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前提下,作為根源于制造業的ERP而言,是否需要進行產品、功能以及內涵的泛化,制造業需要怎樣的ERP,以及現階段ERP的作用到底是什么?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采訪了某合資上市制造企業的總經理彭超。
彭超認為,ERP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仍然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很多打著ERP旗號的廠商,其提供的ERP產品并不能夠滿足制造業信息化建設的需要。ERP的泛化對于制造型企業來說,是不可取的。
制造型企業所面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帳面利潤,一是現金流量,還有就是投資回報,但這些問題并不是簡單的財務核算。因為制造型企業所堅持的兩個原則是產品和服務,在這個基礎上,需要將問題進行分解,也就是分解到企業的整個生產制造、流通管理等環節上去。而ERP就是需要起到這樣的作用。
彭超進一步表示,制造型企業在供應鏈管理上要注意三個環節:第一,是有效產出,即高質量的、低成本的、交付明確的產出;第二是減少運營成本,這個成本并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有合理的成本,來保證有效產出;第三就是運用什么工具來實現這兩個環節。
“上一套工具可以告訴管理者和決策者,你這個公司一個月有可能產生浪費有多少錢,產生瓶頸有多少處,你要解決它。什么東西可以幫助你提供這個信息呢?ERP可以幫助你。”彭超認為,ERP是一個工具,而不是目的。“ERP可以幫我找到問題并及時反饋,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作為一個工具,ERP可以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優化管理流程。對于制造業而言,ERP所帶來的技術架構,能夠通過電子程序化對人和管理者有一個約束,幫助企業內部建立一個固定的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