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物流天下全國物流信息網! | 廣告服務 | 服務項目 | 媒體合作 | 手機端瀏覽全國客服電話:0533-8634765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數字云物流讓您尋求物流新商機!
智慧物流讓您的物流之路更暢通!

搜索
首頁 >> 理政資訊

寧波海關:“五位一體”助推再生資源產業騰飛

2007-5-29 11:33:00 來源:物流天下 編輯:56885 關注度:
摘要:... ...

 日前,日本新瀉縣(再生資源重要集散地)再生資源國際循環推進協議會在考察寧波再生資源加工園區時認為,“(該區)作為中國國家環保行業試點園區的金屬園區,投資環境和管理機制都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寧波鎮海再生金屬資源加工園區是我國專門從事進口再生資源的加工區,是全國“圈區管理”試點園區。寧波海關逐步探索建立區域管理、信息管理、風險管理、專業管理與協作管理的“五位一體”管理模式,不僅有效地保證了海關的監管,也促成了該園區逐步成為節能、減排的環保示范園區。目前,該園區投資規模已近6億元,開發面積136公頃,形成了海關質檢監管區、商務管理區、員工生活區、污水固廢處理區和64個生產加工區,年設計生產加工能力155萬噸,園區內生產工人達到11500人,綠色的、環保的循環經濟的規模效應已初步形成。 

  灘涂上崛起的再生資源新礦區 

  發展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一項全球性的重要課題。2001年初,寧波市委開始發展新型臨港物流項目園區之時,寧波海關通過對園區的港口、土地、市場和環保等四大優勢的調研,提出了再生金屬資源加工的廣闊前景——通過海關嚴密的監管,高效的服務,不僅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發展,還可以有效緩解寧波乃至華東地區金屬資源緊缺的狀況;并且對再生金屬資源加工行業實行“圈區管理”,可以有效減少對地方環境的污染,促進進口再生資源加工利用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2001年11月,借鎮海秋洽會舉辦之際,鎮海再生金屬資源加工園區項目說明會在鎮海海關成功召開。12月項目投資8億元、規劃面積3000畝的再生金屬加工園區正式破土動工。 

  2003年1月,園區通過海關總署、國家環保總局的認證,被列為全國進口資源“圈區管理”試點園區。如今,每年有百萬噸的金屬資源從這里輸向金屬冶煉企業。就在這一片曾經荒蕪的海灘上,一座臨港的物流園區、一座新興的再生資源的“礦場”正在崛起。 

  “五項管理”打造節能減排的先鋒 

  以園區年加工155萬噸金屬的能力初步估算,與傳統的原生礦冶煉相比,每年經過園區再生利用的有色金屬類就節能200萬噸標準煤,節水1億立方米,少排固體廢物5萬噸,少排放二氧化硫3萬噸。但是,進口可利用再生金屬也存在較大的風險,稍微不慎,“洋垃圾”就可能流入。為此,寧波海關逐步探索建立區域管理、信息管理、風險管理、專業管理與協作管理的“五位一體”管理模式,以促進再生資源產業的又快、又好的健康發展。 

  圈區管理,圈住了資源,圈走了污染 

  海關對園區監管場所實行“圈區”、“定點”的區域管理模式。“圈區”變分散管理為集中管理,采用界河、綠化帶等方式對加工園區實施物理圍網;“定點”則是海關在港區和園區設置專門堆放點、監管點,實施專門查驗管理;海關放行后的貨物使用專用車隊通過專用通道運至各加工企業,實現了全流程的無縫隙管理。嚴格的區域管理把污染環境的因素擋在境外,把破壞外界環境的因素“圈”在園區內做無害化處理——園區設有近1.3萬平方米的污水固廢處理區,埋藏地下的3700米長的污水管道連接各加工區,污水通過一系列生化處理后達標排放;不能拆解處理的固體廢棄物,則統一收集后直接運抵垃圾填埋場,充分做到了資源共享、環境共保。 

  火眼金睛,讓資源通行,讓垃圾顯形 

  寧波海關開發應用了“再生金屬資源加工園區海關智能化監管系統”,率先在行業范圍內引入了信息化管理、風險管理、專業管理,如通過視頻實時監控、箱號識別、電子車牌識別、電子地磅、輻射自動檢測系統等,實現了各類數據信息化即時比對;通過開辟專門通關通道,實現了進口廢舊金屬實行集中專業化申報驗放;通過視頻錄像分析、選擇查驗等手段實現了對園區的風險管理。先進的管理手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為園區的監管配上了千里眼、順風耳,讓海關具備了火眼金睛的高超本領。 

  今年4月,在對一批申報為黃銅廢料的貨物的遠程視頻錄像進行分析時,幾個十分顯眼的黃色柱狀物體引起了海關查驗人員的注意,經驗豐富的查驗關員一眼就看出了是廢炮彈殼。后來經現場查驗,證實了關員的判斷,一批極有可能帶來危害的貨物被退運出境。由于實現了各類風險信息的綜合比對分析,增強了選擇查驗的針對性,目前,海關在園區查驗的查獲率高達21%。 

  協作管理,管出了效益,管住了隱患 

  鎮海海關與園區管委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并組織多種形式的政策宣傳、座談、現場辦公會,對企業進口環節比較常見的業務差錯分析歸類,以案釋法。“海關主管、政府協管、企業自管、社會共管”的協作管理機制在鎮海園區建立起來。 

  高科技管理手段,加上高效的協作管理,極大地提高了貨物的通關速度,據統計,目前每票貨物通關時間已由原來的平均5天縮短為2天,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為寧波再生金屬資源加工園區企業直接節約倉儲費、滯港費等生產成本300多萬元。2006年,鎮海海關監管進口廢金屬117.49萬噸,監管轉關的集裝箱26765標箱,同比分別增長25.4%和20.7%。 

  高效正面監管也增強海關打擊走私的準確性、及時性和針對性。據再生金屬資源加工園區內企業反映,園區的規范管理在業內已小有名氣,海關先進的監管手段使得‘違禁’貨物‘無處藏身’,許多國際供貨商都不敢將不規范的貨物發到寧波來。業內有了“在鎮海口岸進口的廢貨,貨主必須要有十二分的把握,否則難以入關”的說法。 

  規范高效的管理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入駐到鎮海再生金屬資源加工園區。寶鋼國際上海欣然金屬有限公司鎮海分公司的一位負責人表示,目前,各鋼鐵企業都在不斷開拓自己的原料來源。寶鋼入駐加工園,首先就是出于這方面的考慮。這里的企業很多,寶鋼不用出園區,就可以收購到原料;同時,這里距上海只有兩小時的路程,交通便利,運輸優勢十分明顯。(王勇剛  李雨) 

點評此文章 / 寫評論得積分!+ 我要點評
  • 暫無評論 + 登錄后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