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歐盟新貿易對我國出口有影響?

2007-5-31 12:35: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自從1995年,歐盟第4次擴張以后,歐盟成為了一個擁有15個成員國的全球最大的聯合組織,中歐雙邊經貿發展呈現快速增長的狀態,在中國對外貿易總額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開始出現超過中美貿易比重的趨勢。2004年,隨著歐盟的第5次擴張,歐盟上升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歐雙邊貿易總額為1772.8億美元(歐盟25國);美國居第二大貿易伙伴位置,雙邊貿易總額為1696.2億美元;日本列居第三,雙邊貿易總額為1678.7億美元。

改革開放25年以來,我國已融人世界經貿體系,逐漸成為世界經濟與貿易中的重要一員,是僅次于美國、日本、歐盟的第四大貿易體。在經濟全球化與貿易體之間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加大的今天,認真分析中國與其他前三位貿易體的經濟、貿易關系,特別是與歐盟的關系,以達到知己知彼是十分必要的。首先,中歐之間沒有歷史遺留問題,歐盟在亞太地區同中國沒有直接的利益沖突。其次,歐盟是一個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組織,是世界最強的經濟集團。隨著第5次東擴,其GDP總量已經與美國不相上下。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豐富的人力資源和廣闊的市場,中歐雙方經貿合作有很強的互補性,且潛力巨大。第三,不同于美國的單邊主義,歐盟主張多極化,在處理國際事務中,注重通過國家之間及地區之間的接觸、對話與合作來擴大共識和解決分歧,強調共同利益、權利分享和遵守有約束力的共同游戲規則,在這些方面,中歐立場接近。第四,在對華關系上,歐盟采取了比較務實的態度。從1995年至今,歐盟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針對中國的政策文件,不斷調整其對華關系導向,指導成員國和企業大力發展與中國的經貿合作。

  盡管歐盟是我國最主要的貿易伙伴之一,對華關系也非常重視,但歐盟及其成員國為了保護地區的利益,依然設置了許多貿易壁壘。歐盟新貿易壁壘的啟動與實施,影響著我國對歐盟的出口。從短期看,負面影響比較突出和明顯,因為它直接構成中國商品進人歐盟市場的障礙;從長期來看,正面影響將會逐漸顯現出來,歐盟新貿易壁壘在相當程度上成為我國改善出口結構,提升出口質量的外部動力。

  一、歐盟新貿易壁壘的正面影響

  1.有利于我國出口企業改進技術,調整產業結構。

  歐盟新貿易壁壘的實施,使得那些不符合安全標準,不利于身體健康的產品難以立足于歐盟市場。歐盟新貿易壁壘對落后的生產方式形成了阻礙。目前,我國出口產品中技術含量低、質量落后、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占出口的主要地位,附加值高的技術資本密集型產品出口仍然占次要地位,這對我國出口企業是很不利的。我國出口企業要繼續維持和擴大在歐盟的市場,就必須提高技術水平,調整產業結構。事實上,在我國現行的體制下,一些出口企業對于改進技術缺乏動力,對環境污染無所顧忌。歐盟新貿易壁壘,將促使這些出口企業重視環境,改進技術,可能獲得比國內的行政手段更為明顯的效果。

  2.有利于我國環境標準法規的建立與調整。

  我國出口企業受阻歐盟新貿易壁壘,很大部分是由于我國環境標準法規方面的缺陷,一方面我國環境標準與環境法規不夠健全,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有關環境的標準法規;另一方面我國現有標準大多數低于歐盟的標準以及國際先進的標準。歐盟新貿易壁壘將從外部促使我國盡快采用國際標準,健全和完善認證制度,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建立完善的國內環境保護體系。

  3.有利于提高環保意識,引導綠色消費潮流。

  歐盟新貿易壁壘所起的作用之一,就是通過綠色技術標準、綠色環境標志來限制對環境有害商品的生產和流通,從而引導生產者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F階段,我國已有很多人開始關注和保護周圍的環境,不少消費者在選擇商品時也喜愛綠色產品。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環保意識的增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綠色產品的需求量會不斷增加,綠色產品的生產和消費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歐盟新貿易壁壘的綠色技術標準和綠色環境標志在引導著綠色消費潮流。當然,我國的出口企業按歐盟的綠色技術標準生產產品,會增加和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短期內直接影響了出口企業的競爭能力。但從長遠來看,由于廣大的消費者對綠色產品消費放心,出口企業可以通過擴大銷量而獲得規模效應。

  4.有利于提高企業社會責任意識,獲得長期的利益。

  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既有利于社會,也有利于企業。社會因良好的相互關系和就業機會而獲益;企業則由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而得益。社會既是企業勞動力的來源,又是企業產品與服務的顧客來源。SA8000標準認證過程造成的成本負擔短期內確實會削弱我國出口企業的低成本優勢,但從長遠來看,如果一家企業成功通過了SA8000認證,這無疑是對其所負社會責任最有效的承認,就可以使企業以更高的勞工待遇以及由此帶來的聲譽區別于其他企業,創造出一個贏得人們歡迎的公眾形象,從而吸引更多的顧客、員工和投資者,從而獲得長期的利益。

  二、歐盟新貿易壁壘的負面影響

  歐盟的新貿易壁壘從長遠來看對我國出口企業是有積極作用的,但在現階段,對我國產品出口造成的負面影響,幾乎涉及我國出口產品的各個行業。其中最突出的是技術性貿易壁壘和綠色壁壘對我國出口的沖擊。2002年,我國有71%的出口企業遭遇到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不同程度的限制,有39%的出口產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造成的損失逾170多億美元。調查顯示,歐盟、美國、日本是實施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其中歐盟對我國出口企業造成的損失占40%。

  1.我國遭受歐盟新貿易壁壘的主要出口產品。

 。1)農產品和食品。農產品和食品是我國出口歐盟的大宗產品,但由于受到歐盟新貿易壁壘的影響,很多產品出口受阻。2002年對歐盟的出口額為14.83億美元,比2001年的17.23億美元降低了13.93%。

  在農產品和食品方面,歐盟新貿易壁壘的重點是控制農業生產和食品加工過程中環境污染生成的指標,如農藥、獸藥、抗生素殘留限量等。1996年8月歐盟相繼停止從中國進口禽肉和部分水產品。2002年1月,歐盟以我國動物防疫檢疫體系和質量保證體系不符合歐盟要求,出口的禽肉、龍蝦制品中農藥殘留及微生物超標為理由,宣布全面禁止進口中國動物源類產品,并對我國提出了農藥中氯霉素、鏈霉素、四環素、磺胺類、呋喃類、激素類等18種藥物殘留的檢測監控要求。對我國許多出口產品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后經我國國家質檢總局及有關部門與歐盟的多次交涉,歐盟委員會才通過決議,決定從2002年6月13日起解除對我國部分動物源性食品的進口禁令。2003年歐盟分批解禁了大部分動物源性產品,但我國出口企業已蒙受了巨大損失。此外,在蜂蜜產品上,我國一直是世界最大蜂蜜生產國和出口國,歐盟對我國出口蜂蜜中的氯霉素含量限制標準不斷提高,從0.1ppb提高到的0.1ppb,這一標準是非常苛刻的。2002年初,歐盟以我國蜂蜜含氯霉素等抗生素超標為由,停止進口我國的蜂蜜。而在茶葉產品方面,從2000年7月起,歐盟就執行新的茶葉農藥殘余限量標準。新標準擴大了檢測項目,檢測項目增加到134項,并大幅度提高了檢測標準,部分農藥殘留標準比原標準提高了100倍,嚴重影響了我國茶葉對歐盟的出口。

  2004年4月4日,歐洲委員會成員在布魯塞爾召開緊急會議,就擴大抵制蘇丹紅一號(紅色素SudanI)的行動進行表決。目前,這一可以致癌的食品添加劑已被警告與紅辣椒,棕櫚油和姜黃三種食品密切相關。如果得到各方批準,我國出口的任何食品在沒有得到歐盟官方檢驗證明(不含有“蘇丹紅一號”)之前,都不會被允許在歐盟市場銷售。

  (2)紡織品服裝。紡織品服裝是我國傳統的出口行業,歐盟對紡織品服裝規定的市場準入條件逐步提高。主要是針對中國的紡織品中化學含量超標。2002年,對歐盟的出口額為56.37億美元,雖然比2001年的45.72億美元有所提高,但是紡織品和服裝的出口,依然受到歐盟許多新貿易壁壘的阻礙。

  早在1994年4月1日,德國正式禁止進口含偶氮染料的紡織品,凡違反此規定者,視同犯罪,產品將被銷毀。這使我國的104種含偶氮染料的紡織品出口中斷。2002年9月歐盟公布的第61號指令,從2003年9月11日開始,限制與人體皮膚或口腔接觸的紡織品和皮革制品使用偶氮染料。指令列出了22種對人體有害的芳香胺,如果使用了偶氮染料的某種紡織品中有害芳香胺的含量,超過30ppmm,那么這種紡織品在歐盟市場上就被禁止銷售,F階段,我國服裝出口量的95%以上屬于來料、來牌加工,幾乎沒有什么技術含量,僅僅是作為國外初級加工廠,賺取微薄的加工費。即便是這樣,歐盟對我國出口服裝加工企業的環境要求依然非常高,擔心進口的面料在我國加工制作過程中受到污染。

 我國人世后,根據世貿組織規則和人世承諾,歐盟對我國的紡織品和服裝配額將逐步取消,2005年1月1日正式消除。為制約我國紡織品和服裝出口量的迅速擴大,歐盟采用了各種新貿易壁壘。其中對我國出口紡織品和服裝影響與制約最大的是歐盟生態紡織品標準及有關技術法規。生態紡織品標簽指令(2002/371/EC)是歐盟于2002年5月12日通過的。該指令一方面擴大了檢測目標的數量,對棉花種植生長過程中限制使用的農藥殘留從原先的11種增加到22種,規定了農藥含氯有機化合物的總量限制,對紡織品染料禁用從原先的27種增加到了29種,檢測的氯化物有機載體從1種增加至11種。另一方面,該指令提高了檢測的要求,對某些物質的含量要求達到了ppb級。對我國大多數紡織品出口企業來說,由于技術有限,很難控制在ppb級。如果借用歐盟等發達國家的檢測機構來檢驗產品,必將大大增加成本。除此以外,新指令對其他檢測控制項目也進行了調整,并規定,只要經過抗菌、阻燃整理的產品就不能作為生態紡織品,不可申請特別環保的證明以及貼上生態標簽。與此同時,歐盟許多成員國還規定,對睡衣類服裝必須做延遲燃燒試驗,并要求對合格產品加貼“延遲燃燒”、“遠離火源”等標簽。

 

(3)機電產品。機電產品是我國出口歐盟產品總額最高的。2002年,我國輸歐機電產品金額已經由2001年的149.53億美元增長至187.58億美元,增長了25.4%。我國輸歐機電產品占我國對歐出口產品總額的比重越來越高,幾乎占我國輸歐產品總金額的一半。歐盟及其各成員國對機電產品在尾氣排放、綠色環保、包裝材料以及再生利用和廢棄回收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

  在尾氣排放標準方面,歐盟規定了機動車輛的強制性尾氣排放標準,主要是針對排放物的煙度和顆粒度,包括硫化物限量指標,并對不同類型的車輛有不同等級要求。其中城市使用的轎車、客車標準最高,我國的轎車、客車很難進入其市場。在綠色環保方面,歐盟已相繼禁止空調、冰箱等制冷設備使用氟里昂制冷劑,正在逐步禁止R22型含氯制冷劑,目前我國不少企業仍然在生產、出口此類用R22型含氯制冷劑的空調、冰箱。歐盟已經宣布,對于低于100KW的小型空調,將實施綠色環保標準,即不允許進口采用R22制冷劑的空調器,只允許采用R407C和R410A兩種制冷劑。對于此前已進口的非綠色環保型家用空調器的維修保養將于2010年停止進行。在包裝材料方面,歐盟對進口機電設備的內部襯墊和外包裝有嚴格規定,禁止使用發泡塑料作為產品防護,禁止使用未熏蒸處理的木質包裝。規定必須采用可回收再利用或可降解的材料襯墊、包裝。我國曾經發生多起因包裝材料問題而造成的退貨,蒙受了很大的損失。在再生利用方面,2003年2月13日歐洲議會和歐盟部長理事會共同批準了《電器與電子設備廢料指令》和《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將廢舊汽車義務回收制度擴大到了電氣電子信息產品、信息通訊器材及電動玩具等幾乎所有家電產品領域。規定自2006年1月起,只有達到按產品分類規定的再回收利用率指標的家電產品才能進入歐盟市場。其中,對空調、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大型家用電器規定再生率必須達到80%,再使用率必須達到75%。歐盟上述規定將導致出口此類產品的我國企業2006年以后在歐盟的銷售及市場份額發生變化,并且在此類產品的相關規定生效之前,產品的銷售就會受到影響。

  2.歐盟新貿易壁壘削弱了我國出口企業的競爭力。

  歐盟的新貿易壁壘在客觀上已對我國的初級產品與制成品出口構成了相當大的限制,每年數以千批出口到歐盟的農畜產品與制成品由于歐盟的各種新貿易壁壘而被退回或就地銷毀。不少出口企業為達到歐盟新貿易壁壘的要求使自身成本大幅度增加,嚴重削弱了相關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我國出口企業正面臨歐盟新貿易壁壘的嚴峻挑戰:

  (1) 歐盟的某些新貿易壁壘,雖然沒有直接影響到我國出口產品的市場準入,但企業為了滿足歐盟的要求,必須進行大量的設備與人力投入,改善勞工待遇和經營管理環境,加速技術進步,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質量。在跨越這些新貿易壁壘的同時,也勢必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削弱了出口企業的競爭力。

  (2)我國出口企業為了達到歐盟的技術要求,需要增加有關產品的測試、檢驗、認證和鑒定等環節,而目前我國的商檢部門與企業都缺乏先進的測試評價方法和技術,須進口大量的檢驗檢測設備,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此外,歐盟規定進口產品至少需取得歐洲標準委員會CEN認證或歐盟安全認證CE。由于國外認證機構的認證費用和檢測費用昂貴,進行國外認證又將增加我國出口產品的成本,使我國出口企業的競爭力進一步削弱。

  (3)我國目前出口的產品,如紡織品、玩具、動物源產品等,很大部分都是低技術含量、勞動密集型產品。這些產品在歐盟市場占有比較優勢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國低廉的勞動力成本(歐盟勞動力成本相當高,一個工人一個月的工資水平往往相當于我國工人一年的工資水平)。如果除去了這一點,我國產品也許就沒有什么優勢了。同時,歐盟正在積極推動以SA8000為代表的社會責任標準,對工人的工資、勞動時間等都有具體的要求,如果我國企業真正開始實行SA8000標準,那么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也就只能成為短暫的現象。從長遠來看,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勢必不斷增加,從而削弱我國許多出口企業的競爭力。⑧

  3.歐盟新貿易壁壘的擴散效應。

  一方面,如果發現一種產品含有某種有害物質,歐盟對進口的此產品實行新的標準、檢驗檢疫措施等壁壘,相關產品都會被懷疑含有相同的有害物質,因此新的壁壘很快就會涉及到此類相關的產品甚至整個產業。例如,歐盟的環境標志開始只是針對幾種紡織品和服裝,但到了2002年5月,歐盟通過了生態紡織品標簽指令(2002/371/EC),涉及產品的范圍擴大到了腈綸、棉和天然纖維素纖維、彈性纖維、亞麻和其他韌性纖維等等,幾乎囊括所有紡織品和服裝。

  另一方面,歐盟實行的新貿易壁壘還會引起其他國家的模仿,在其他國家產生擴散效應。2002年1月,歐盟通過了2002/69/EC禁令,決定暫停進口產自我國的動物源性產品。歐盟發布這一禁令之后,其他國家緊隨其后,紛紛效仿。2002年2月,沙特宣布禁止進口中國蜂蜜,日本也于同時開始對進口中國蜂蜜進行10%抽樣,檢測氯霉素等抗生素殘留。2002年5月,美國FDA宣布對中國進口蜂蜜中氯霉素殘留檢測限為0.3ppb。2002年6月,墨西哥下令把扣留的356噸,在抽樣調查中含鏈霉素的蜂蜜銷毀或退回中國。2002年6月和9月,阿聯酋迪拜酋長國政府僅以歐盟檢測出我國出口的禽類產品氯霉素超標為由,兩次頒布禁令,禁止進口原產于中國大陸的禽肉及肉制品。

  綜上所述,歐盟的新貿易壁壘對我國的出口貿易既有正面的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正確的看待歐盟新貿易壁壘,從長遠利益的角度理性地分析利弊,不僅能使我國出口企業揚長避短,擴大出口,更可以使我國出口產品聲譽大增,國際地位也會日益提高。如果只是一味地去批判歐盟新壁壘的不公平,片面的去尋找它的不合理性,而不是從主觀上理性的尋找原因,盡快克服歐盟新壁壘給我國出口貿易帶來的阻礙,從中尋找新的商機,那么即使進行再多的批判,也無濟于事,只會失去越來越多的市場。此外,歐盟等發達國家在多邊領域中推行其政策主張和貿易措施時處于有利的地位,他們常常能找出合理的借口,將單邊貿易壁壘演化為必須遵守的多邊貿易規則。因此,我們必須面對現實,適應挑戰,既要堅決反對歐盟新貿易壁壘對我國出口產品過于苛刻的歧視性做法,也要承認歐盟新貿易壁壘現實的合理性,積極改善我國出口商品結構,才能使我國出口產品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