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8日
今天給第三批和第四批A級物流企業授牌我感到非常興奮,這也是值得我們中國物流業界興奮的一件事,是一個亮點。
來之前三天,我在北京工商大學參加了根據教育部批準舉辦的全國高等院校物流本科生設計大賽,案例是由安得物流公司提供的,請物流專業的大學本科生根據公司運作中遇到的問題設計解決方案。報名參賽的有200多個隊,每個隊5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參加預、復賽,最后有81個隊,600多人到北京工商大學進行決賽。參加決賽的選手們雖然只是普通的本科生,但他們為安得物流公司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包括物流線路調整、配送中心和倉儲設施改造、報價系統建立、信息平臺構建等一系列問題上所提出的意見,有的甚至可達到研究生的水平,所以讓人感到很興奮。
這幾年物流業的發展的確有很多興奮點。但作為一個物流工作者,我更多地想到的是存在的問題,不研究問題我們就不可能進步。以前我講過一些觀點,如中國物流業是進入新世紀以后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未來的20年,是中國物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中國物流業發展的總體水平同發達國家相比大概差20--30年等等。但有一個基本數字我們必須牢記,就是我國的物流總成本和GDP比率2006年是18.3%,現在發達國家是10%左右。中國處于工業化中期,第二產業比例特別大,在這種情況下物流成本是比較高的,而現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他們服務業的比例很高,物流成本相對比較低。但這一比率從一個方面說明中國物流業很落后。
去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做了非常多的調查,由我牽頭的有三個研究報告。第一個是國資委下達的課題《中國制造業的物流現狀和對策研究》,第二個是發改委和商務部下達的課題《外資進入中國物流業的現狀和對策研究》,第三個也是商務部下達的課題《現代商貿業的物流體系研究》。去年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還完成了一些其他的課題,比如專門對物流園區,對民營物流企業進行綜合研究。
在這幾項研究中,我們的確發現了很多問題。比如,我們物流總成本和GDP的比率這幾年下降的幅度很小,0.1%、0.2%。如果照這樣的速度下去的話,“十一五”期間我們要下降2-3個百分點很難。去年物流成本高的原因可以歸結到三點,一是油價上漲,造成整個物流的運輸成本上升;二是工業企業的庫存明顯上升,有很多企業認為國家宏觀調控以后,有些產品可能會緊俏,價格可能上揚,在這種情況下加大了庫存量,也就加大了整個物流成本;三是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營銷額在物流市場里面的比例增加并不太多,我估計大概在8%左右。物流企業“小、散、差、低”的狀況比較嚴重。
我們還做過一個對外資、國有和民營的物流企業進行比較的典型調查。以2006年為例,外資物流企業的服務對象66.7%是外資企業,15.6%是國有企業,11.1%是民營企業;國有物流企業的服務對象外資企業占24.4%,國有企業占36%,民營企業占32.9%;民營物流企業服務對象外資企業是25%,國有企業24.4%,民營企業43.8%。從服務對象可以看出,外資主要服務于外資企業,國有主要服務于國有企業,民營主要服務于民營企業,但是已經開始相互交叉,競爭加劇。這些物流企業服務的客戶規模呢?外資企業1-10個億的客戶占37.8%,10個億以上規模的企業占了42.3%,外資主要服務于大企業。國有物流企業1-10個億的客戶占39.6%,10個億以上的占20.7%,1億以下的占35.4%,中小企業占很大比例。民營企業更明顯,1億以下的小企業服務對象占40.6%,就是說民營物流企業主要服務于中小企業。從行業來看,外資主要進入的是化工、汽車等行業;國有企業進入的主要是煙草、家電、醫藥等行業;民營企業進入的主要是日用品、煙草、醫藥、化工等行業。客戶的滿意度以5分為標準,對外資物流企業的滿意度為3.96,對國有物流企業的滿意度是3.61,對民營物流企業的滿意度是3.72。就是說外資第一,民營第二,國有第三。我們在座的A級企業應該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物流有三個領域必須要進入,第一是制造業、第二是流通業、第三是農業,這是物流服務的主體對象。去年根據調查,我們把國外的制造業成長過程大概分成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手工作坊開始向工廠化過渡的階段,這個階段相配套的物流基本上是傳統物流為主;第二個階段制造業發展到了少品種、大批量的流水作業階段,這個階段的物流模式是實物配送;第三個階段是進入到了精益生產階段,精益生產階段物流的模式是一體化物流和綜合物流;現在制造業進入到了第四個階段,即敏捷制造和柔性生產階段,這個階段對應的物流就是供應鏈管理階段。我們中國現在的制造業處在什么階段,我們的物流是怎么配套的呢?應該說中國制造業的水平在很多企業里已經相當先進,但物流現在連實物配送階段還沒有完成。可以這樣說,是先進的制造業和落后的生產性服務相配套。國際流通業也可分4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小農經濟式的小商店為主,對應的是傳統的物流;第二個階段是以百貨店為主萌芽了一些現代物流業;第三個階段是連鎖超市階段,主要是實物配送;現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是電子商務加多樣化和個性化的商業模式,對應的是供應鏈管理和物流一體化服務。從中國的現實來看,制造業的物流外包好一些,增長比較快,而流通業的物流外包差一些,增長比較慢。我最近在《經濟日報》上發表文章講農業物流,農業物流我們更落后。目前,我國蔬菜和果品運輸環節損耗率大概是15%--20%,而國外一般損耗控制率在5%。所以全國農民生產那么多水果和蔬菜,有相當一部分是無效生產,在物流環節中全部浪費掉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物流業區域的發展太不平衡了,東部發展比較快,中部也在快速起步,西部物流相當落后。所以我們搞物流的人,特別是在座的A級企業,應該在我們這一代為中國物流業的發展打好基礎,要去突破難點,填補空白。大家應該有歷史的責任感,有一種危機感,有一種憂患意識,中國的物流業與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的確還有很多差距。
利用這個時間,我還想對A級企業提一些要求。
第一就是大家要勇于面對物流企業的并購。以前我講到外資、國有、民營三足鼎立,基本上外資物流為外資服務,國有為國有服務,民營為民營服務,互相之間有交叉。但外資并不滿足于為外資企業服務,要搶占中國的物流市場,那么我們國有、民營也有面向外資的物流市場問題,競爭已經開始激化。這種情況下,必然引起物流企業的并購及重組,我們必須面對。很多外國人覺得中國的物流企業太奇怪了,有兩輛車子就叫物流公司?就我國的國情來說可能起步階段就是這樣,但今后我們的物流企業肯定要重新洗牌。我這次到韓國去就預言中國在10年左右,肯定有幾個大的物流企業走向國際。為什么呢?我們目前已加大了重組力度。現在外資看中了一些中國民營企業的網絡系統,采取了并購的辦法,我們的國有企業看到外國的公司在擴展,也開始重組,民營企業也開始重組。所以這個問題我希望大家敢于面對,也不用害怕。
第二,我希望物流企業要加速從單功能、少功能向多功能發展。現在和跨國公司比,我們的功能太單一,大家都在運輸和倉儲上互相擠壓,其他的服務功能太差。
第三,希望大家積極參與一些行業的工作。
(1)希望有更多的物流企業積極地參與標準的貫徹執行。現在我們評了4批172家A級企業,5A級企業27家。對4A、5A級要嚴格控制,因為真正達到4A、5A級的應當代表國家水平。人家說你中國的5A級企業不是代表國家水平嗎?就這個樣啊。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的物流業,即使是現在的5A級企業,也和國際的跨國物流公司沒法比。比如,現在跨國物流公司里一個基本的服務功能,就是應該有第四方咨詢能力,可以為服務對象,包括制造企業或流通企業重新設計供應鏈,我們的企業有這個功能嗎?有這樣的人才嗎?國際跨國公司信息化系統非常先進,我們現在信息化系統是不是已經完備了?所以我們評A級企業,主要為了大大提升物流企業的服務功能。當然在A級企業評審過程中間大家提了很多意見,我想在四年以后,對標準以及評審辦法肯定要做出修正。我深信在今后的幾年時間,會有更多的企業進入到A級物流企業行列中來。
最近我們還頒布了《企業物流成本構成與計算》國家標準,主要是對工商企業的,也對物流企業,所有的企業都要進行物流成本核算。日本專門發布了3個關于如何做物流成本統計的文件,我們現在也有了一個國家標準,大家要嚴格執行。
另外,最近新公布的還有《物流術語》國家標準,物流企業應嚴格執行。這個標準綜合了全國物流專家和物流企業家的意見,是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國家標準。
(2) A級企業和其它企業要積極參與物流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為什么又搞A級企業評定,又搞信用體系建設?國務院市場整頓辦已經批準,物流行業試點信用體系認證。A級企業代表了企業的規模,但是并不代表信用等級。信用等級包含了一系列的信用標準,比如銀行支付、合同執行、法律法規遵守、信守承諾等等,使企業信用可置于有效的監督之下。企業的規模大小是一回事,信用等級的好壞是另一回事。今年要開始試點,希望大家踴躍參加。
(3)物流是一個產業,是朝陽產業。物流是一個行業,是新興的行業。人事部已經正式發文,委托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評選2007年全國物流行業勞動模范、先進個人與先進集體。在我們這個行業里的確涌現了非常多的先進人物,在開拓這個領域過程中做出了重大貢獻。物流業能夠參與國家勞模的評選是從國家層面對我們的一個肯定,對我們行業、對我們做出貢獻的一個承認,希望大家積極參與。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還有一個活動,就是每年進行的物流企業50強排序。排序就一個指標,就是經營額的大小。目前有不少企業沒有參與,希望大家能夠積極地參與這個活動,使排序更科學、更具有權威性。
我希望A級企業都能夠成為我們的會員。下一步我們要進行改革,對會員要分級管理,為會員服務要加大力度,真正成為會員之家。
上一篇:珠三角物流業現狀與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