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的《2006年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狀況》分析指出,在醫藥商業領域,2006年銷售凈額預計達到2800億元,比上年增長16.7%。銷售利潤16.8億,比上年增長6.1%。但是在藥品商業流通行業銷售費用率逐年下降的情況下,藥品銷售利潤率仍非常微薄,近年來一直徘徊在0.55%-0.73%之間,去年僅為0.6%。
在市場行情與政策環境日漸緊縮而行業利潤趨微的醫藥產業形勢下,以海虹為代表的新興醫藥公司借助電子商務的東風,通過經營模式的變革,開發醫藥行業的下一個“金礦”。
宏觀政策為電子商務開道
我國醫藥流通領域長期以來秩序混亂,藥品購銷中行賄、索賄、回扣等不正之風盛行。由于傳統醫藥經營模式需要通過批發商、供應商及醫藥公司等眾多中間環節,正是這些中間環節大大抬高了藥品的價格。業內人士指出,藥品銷售0.6%的利潤率并不稀奇。去年,醫藥流通領域的盈利空間隨著藥品分類管理、藥品價格透明化和藥品降價等政策的陸續推出而進一步壓縮。中國的醫藥商業競爭已日趨激烈,知情人士透露,國家將通過政策調整和競爭,壓縮掉90%的醫藥商業企業。更重要的一點是,隨著醫藥電子商務的開放及掛網采購的全國大面積鋪開,傳統的醫藥經銷公司和物流配送公司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
事實上,國務院、衛生部等有關部門曾發文,要求“在藥品購銷活動中,要積極利用現代電子信息網絡技術,提高效率,降低藥品流通費用”,這些宏觀政策為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平臺。藥品網上銷售可以避開不必要的中間環節,使藥品價格得以大幅降低,價格優勢顯著。同時還可以提高藥品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因此醫藥電子商務行業被認為是互聯網技術的下一個“金礦”。
以海虹為代表的新興醫藥電子商務公司已開始試嘗這塊蛋糕,并迅速做大。據了解,海虹醫藥電子商務公司是國內醫藥電子商務老大,年交易額接近300億元,占全國網上藥品交易的90%,并在去年首個拿到了網上藥品批發牌照。廣東天弛、北京先鋒環宇等企業也先后獲得了從事第三方醫藥電子商務的資格證書。海虹新聞發言人陸揮認為,掛網采購逐步得到大家認可,至少人們有了共識,就是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有效降低藥價,提高流通,防止政府監管腐敗。目前掛網采購有兩種模式,一是政府大包干,像廣東,實行政府主導,另一種是符合市場經濟,堅持第三方平臺,政府只是監管。國內對兩種模式仍存在分歧。如果是建立第三方平臺,那肯定能給公司提供了巨大機遇。他預測,全國的藥品流通市場規模大約為3000億元,這意味著網上銷售還大有空間可挖。
掛網采購助跑網上交易
令醫藥電子商務從業者倍感興奮的是,隨著藥品網上集中采購的持續推廣,傳統藥品招標模式將終結,而招標中介也將逐步壽終正寢,取而代之的是網上交易模式經營商。目前四川、廣東、福建等12個省(自治區)已經試水這種全新的招標采購方式。衛生部副部長陳嘯宏近日表示,今年將進一步改進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工作,網上藥品集中采購辦法將爭取在全國范圍內推開。網上采購將在全國形成燎原之勢。
而一些未掛網采購的地方也在小試牛刀,初探網上配送交易模式。記者獲悉,5月1日起,鄭州市4家醫院進購的藥品,可在網上下單訂購、配送公司送貨,以減少流通環節,盡量降低藥品價格。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朱長浩告訴記者,藥品網上交易是時代需要,也得到國家贊同。在國外,藥品網上直接交易非常普遍,電子商務是未來藥品交易的一種新渠道。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醫藥企業網上采購、交易將會非常普遍,行業前景廣闊。
藥品招標權威人士、中國人民大學醫藥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李憲法指出,我國的藥品流通市場秩序長期混亂,就是與藥品流通方式原始落后直接相關。而以省為單位的網上集中采購,為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預計在今后三五年內,我國公立醫療機構的藥品采購供應將全面走上互聯網,醫藥電子商務將成為我國藥品流通的主流模式。但他也強調,作為一種新業態,目前電子商務也面對著重重的困難和障礙。如監管政策亟待加強;盡快制定、公布醫藥商品分類和編碼、條形碼和組織機構代碼標準;制定公立醫療機構網上采購供應行業標準;根據網上集中采購提出的物流配送需求;建立網上支付結算信用服務體系。
威爾曼集團董事長孫明杰也很看好這一領域。他認為,隨著醫藥體制改革的推進和掛網采購的推廣,醫藥電子商務一定會獲得長足發展。孫明杰稱,真正實現醫藥體制改革后,政策還會逐漸放開,一些藥品生產企業、商業企業甚至是其他社會機構,只要符合條件的,都可以成立招標公司,從事網上電子商務。而且今后對掛網采購中介機構的篩選也會越來越嚴格,采購流程也會越來越規范,不是由政府指定,而是招標公司首先要進行招標,勝出的公司再組織采購,政府從參與者的角色淡出,變為仲裁者。
不過,盡管行情看漲,醫藥電子商務也不是短期可一蹴而就的。“現在網上交易還有許多障礙,比如很多地方的藥廠、醫院還沒有實現聯網。”朱長浩表示。
醫藥商業銷售利潤情況 數據來源:發改委
年份 銷售凈值 利潤(億元) 毛利率% 費用率% 商業銷售利潤率%(稅前) 2002 1587 9.4 10.26 9.88 0.59
2003 1799 13.27 9.07 8.75 0.73
2004 2101 11.63 8.6 7.68 0.55
2005 2400 15.83 8.38 7.53 0.66
2006 2800 16.8 8.13 7.53 0.60
(預計)