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經貿資訊

濟南工業:選準發展新著力點

2007-5-29 11:48: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縣域工業薄弱、工業增量長期依靠城市工業支撐,致使“門類齊全、基礎雄厚”的濟南工業主要經濟指標,一直在全省中游徘徊。工業總量不足,導致經濟總量不足,影響濟南現代化進程。
  ●把章丘、濟陽、歷城和長清作為工業新區來培養,使濟南工業形成一個四面開花的框架。以此平臺實現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向外輻射,吸納更多外來企業落地生根。
  “短腿”凸現
  “潛力在縣域,活力在民營”,濟南工業發展近期圈定的新著力點,如一石擊水。
  濟南縣域工業和民營經濟“短腿”,在剛剛公布的一季度工業經濟指標面前愈加凸現。
  一季度,濟南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6.3億元,增長32.4%,其中,濟鋼、重汽、煉油三家企業合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1.9億元;
  一季度,濟南工業實現利潤36.2億元,增長90.3%,其中,濟鋼、重汽、煉油三家企業實現利潤15.3億元,拉動全市利潤增長64.2個百分點。
  大企業可謂“頂天立地”,中小企業卻未能“鋪天蓋地”。濟南市經貿委調查發現,濟南重汽、浪潮等龍頭企業80%以上配套協作需要到外地,“墻內開花墻外香”,優勢產業集群難以形成,對當地經濟拉動自然乏力。
  縣域工業薄弱、工業增量長期依靠城市工業支撐,致使“門類齊全、基礎雄厚”的濟南工業主要經濟指標,近年來一直在全省中游徘徊。2006年末,濟南實現工業增加值在全省17地市排序中列第七位,增幅列第十五位。
  與省內發達城市相比,濟南縣域工業差距在哪里?濟南市經貿委將其歸納為二——
  縣域工業經濟總量少,骨干企業支撐作用不明顯。截至目前,濟南入選全國百強縣僅有章丘市,在全國千強鄉鎮中,濟南僅有章丘明水辦事處、歷城王舍人鎮、華山鎮、歷下區姚家鎮入選,總量不足全省1/10。濟南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只有1434家,過10億元企業僅有18家。同時,濟南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突出,與省會城市下縣域經濟發展要求差距甚大。
  特色產業發展不突出,園區聚集作用不明顯。濟南目前形成過10億元的特色產業集群不足10個,“小而散”、“小而亂”現狀沒有根治?h域工業企業層次低,高新技術企業在縣域規模企業中比重低于20%。
  為求索縣域工業壯大路徑,4月初,濟南市經貿委組成考察團赴淄博、煙臺、威海三地深入學習考察。淄博、煙臺、威海三市把發展縣域工業經濟作為提高經濟增量“助推器”的做法,令濟南經貿考察團唏噓不已。煙臺市經濟總量中,縣域經濟占到80%多,各區市優化工業布局,產業特色鮮明,考核機制完善,加快發展縣域工業氣氛濃厚;威海市工作重點由抓大放小向大中小微并舉轉變,縣域經濟迅猛發展,全國百強縣排名第十八位的文登市,經濟總量占到威海市28.5%。文登市每年用于支持工業發展的財政資金高達8000萬元,僅一個家紡產業,銷售收入就過百億。
  “潛力在縣域,活力在民營!痹趯ψ筒熍_、威?疾鞖w來后,濟南市經貿委壯大工業的發展思路已堅定不移。
  壯大縣域工業主體
  “濟南當前最突出問題是經濟總量不足,關鍵是工業總量不足,濟南工業有基礎有優勢,應改變原有的思維模式,把縣域工業作為突破濟南工業的關鍵!睗鲜薪涃Q委在考察報告中稱。
  改變濟南工業增量主要靠城市工業支撐、盡快壯大縣域工業,這都需要有效載體,有省內專家給濟南支招:濟南應把章丘、濟陽、歷城和長清作為工業新區來培養,使濟南工業形成一個四面開花的框架。在此平臺上,濟南工業可實現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向外輻射,同時,可吸納來自不同區域的企業落地生根。
  實際上,為搭建壯大工業總量平臺,濟南市近年來一直不遺余力。濟南實施的“北跨、東拓、西進”城市空間規劃,正在使“濟南工業形成一個四面開花的框架”變成現實。
  壯大縣域工業的主體是企業,確切地說是民字號企業。圍繞加快民營經濟發展,濟南市將繼續深入實施民營經濟“五百工程”,集中力量培育扶持100家高新技術民營企業、100家成長型民營企業、100家外項型民營企業、100家勞動密集型民營企業,100個投資過千萬重點項目企業,促使企業做強做大。今后一段時期,濟南每個縣(市)區都要培植5家以上過10億元企業,重點縣(市)區要培植1-2家過50億元企業。
  在抓好縣域骨干企業同時,濟南將通過深入實施“雙十工程”,培植一批高科技、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小巨人”企業群體,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優勢明顯的工業強鎮、工業強辦,帶動縣域工業壯大。濟南市還提出,利用財政支持、金融擔保、人才培訓等手段,對全市重點民營工業企業幫扶,帶動全市民營企業規模擴張。
  “壯大縣域工業,必須注重集群式發展!睗鲜薪涃Q委在對煙臺、威海等地考察后感觸頗深。煙臺、威海依托產業優勢,擴張鋪天蓋地的集群經濟,一批投資過億元的配套項目相繼投產。反觀濟南,六大產業已具優勢,但龍頭企業配套協作80%靠外地企業!皾显诋a業結構調整中,應盡快提高生產集中度和技術水平,增強配套能力。同時,政府部門要發揮有形之手作用,組織產品上下游企業間相互交流,拉長延伸產業鏈條。”濟南市經貿委在赴淄博、煙臺、威海學習考察報告中說。
  相關新聞
  濟南工業經濟首季“開門好”
  一季度,濟南市工業經濟運行效益增速高于生產增速,呈現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93.4億元,同比增長19.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36.3億元,增長32.4%;利稅63億元,增長53.4%;利潤36.2億元,增長90.3%。全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39.7%,同比提高37.6個百分點。實現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增幅較全年計劃目標增幅分別高出4.6、14.4、35.4個百分點。中央、省屬、市及市以下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分別占17.8%、25.3%、56.9%。全市工業增加值位次實現了前移,在全省十七城市中排第六位,較上年末前移一位;增幅列第十三位,較上年末上升兩位。
  在重點監測的66種產品中,有46種增長,24種增幅在25%以上。濟鋼累計生產鋼297.3萬噸、鋼材309萬噸,分別增長24.5%、41.4%。重汽累計生產重型汽車2.33萬輛,增長63.62%。其中,3月份產銷重型汽車1萬輛,成為全球重型汽車企業單月產銷量第一。
  濟南市過億元企業達到65戶,同比增加12戶。濟鋼、重汽、煉油三家收入過百億元企業合計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1.9億元,同比增長41.1%;利稅24.7億元,增長132.1%。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