通關措施;建立三省市“大通關”信息溝通聯系制度。據了解,黨中央、國務院已將推動長三角地區聯動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因此,加強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協作,整合長三角口岸資源,發揮區位整體優勢,提升口岸功能,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既是加強長三角區域合作的重要內容,也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完善對外開放新格局、促進區域經濟聯動發展的內在需求,更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根據全國口岸辦主任會議和滬蘇浙三省市領導座談會精神,結合《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2006-2010年)》的實施,蘇浙滬三省市政府和四關四檢經協商同意,在堅持“有效監管、方便快捷、加強合作、共同促進”的原則下,進一步加強長三角區域通關合作,擴大長三角地區對外開放,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馮國勤、李全林和鐘山分別代表三省市政府講話。馮國勤表示,進一步加強“大通關”協作,促進長三角區域聯動發展,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區域合作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長三角地區自身發展的需要。長三角地區經濟快速協調發展,需要蘇浙滬三地密切合作,上海更應該多做貢獻。上?诎对跒殚L三角、長江流域、中部省市以及全國的服務中,學到了長三角、長江流域、中部省市很多新的管理理念和經驗,促使我們更好地思考加強合作的協調性、服務的主動性和發展的聯動性。上海將與蘇浙兩省密切合作,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推動《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建設協作備忘錄》的落實。目前,長三角地區以只占全國1.1%的狹小陸域國土面積,創造出占全國18.6%的生產總值;全國貨物吞吐量的37%、全國吸收外資額的53%均來自長三角地區。近年來,上海不斷完善"大通關"工程、優化口岸通關環境、增強上海口岸綜合服務功能,同時加強與長三角、長江流域和中部省市的“大通關”合作。在長三角區域通關改革試點的基礎上,上海已將“屬地申報、口岸驗放”通關模式擴展到武漢、鄭州、合肥、長沙、重慶等十省二市。目前,上?诎哆M出口額的42%,來自于上海以外的長三角地區企業;上海企業進出口額的10%,是通過蘇浙口岸得以實現的。上海口岸在服務長三角、長江流域和全國的過程中,促進了自身發展。去年,上?诎锻赓Q進出口4287億美元、出入境旅客1594萬人次、貨物吞吐量5.3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171.9萬標箱,均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